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所面對的是以有限的生態產品供給,承擔著最多人口和最強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未來發展中,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強,生態總體改善趨勢不可逆轉,但生態需求快速增長,供給不足將常態化。生態需求從潛在轉變為現實,從奢侈品轉變為生活必需品,從“求溫飽”到“盼環保”,從“謀生計”到“要生態”,從改善生活環境轉變為生態安全需要。生態供給以及與生態相關的服務能力,決定著人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
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源自自身感受和對生活本質的認識。山青水秀但貧困落后不能支撐百姓的幸福生活,富裕發達但生態破壞、生存受到威脅更會使百姓在追求的過程中失去幸福。隻有順乎自然和展現人性的發展,才是百姓幸福的保障。發展的結果,不僅要有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還要有青山綠水、干淨的環境和清潔的空氣。然而,長期以來,由於我們對發展真義的理解具有歷史的局限性,同時面臨擺脫貧困和實現現代化的趕超現實壓力,我們的發展往往伴隨著生態破壞,甚至環境受破壞的嚴重程度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使得發展帶來的負面因素成為持續發展的制約。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走過了發達國家百年發展歷程,同時也積累了發達國家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中國既不能犧牲環境、大規模消耗資源,更不能為發展而轉移生態危害,必須在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的基礎上開辟新路。
生態文明主張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的同時,主動保護自然,積極調整和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態文明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走向。生態文明建設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態的進步,又是社會制度的完善﹔既是價值觀念的提升,又是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新的價值觀要求尊重和維護自然,形成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的關系,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是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是人類對傳統文明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是人類將歷史挫折轉變為歷史智慧的重要裡程碑。正因如此,有關專家指出:“在我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和經濟組織方面,真正需要一場革命和一個全新的自然保護時代,改變社會發展方式,將每天的生活都與自然保護相關聯”。從價值觀到生活方式深刻改變的時代已經到來,這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某個領域孤獨的革命,而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變革。變革的方向是追求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和持續發展——一種生態文明內在的發展方式。
生態文明不僅僅是在荒蕪的土地上種幾棵樹,而是要在人們心靈中種下綠色思想。生態文明也不是拒絕物質生活的改善,而是在改善提高中堅守順應自然的准則。隻有在文明理念和文明行為的共同支撐下,才能走出一條新型發展道路。這條道路為期盼改變落后面貌的人們提供脫貧致富的機會,讓人們仰觀藍天、俯視綠水、行呼清氣,並在青山綠水相伴下走向繁榮富強。這就是生態文明之路,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在復興的道路上一次重大戰略抉擇。
(作者系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