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黨的代表大會,都是一次規模宏大的實踐總結、經驗提煉、認識凝結,都是一次影響深廣的目標明晰、未來布局、前景展望。因此,人們對大會特別是大會的報告實現了怎樣的理論創新、具有什麼樣的思維品質、具有哪些方面的思想貢獻,尤為關注,倍加矚目。這既必然,也更必須。十八大報告怎樣呢?
一
十八大報告的理論創新,主要集中於三個層面:一是指導思想層面,二是治國理政層面,三是政黨建設層面。
首先,在指導思想層面,報告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基礎”地位,重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指南”作用的同時,豐富發展了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作出了進一步闡述,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要求。不僅如此,報告還強調指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這就把“求真務實”納入到了黨的思想路線之中,由以豐富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二是拓寬了必須高舉的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意蘊,由“道路”、“理論體系”延展到“制度”,並分別在“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意義上予以定位,強調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要求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上述兩方面新論述、新思想,標志著我們黨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新水平﹔標志著我們黨又一次實現了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認識更為深刻,理論更為完備,內涵更為豐富,內容更為全面。
其次,在治國理政層面,報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指向,完整部署了我們黨在各方面建設、各工作領域要達到的目標、要完成的任務以及要採取的措施,全方位地闡明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探索、新思路、新主張。這方面的理論創新,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提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的八個“必須”的基本要求,使之成為各項建設和各項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並由以構成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系列。二是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結合具體工作推進和當前實際,進一步明確了五項基本任務和制度體制改革的五方面要求,為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確定了方向、提供了路徑。三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中加入生態文明建設,拓展形成了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構架,實現了發展理念和發展實踐的創新,確保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不斷開拓。四是在有關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等方面,提出並闡發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認識。如:把“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視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提出“四個著力”、“五個更多”的發展思路﹔闡明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重視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出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分別從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12個詞語,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科學概括﹔在加強社會建設中突出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管理,明確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將“法治保障”納入到社會管理體制中來﹔把建設生態文明視為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任務等等。
再次,在政黨建設層面,十八大報告從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出發,在重申“四大考驗”、“四大危險”、“兩大課題”以及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基礎上,對今后一個時期黨的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這方面提出的新觀點,主要有:把純潔性建設與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一同作為黨的建設的主線,豐富了黨的建設主線的內容﹔提出要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表明我們黨從嚴治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決心和意志﹔強調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使執政黨建設有了更高的標准和更高的要求﹔突出人才隊伍建設和紀律要求,統籌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努力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二
與十八大報告的理論創新緊密相連,同時又體現在一系列工作部署和實踐措施之中的,是蘊含於報告文本中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內在的,是貫穿報告全文始終的,是報告思維運行的內在線索和基本遵循。思維品質既是報告的精髓魂魄和價值指向,又是報告的精神支撐和思想基礎。在這方面,十八大報告呈現出一種磅礡大氣的風范,一種指點江山的氣度,呈現出鮮明的品質特征、品格特點。
第一,人民至上原則。報告通篇洋溢著宗旨意識和為民情懷,僅“人民”二字就使用了145次。報告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視為時代賦予執政黨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強調要“保証人民當家作主”、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要求“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人民至上”成為一條根本原則,聯結著執政為民、為人民服務、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等方面的要求,貫穿於報告的始終,備受人們關注。
第二,科學發展理念。報告展示出明晰的科學發展理念和強烈的科學發展要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要求“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這樣一種崇尚科學發展、追求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價值取向和判斷依據的理念和共識,成為報告中的一條紅線,指導著各項工作的開展,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各項任務之中。
第三,改革創新精神。我們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得益於不斷改革創新﹔我們要奪取新的偉大勝利,仍然需要並且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報告透現出濃郁的改革創新精神,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全黨必須“勇於實踐、勇於變革、勇於創新”,“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報告堅持改革方向,倡導創新精神,著力通過改革創新解決前進中的矛盾與困難,力求以改革創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加快發展。
第四,責任擔當情懷。執政黨應當具有的責任擔當、主動作為,在報告字裡行間得到充分體現。報告重申“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要求“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埋頭苦干、頑強拼搏﹔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要求全黨同志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勇敢地擔當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在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的背景下,執政黨必須強化責任,勇於擔當,迎難而上,由此我們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第五,自信堅定意識。自信,堅定,是我們閱讀、學習十八大報告時能夠深切感受到的。報告從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個方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后,要求全黨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信我們一定能在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信我們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種強烈的自信堅定意識,源於已有的成就,來自可以預見的未來,底氣十足,擲地有聲,極富感染力和影響力,極具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六,冷靜憂患思維。我們黨在自信堅定的同時,始終保持著冷靜思維和憂患意識,“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報告在總結取得的輝煌成就之后,要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報告要求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著力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透現出我們黨向歪風邪氣開戰的決心和氣魄,冷靜時不失責任擔當,憂患中依然堅定前行。
三
十八大報告的理論創新與思維品質,充分表明了它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了它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新成果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了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這種重要地位,印証並折射出十八大報告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重要文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文獻的思想價值和思想貢獻。十八大報告的思想貢獻,歸結到一個根本點上,就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拓展,有了進一步深化,有了進一步提升。
從認識拓展角度看,報告在外延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涉及的一系列問題、內容、領域作了擴展性思考,在豐富內涵、豐厚體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基本建設內容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上加入了“制度”要素等,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拓展。認識上的拓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向前推進、我們在特定條件下循序漸進把握其本質和規律的必然。
從認識深化角度看,報告以此前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成果為前提,進一步深入挖掘、達向內裡,發掘和探求現象中的本質、偶然中的必然,以揭示更深層面的內涵內容。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入闡述,以提煉概括出的12個詞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雛形,就是一種深化性的認識和深入性的思考。認識上的深化,是認識不斷發展的需要,使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把握會更厚重、更深刻。
從認識提升角度看,報告力求在總結經驗、闡述理論時升華思想、提升水平,力求站得更高一些,視界更開闊一些,以期認識上的提煉更有高度、理論上的概括更有厚度,使我們的思想認識更具統攝力量。如在進一步揭示科學發展觀的地位與作用基礎上,明確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就是認識的提升和思想的升華。認識上的提升,立足於觀點積累和實踐檢驗,賦予認識成果以充分的科學性和真理性。
之所以立足於拓展、深化、提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角度上,去把握和評判十八大報告的思想價值和思想貢獻,是因為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就帶領全國人民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從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命題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為之自覺奮斗的實踐主題和認識主題,此后歷次黨代會報告也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歷次黨代會報告的題目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這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是未曾間斷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是不斷積累著的,我們現在依然處在實踐和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之中。我們看待並評價十八大報告的思想價值和思想貢獻,不能孤立、靜止和形而上學,而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聯系的觀點、辯証的觀點,也就是要從歷史進程中理解其意義,在因果聯結中考察其價值,在一脈相承中思考其作用,在未來展望中把握其影響。惟其如此,我們的認識才是客觀、准確的。正如馬克思曾強調的,我們隻能在歷史提供的條件的基礎上去認識世界,同樣,我們也隻能在歷史提供的條件的基礎上去看待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以及此種認識達到的程度。
四
十八大報告的理論創新、思維品質與思想貢獻,是緊密相聯的,是不可分割的。學習十八大報告,需要在把握文本內容、基本觀點、精神實質上下功夫,需要在把握理論創新、思維品質與思想貢獻上下功夫。把握了理論創新,就把握了其立場、觀點﹔把握了思維品質,就把握了其精髓、風范﹔把握了思想貢獻,就把握了其價值、意義。惟其如此,我們對報告的學習、理解才會深入系統,才能入腦入心。
十八大報告的理論創新、思維品質與思想貢獻,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躍上了新高度,進入了新境界﹔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已經形成為一個完善成熟、完備細致、龐大豐富的思想體系和觀念集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由過去走向未來,由改革開放走向中華民族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大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進程,正遵循著理論發展的內在規律,由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
(作者系十八大代表、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