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胡家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開場辭: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長期保持了快速穩定的發展。但是經歷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之后,尤其是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放緩,由此引發了國內外觀察家的種種關注。中國經濟崩潰論、危機論、硬著陸論等等說法開始浮出水面。這種擔憂有沒有道理?中國經濟速度放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主持人:對照我們30年來GDP的增長曲線圖,你怎麼理解中國現在經濟增速放緩這樣一個狀況?
胡家勇:有三個直接原因,第一個是出口明顯下降﹔第二個原因是投資呈現下降的趨勢,特別是一些公路、鐵路這些上面的投資下降更加明顯。消費也在呈現下降的趨勢。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拉動力都在減弱,那麼經濟增長率自然會下降,但是目前來看呢,今年經濟增長7.5%的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
主持人:那麼針對我們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放緩的這樣的一個現狀和經濟潛在增長率的測算圖,中國經濟目前處於什麼樣的一個階段呢?
胡家勇:經過30多年的經濟發展,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目前我們已經進入到經濟轉型時期。各級地方政府都把經濟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著眼點,所以我們經濟發展階段已經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一個國家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旦進入中等國家以后,邁向高收入國家這就比較困難。
主持人:雖然我們現在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是我們要從中看出一些有利的因素,您認為我們的有利因素體現在哪些方面?
胡家勇:我們國家長期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我想是結構性的。第一個是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國家已經明確有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比如說新一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第三產業,就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我們國家目前還有很大的空間。第二個是我們國家城鎮化的推進會帶動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再一個因素就是地區差距,將成為我們國家未來經濟增長一個很重要的拉動因素。我們國家從勞動力資源來看,也是非常豐富的,這些因素都是一些長期因素。
主持人:您曾經對我們的這種粗放式的發展,有過一個描述就是“四重四輕”,具體是怎麼“四重四輕”?
胡家勇:第一個就是重投資輕消費,因為我們國家投資力非常高,投資力好像是達到47%,消費在GDP裡面的比重也是47%左右。美國這個消費佔GDP比重應該是70%,它主要是以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我們的居民消費在GDP中的比例,改革開放之初還高一點,目前顯得更低一點。
第二個問題就是重規模擴張,輕結構優化。比如說我們的第三產業結構比重一直偏小,這是一個結構問題。然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結構問題,叫地區結構不太合理,地區分工、專業化分工程度比較低,所以地區之間產業雷同比較大,比如說有一些汽車(產業)比較賺錢,那麼很多省份就上汽車,結果汽車的產能過剩。
第三就是重成本優勢,輕自主創新。由於我們國家勞動力的成本和資本成本一直偏低,所以成本優勢比較明顯,那麼企業因為有成本優勢,他們借助成本優勢,往往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品牌意識、原創意識都比較低。
第四個就是重經濟核算,輕環境核算。比如說排污水,向大氣裡面排廢氣,這個從企業來說它沒有成本,但是對社會來說,這一部分是有成本的。但是企業沒有算,這個以后是要改變的,因為以后我們要征收環境稅,包括征收碳稅,這些成本就要納入企業的核算。這個“四輕四重”,以后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要加以改良。
字幕:經濟轉型需建立相應的體制機制
胡家勇:為什麼沒有轉過來?我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體制機制。所以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我想應該是建立適應科學發展這樣一個體制機制的基礎。我想是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個我們政府職能目前的轉換還沒有到位。第二個要建立體制機制,我想就是要加快要素市場改革。什麼是生產要素,就是資本、土地、勞動力(等等),這些市場的改變,讓這些生產要素的價格,它能夠反映我們所講的稀缺性。通過價格來引導企業行為,也讓他們節約資源,提高效率,這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在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當中,改革開放如何才能繼續成為推動它發展的一個強大的動力?
胡家勇:需要深化改革,大致可以做這樣一些分析。
第一個領域就是國有企業,國有經濟要進行改革,國有經濟改革已經取得很大成就,但是目前還要繼續推進改革,國有經濟要集中在它的優勢領域和功能領域,國有經濟到底在哪些領域有優勢呢?
第二個改革我想應該是壟斷領域改革,這個目前的呼聲比較高。這些領域收費比較高,服務質量有時候不令人滿意。這個改革我想一個是要打破壟斷,還是要開放這些領域,有些領域是可以開放的,讓多種經濟成分都可以進入,然后市場競爭。但有一部分領域是不能開放的,因為它是自然壟斷領域,但是政府要加強監管,比如說服務收費的水平,然后服務的質量,這些方面是要實施監管的。
第三個領域我想就是叫生產要素市場的改革,我們國家商品市場、服務市場的發育程度應該是比較高的,比如商品市場,現在我們基本所有商品都是由市場來提供的,市場自由競爭。但是生產要素市場反而不是很全,比如說勞動力市場,現在勞動力自由流動並不是很充分,怎麼樣勞動力流動,很充分自由地流動?能夠從一個地區到另一個地區,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打破區域障礙這個很重要,比如說我在廣東省交的保險,我要流動到其他省份怎麼辦,就是你這種權利,要可攜帶,就是隨著人可以流動的權利,這個很重要,所以要提高社會保障的層次。包括我們國家的要素市場,還包括資源的價格,這也要改革,總體水平顯得偏低,這樣能源價格上不去,那麼節約能源肯定就是一句空話,其他資源價格也是一樣。
然后還涉及到我們國家財稅,財稅改革也是提得比較多,財稅改革主要是,現在地方政府財政比較困難,地方政府任務比較多,這個叫財權和事權不對稱,所以現在提出一個叫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改革。
主持人:是呼聲和渴盼最強烈的地方。
胡家勇:也是最難的地方,所以叫攻堅,改革攻堅戰。難度越大,空間越大,如果你這個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得比較順利、比較深入的話,那麼促進增長、促進發展的效果也很明顯。
結語:看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是我們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必然要邁過的一道坎兒,那麼現在放得緩一些是為了今后跑得更穩更好。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希望通過這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夠激發出我們中國更大的一個發展的活力,續寫中國奇跡。
(本文摘編於江蘇衛視頻道每周二播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大型系列訪談欄目《時代問答》原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