2012年11月13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十八大報告摘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台,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這既是既往文化建設的經驗總結,也是未來文化建設的方向指針。
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靈魂,隻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隻有將蘊含在人民大眾中的創新能力普遍激發,13億人的文化創造才會使中國文化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
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長期被不合理的體制機制所束縛、壓抑、扭曲的文化生產力噴薄而出,文化創造激情四射,中國文化的面貌隨之煥然一新。10年裡,我們基本建成了堪稱世界規模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主要文化產品——從影視、圖書到動漫、游戲——數量規模躍居世界前列。今天的中國,文化站點星羅棋布、農家書屋遍地開花、圖書雜志琳琅滿目、舞台演出爭奇斗妍……這一切正在展示著一個具有無窮活力的文化中國。
改革
向改革要生產力
近10年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最為深遠的莫過於“文化體制改革”。
文化體制改革是決定中國文化命運的一次偉大變革。短短9年時間,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華書店、850家電影制作放映發行單位、2093家國有文藝院團、3271種非時政類報刊完成轉企改革,從事業單位轉變成企業。隨著合格市場主體數量的激增,文化創造活力被大大激發出來,文化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已突破1.3萬億元。
從演出太少到忙得不可開交,從收入微薄到收入大增……文化單位改制前后的鮮明對比,令人感慨良多。重慶演藝集團藝術總監王亞非代表從事雜技藝術已經20多年,親眼見証了重慶雜技團從國有事業單位到自主走市場的企業的歷史性轉變。
她說,剛改制那會兒,真是心裡沒底,“以前靠國家養著都難以為繼,變成企業以后,還能不能活下來?”事實証明:重慶雜技團不但活了下來,還活得很好。2010年4月,包括重慶雜技團在內的四家文藝院團整合組建重慶演藝集團,分散在各院團低水平重復的資源,以現代企業的運行結構整合起來,實行集約化運營。短短兩年,集團已進入發展快車道。2011年,實現收入突破1億元,其中自主創收近7000萬元,比體制改革前的2009年翻了三番,演出場次增長了1倍。重慶雜技團創作的大型雜技劇《花木蘭》在國內外演出超千場。
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李樹建代表說:“我演了35年戲,當了25年團長,深感現在藝術院團的改革可用四句話來概括:一是要走遍千山萬水找市場,二是要吃盡千辛萬苦樹形象,三是要歷經千錘百煉出精品,四是要想盡千方百計奔小康。”2010年,豫劇二團先后到河南省和周邊省份的40多個縣市村庄、廠礦企業、軍營學校演出130多場,舉辦公益演出4場,實現演出收入793萬元,比去年增長70%,超額完成了省文化廳下達的目標任務。
改革對文化工作者精神面貌的改變同樣深刻。齊齊哈爾市話劇團團長、黨支部書記艾平代表說:“我們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也感受到文化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不改革,就無路可走,越拖‘等靠要’的思想就越強。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以來,大家都在想市場、想創作、想解決的辦法,精神面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為民
文化也要“走轉改”
人民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隻有人民群眾與文化的接觸日益廣泛深刻,文化才能獲得持久發展的動力。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
“改善民生,文化不可或缺。”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守剛代表說,文化生活豐富是生活質量高的一個重要標志。山東現在的人均生產總值已經超過7000美元,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達到33.2%和35.7%。“既要衣食充足、又要精神富有,是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願望。”
目前,山東省市縣鄉村五級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形成,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基本實現全覆蓋。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年送戲下鄉1.3萬余場,舉辦各類文藝演出9萬余場。今年,全省集中力量辦好“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2件實事,省級財政已投入2.3億元,帶動各級財政和社會資金14.6億元。
扎根現實、貼近生活使山東收獲了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佳作。“電視劇《闖關東》、《沂蒙》、《南下》、《知青》都是我們山東制作推出的。”這批風靡全國、取得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的佳作令孫守剛十分自豪。“老百姓還是愛看有生活氣息的、有深度的好作品。”孫守剛說,“這也說明,文藝創作必須堅持‘三貼近’,貼得越近,老百姓越喜歡。”
孫守剛說,“人民群眾是文化建設的主體,必須讓人民群眾唱主角。”目前,活躍在山東基層的庄戶劇團達到5200多個。為了把握群眾文化需求,今年山東在全省廣泛開展了“三問於民”意見建議公開征集活動,共征集群眾建言獻策1.3萬余條。
江蘇蘇州市滑稽戲劇團名譽團長顧薌代表這些年每年都要帶團下基層演出300多場,“上到劇場,下到社區”,所到之處,群眾的熱烈反應令她深感“老百姓對文化的渴求非常強烈”。
她說:“我們到社區、到田間地頭演出的時候,經常是人山人海。有的人站在板凳上,有的人肩膀上扛著孩子,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大家都開懷大笑,這個時候,作為演員,我覺得既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我們給大家帶來了歡樂,憂慮的是,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還不太足。”
顧薌認為,蘇州張家港市公共文化服務網格化就是滿足這種需求的新思路新機制。目前,張家港已完成了895個網格的劃分,平均每個網格1000人左右,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文化員。這種網格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通過公共文化服務的重心下移、服務下移、資源下移,提高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資源的使用效率,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實現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
人才
發揚民主育人才
十八大報告提出,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台,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
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隻有充分發揚民主作風,才能營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活潑局面。這樣的民主氛圍有利於文化人才脫穎而出。十八大報告強調要“營造有利於高素質文化人才大量涌現、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這段話指出了中國文化發展必須著力解決的深層問題。
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侯晶晶代表認為,發揚學術民主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在體制機制上給教師和科研人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充分考慮到基於不同學科特點而產生的出成果時間長短,保障那些“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人員“慢出成果,出即精品”。
侯晶晶說,具體而言,關鍵在於建立彈性的考核周期,保証教學、科研重視內涵式發展。南京師范大學不少院系都建立起教學崗、科研崗的分類考核,盡力發揮教學人員和科研人員的特長。她說:“學術大家的產生,需要一個民主、寬鬆的考評體系和工作環境。高校隻有不斷調整並規范學術考核的正確導向,才會有名家大師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
文化發展,人才為本。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丁一平代表說,從“十一五”時期新聞出版產業增加值年增長20%的數字看,新聞出版業發展是很快的。要繼續保持這樣的發展速度,思想的解放、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的新聞出版行業如何主動出擊,以新創新,打造新型全媒體平台,創造新的產業生產力,是對黨的新聞出版工作者的一種考驗。“我認為,觀念上的積極轉變,行動上的有效作為,傳媒業界新生力量的著力培養和科學使用,應該是我們要始終堅持做的事情。”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譚躍代表認為,改變國際文化格局“西強我弱”的局面,關鍵在創新和人才。他說,目前我國文化內容創新能力不足,具有時代性、經典性的原創精品還不夠豐富,引領全球思想文化潮流、探索人類文明的高、精、尖作品還不多見。“這就需要我們發揚藝術民主,為人才涌現提供寬鬆的環境,以此為基礎,加強內容創新和人才培養,有了大師級人才,就不愁沒有優秀作品。”譚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