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在權力制約監督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新論述,用制度制約監督權力的思路更清晰、目標更全面、主體更明確、定位更准確。
郭文亮(中山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教授)
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發展,積極而又穩妥地推進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從根本上有效遏制權力濫用和腐敗現象,這是時代的迫切呼喚,也是人民的高度期待。黨的十八大報告以很長的篇幅和新的論述積極回應了時代的呼喚和人們的期待,為我國今后進一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指明了發展方向和實施路徑。
與以往的權力制約監督理論相比,十八大報告在權力制約監督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新論述,這些新論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思路更清晰。中國共產黨執政之前,黨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來防范權力濫用與腐敗。改革開放前,黨主要靠政治運動來防范權力濫用與腐敗。改革開放后,黨越來越意識到制度對權力制約與監督的重要性。十八大報告特別強調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是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証。”古今中外權力運行的實踐証明,制度雖然不是萬能的,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比制度更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方式與手段。十八大報告更加清晰地提出了用制度制約監督權力濫用和腐敗的新思路。
二是目標更全面。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其目標不再只是強調單一的監督制度,而是要構建全面系統的權力制約監督制度體系,即:除了建立基本的決策制度、執行制度和監督制度外,還要“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不僅要加強黨內監督,還要加強社會“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從而真正達到對權力運行的全方位制約和監督。
三是主體更明確。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充分“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從而進一步明確了權力制約監督的主體是人民。從法理上講,官員手中的權力本來就來自人民的授權,因而人民有權利對官員手中的權力使用是否得當進行監督。
四是定位更准確。權力制約監督的要義不在於是不是三權分立和多黨制,而在於執政者是否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序”,提出“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強調要“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范化,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等。如果這些舉措都能得到很好落實,必將有助於解決權力濫用和腐敗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