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賈建芳,女,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中央黨校及其分部主要班次有關課程的主講教師。
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了。這次大會通過的報告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政治宣言,是未來中國發展進步的行動綱領。穿越近百年偉大征程,中國共產黨站在了承載人民信任、擔當歷史使命的新起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認真學習宣傳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賈建芳教授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自信”是十八大報告的主線和靈魂
記 者:賈教授,您對十八大報告的總體感受是什麼?
賈建芳: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自信、自覺。無論是收看黨的十八大盛況,聽前任總書記、新任總書記交接過程中的簡短演說,還是觀察代表們的反映、國內外媒體的輿論、黨員和民眾的態度,都能感受到許久不曾有的信心甚至興奮。這種信心和興奮來自多方面因素,但歸根結蒂來自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
報告在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之后強調:“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簡言之,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自信”,可以說是整個報告的主線和靈魂。報告的字裡行間,無論是回顧總結過去,還是規劃未來,都體現了這種 “自信”。自從11月8日上午從人民大會堂傳出這三個“自信”,便迅速傳播、傳染開來。到習近平總書記與媒體見面時的演講,則進一步把這種氛圍推到高峰,傳遍了世界。
中國共產黨人的這種自信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的歷史性成就,來自黨和人民對理論與實踐的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和認同,也來自黨自己在思想理論上的成熟,更來自當代中國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當代中國正處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轉折點,國家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問題,全黨全國人民面臨著改革發展與安定和諧、機遇與挑戰的考驗。事實上,很多人已相當憂慮、焦慮,有的甚至喪失了信心與希望。在這種氛圍下,十八大亮出了鮮明的主題,堅定了人們的信念: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的精神狀態,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全面部署了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全局,展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願景,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願望。這種關於未來發展的規劃既高屋建瓴又具體而微,體現了我們黨擔當歷史責任,認識“中國問題”、破解“中國問題”的高度自覺,讓人既對中國的未來充滿期待、充滿信心,又深深感受到肩上的擔子很重、責任很大。報告指明了崛起的中國前進的方向,為凝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和意志完成我們的歷史使命,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礎。
總體上看,黨的十八大報告講清了我們要做的“大事情”的“大道理”,回應了近年來理論界、政界和社會各方面關注、關心、期待解答的重大問題,讓人感受到塵埃落定后的踏實、敞亮。報告無論是回顧總結過去五、十年的成就還是分析現實、謀劃未來,都使用了許多“更加”、“新”,反映了我們黨繼往開來、改革創新的精氣神,讓人感受到黨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看報告,很提氣。從黨內外的氛圍看,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已經感受到了黨的領導人和黨的代表大會傳遞出來的自信和信念。這些猶如“冬天裡的一把火”,照亮、溫暖了人心。這種狀態無疑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往開來、團結奮進的非常良好的開端。
講清中國“大事”的“大道理”
記 者: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很多闡述,您認為我們應當怎樣把握?
賈建芳:任何“主義”都是講的“大事”的“大道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如此。
十八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進一步明確“旗幟”的三方面內涵,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其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十七大報告和胡錦濤同志近年來重要講話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表述所沒有的。這三句話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極大地豐富和提升了“道路”的內涵。報告還強調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指出“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是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結論,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意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申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的老路、邪路不能走,要走出一條新路,既是確認我們已經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顯然也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即自信地回應了國內外關於“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各種各樣的質疑和異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志士仁人和中國共產黨人歷經170多年艱辛探索,終於找到的一條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展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這條道路。
報告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涵的表述與胡錦濤同志2011年“七一講話”中的表述基本一致,但是,很有新意:一是提出了制度定型的目標,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二是報告中凡涉及制度、體制,幾乎都體現了“法治化”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載體和規范的文本形式,把制度、體制的改革和完善與法律、法治化聯系起來,具有重大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從中國國情中逐漸生成的,越來越明顯地體現了時代的進步潮流和現代文明的特征,是中國發展進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障。我們既要有制度自信,又要有制度自省、自覺,認清現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導致的問題甚至亂象,以非凡的膽魄全面、系統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改革和完善,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現階段,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當務之急是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切實樹立法律的權威和尊嚴,“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十八大報告鮮明地表達了這個重要思想,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報告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看似比較簡單,實際上內涵更加深化和具體化了。應當聯系胡錦濤同志2011年“七一講話”中的表述和十八大報告全篇來理解這個重要問題。2011年“七一講話”中的表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這個表述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講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大事件的大道理的。這就使我們黨的思想理論深深地扎根於中國大地,不僅能獲得理論發展的不竭源泉和動力,而且能獲得最廣大人民的認同和遵循。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名正言順事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做這樣的“大事”,就必須講清楚其“大道理”,即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制度保障、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或完成什麼樣的任務這些根本的政治問題。十八大報告的主題正是講這些問題的,報告通篇也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的新話語體系,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
由此可見,我們黨對“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方面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表明我們黨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做的“大事”更加明確,對其“大道理”講得更加清楚。十八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都寫入黨章,有利於全黨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在把握中國“大事”中認清“大道理”
記 者:做“大事”,必須講清“大道理”。我們怎樣才能准確地把握這些“大道理”?
賈建芳: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就為我們把握“大事”、“大道理”指明了方向。我們黨的理論博大精深,實踐紛繁復雜,報告從中提出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三個重大問題加以強調,更加明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能讓我們清醒、清晰地抓住最重大、最緊要的問題。
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基本依據。如果把“摸著石頭過河”概括為我們黨帶領人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條重要經驗,那麼,我們摸到的最大一塊石頭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闡明我國的社會性質和社會主義的發展程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上的歷史任務,是黨提出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目標、完成任務的基本依據。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我們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復雜嚴重的問題,面對國際上的各種輿論,我們能否認清國情?實際上,妄自菲薄與妄自尊大的情緒都出現了。報告指出:“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目的是要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報告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實實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要牢牢記住我國在2050年前都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而腳踏實地、艱苦奮斗。
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布局是“五位一體”: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階段性任務,我國現代化建設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階段性任務,因此,這個總布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這個總布局不僅首次在黨的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突出生態文明建設,而且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要求。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科學發展是尊重和遵循規律的發展。我們進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都要把握、遵循其發展規律。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強調發展要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是否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成為一個熱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尚需研究並且形成共識。我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復興到某個王朝盛世,也不是為了恢復中華民族曾經在世界上長期保持的GDP絕對領先地位,而是要實現整個文明的轉型和崛起,也就是要實現中華文明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轉型、崛起並且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這是幾代中國人的理想和雄心壯志,是要本世紀中葉實現的偉大事業。也就是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也就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過程。現代化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是市場化、工業化、信息化、國際化、社會化、城市化、階級階層分化、民主化、法治化、多樣化的整合過程。我們黨確定了實現現代化的步驟和時間表,就是在2020年建成全面的小康社會,在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21世紀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在一個十三、四億人口的大國完成這樣的歷史任務,我們身上的擔子很重、責任很大。因此,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奮發有為。十八大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華兒女共同願望來感召,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情感和思想的載體,激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豪情壯志,必將凝聚巨大的力量。
用“最新的道理”指導新的實踐
記 者: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樣的歷史任務,肯定要有新要求。十八大報告為此提出了什麼樣的要求?
賈建芳:是的。具體要求很多,我們要把握總要求,這就是進一步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首先,要重新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黨的十七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表明,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和最新理論成果的是“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而不是“科學發展觀”。十七大以來,胡錦濤同志和其他黨的領導人在一些重要講話中,基本上都是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提,或者講“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隨著科學發展觀在實踐中統領作用的彰顯以及各方面對科學發展觀認識的提高,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地位進一步凸顯。實踐和認識已經使我們認識到“科學發展觀”后面的“等重大戰略思想”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邏輯延伸,可以納入科學發展觀之中。十八大報告用“科學發展觀”替換“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把外在於科學發展觀的“等重大戰略思想”整合到科學發展觀之中,使科學發展觀成為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國治黨治軍等豐富內容的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就要求我們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其內在邏輯。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並且形成共識。
其次,要從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戰略的高度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地位。黨的十七大以來,胡錦濤同志和其他領導人在一些重要講話中的提法,基本上都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隨著科學發展觀在實踐中統領作用的彰顯和上上下下對科學發展觀認識的提高,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和實踐地位進一步凸顯。提升科學發展觀的地位是認識深化和實踐推進的結果。十八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就明確地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指導思想,並且寫進了黨章。如果說,鄧小平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奠了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捍衛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那麼,科學發展觀則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進到了新階段、新形態、新境界。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展開,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豐富和提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因此,可以說,在當代中國,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真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科學發展觀,就是真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最后,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報告用了比較大的篇幅闡明了這個問題,需要重點把握,深刻領會,切實貫徹落實。報告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取向
記 者:理念、信念決定著實踐的境界。十八大報告在這方面有什麼新意嗎?
賈建芳: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十八大報告在這方面有不少新意。
報告第一部分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核心立場,第二部分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基本要求和共同信念,第十二部分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隻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從報告通篇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演講和講話,都可以感受到,我們黨的“以人為本”理念更加強化、深化和具體化了。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以人為本,回答了為誰發展、靠誰發展的根本問題,為破解我國社會轉型的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根本價值取向和終極目標。報告無論是對過去的回顧總結還是對未來發展的謀劃,字裡行間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中的“人”,是指我國社會中的“每個人”、“一切人”即集權利、責任和義務於一身的社會公民。以人為本中的“本”就是“本位”、“根本”。以人為“本位”、“根本”,是對“以神為本”、“以物為本”或者“以錢為本”、“以資為本”或者“以官為本”、“以權為本”或者以身份、地位、財富等為本的否定,強調以人為著眼點、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的主體也是指我國社會中的“每個人”、“一切人”。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根本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和評價尺度。要求我們想問題、做事情都要著眼於人、為了人、依靠人,判斷是非、得失、好壞和貢獻大小等都要看對人有沒有好處、對多少人有好處、有多大好處。發展以人為本,就是要求以人為發展的主體,以人為發展的目的,以人為發展的動力,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標。發展為了人、發展依靠人、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十八大報告不僅重申已經形成和提出了理念、思想,而且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祖國和平統一、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等方面的闡述,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價值取向。如提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四同步”﹔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設全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現“五有”,改善和保障民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友好﹔執政為民等等。如果說,這些體現了“為了人民”、“發展成果共享”,那麼,報告中還充分體現了“依靠人民”。報告在總結過去和謀劃未來時,幾乎在每個方面都激情洋溢地贊頌人民的創造、呼喚人民的奮斗精神。隻要我們把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真正體現在黨和政府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措施上,體現在領導干部和全體公民的思想和行動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現代文明就更有親和力、感染力、影響力。因此,今后我們無論做什麼樣的事情,都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為最高的價值取向,真正地去重視人性,注重人文關懷,平等地維護每個人的權益,把這樣的理念貫徹到黨的路線方針措施當中,落實到每一個人的思想當中去,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必將更加有親和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報告第三部分中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八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並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這8個基本要求是: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些看似“老生常談”,但都是長期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沉澱,都是廣大人民的願望和要求,能夠得到最廣大人民的認同。這些基本要求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其內涵是與時俱進的,也必然是豐富多彩的。報告第六部分中首次提出倡導和培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字從國家、社會、個人層面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深層次、高境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近些年來學界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的一次整合。這8個基本要求和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人為本核心價值取向的體現和具體化,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潮流,升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必將提升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十八大報告是在我國社會轉型的轉折點、關鍵點上作出的,對於我國的意義非同尋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啟了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開放和市場化推進的現代化進程。30多年來,我國現代化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轉折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特征從舊質向新質飛躍的轉折點,是初級發展向高級發展躍進的轉折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在這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報告對新階段的要求作出了全面的高瞻遠矚的回應,需要我們進一步學習貫徹,才能全面把握、深刻理解。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