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10:08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大報告中,“美麗中國”四個字令代表們眼睛一亮,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來自遼寧撫順的排水女工王輝代表對記者說,“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更關注老百姓的心理感受。可以說,這是離百姓心靈最近的宏偉藍圖。
美麗的藍圖
用執政為民的畫筆點睛
十七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寫入報告,十八大又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單列一章,並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東北大學黨委書記孫家學代表說,從“四位一體”到“五位一體”,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
“相比5年前十七大報告28處直接提到‘環境’和‘生態’字眼,十八大報告中大幅增長至45處。這種增加是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環境保護意識的積極呼應。”沈陽市於洪區教育局局長關鳳艷代表說,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最迫切的需要是擺脫貧困,求溫飽和富裕。現在,人們除了關注生計、憧憬小康,還需要新鮮的空氣、干淨的水源、優美的環境。這是人民群眾物質需求滿足后的更高精神訴求。
以往我們強調征服自然,雖然取得了巨大物質成就,但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上海市崇明縣委書記彭沉雷代表說,“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誕生,是對中國傳統“天人合一”觀念的繼承和吸收,也是對科學發展理念的深化和升華。美麗中國蘊含著濃濃的人文精神,蘊含著全新的發展理念。
“十八大報告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努力建設美麗中國。這真是個好政策,太有必要了!”雲南臨滄市南傘鎮紅岩村黨支部書記畢世華代表興奮地說,他是一名彝族代表。當地處於雲南省西南邊陲,中緬邊境中段,屬喀斯特地貌,每年四五月份都會面臨水源枯竭,當地村民不得不到六七公裡外的地方取水,“美麗中國建設給我們帶來了希望。”
美麗的現實
用腳踏實地的步伐踐行
生態文明建設不只是一種理念,而且是必須付諸實踐的戰略任務。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代表說: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是通往美麗中國的一個路標,其指導思想是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作為發展的基本前提,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綜合作用,加快構建節約環保的國民經濟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清潔發展緊密相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朱海侖代表說:“今年烏魯木齊的‘煤改氣’工程就是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清潔發展的詮釋。隨著我們對發展大局的深刻把握和自覺認知,我們的環保意識會越來越強,生態文明建設會大步推進。”
“報告說要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我聽了特別激動,特別高興。”新疆哈巴河縣西瑪依沙斛村黨支部書記阿巴合·再努拉代表說,他的家鄉一年四季風沙不斷,農作物經常被狂暴的風沙刮斷。相信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這種情況一定能夠得到改善。
美麗中國是一幅令人興奮的畫卷,真要落實在大地上,還需要幾代人付出艱苦的努力。孫家學說,一是要全力守住保護生態的底線,貫徹退耕還林政策、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二是換一種前進步伐,絕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三是要切實抵御高額投資的誘惑,堅決把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項目擋在門外。
美麗的願景
用雷打不動的制度呵護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各級政府要首先更換發展指揮棒,更新考核的尺子。用科學發展觀改變不正確的政績觀,用嚴格的法律法規叫停帶污染的GDP。新疆塔城地委書記張博代表說,今年年初,我們提出建設“幸福塔城”,為此,提出了“三個下來”,即:“農業用水減下來”,“毀草開荒減下來”,“種植面積減下來”。“我相信,隻要我們把這‘三個下來’堅持住,‘天藍、地綠、水淨’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上海崇明瀕江臨海,具有區位、岸線、土地和生態的獨特優勢。2005年明確現代化生態島功能定位以來,堅持崇明、長興、橫沙三島聯動發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社會、民生‘三管齊下’。特別是2010年出台《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以來,路徑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扎實。”彭沉雷向記者介紹,為了確保生態島建成,崇明制定了嚴格的生態島建設指標體系。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細心的人們發現,崇明變了。”彭沉雷說,“崇明的地更綠了,近年來,崇明植樹20多萬畝,超過解放后50多年的總和,每年過境鳥類達130多種200萬隻以上。崇明的水更清了,島上Ⅱ類水質佔了近50%,90%的骨干河道水質達Ⅲ類水標准。崇明三島成為名副其實的宜居島、長壽島。”本報記者 畢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