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城鎮化”首次單獨列為主要任務。有制度的改革,才有城鎮化巨大紅利的釋放。高質量的城鎮化,隻能通過進一步市場化改革來完成,讓要素自由流動,最大限度地優化資源配置。形成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才能完成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高效配置﹔打破二元結構的戶籍堅冰,才能形成一個更健康、更合理的人力資源市場。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做的,是將合理的頂層設計與積極的末端治理相結合,為城鎮化造就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
公車改革要敢於向自身利益開刀
公車改革,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必然觸及一些領導干部的切身利益。因此,深化公車改革,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改革的決策者不僅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向自身利益開刀,而且要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序,做好頂層設計、鼓勵大膽探索。可以說,深化公車等百姓關切的重要領域改革,需要更多“率先垂范”。
“補充醫療補助”是個不該留的尾巴
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均已取消公費醫療,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並入職工醫保時,均存在著不同名目的“補充醫療補助”。“補充醫療補助”是個不該留的尾巴,要增進公眾對於公費醫療改革的認可和支持,須全方位消弭公務員和其他群體之間醫療保障待遇的差異。而唯一消弭差異的辦法,就是通過制度的完善和配套政策的落實,使廣大普通參保人也能“硬氣”地享受補充醫保保障,使他們的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向改革后的公務員醫保待遇看齊,隻有這樣,公眾才會有“動真格”“一視同仁”的觀感,進而支持並配合公費醫療改革的進一步完善。
“多數戶”也要尊重“少數戶”合法權益
近日,廣州市越秀區楊箕村百余名已搬遷的村民第三次聚集在村內,對8名留守戶施加壓力,要他們盡快搬遷。社會利益多元化的視角下,不同的公民群體有不同的利益出發點,利益的協商和博弈難以避免。面對滯留戶的堅守維權,已經搬遷的村民不能拿自己的“人數多”壓人,畢竟各家有各家的利益和情況。隻要“少數戶”沒有違法,其他任何人不能脅迫。有關方面當以法律作為衡量的准則,當好多元化公民利益的“守夜人”,努力使得各方利益都得到平等保護。
(大眾網 王曉亮 輯)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