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整體視野下,就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部署。在總結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經驗和方法的基礎上,延續了十六大以來對黨組織作用的科學定位,要求全面推進各領域黨組織建設,突出了農村、城市社區、非公有制和社會組織這些薄弱環節﹔要求健全組織體系,突出了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要求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突出了黨員質量提升、黨性分析制度化和黨員退出機制。
擴大黨組織覆蓋面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
基層黨組織是為實現黨的政治任務而存在、而活動的。基層黨組織應當在思想政治方面實施領導,保証黨的各項意圖和任務在基層的落實,同時要加強對經濟組織、行政組織和群眾組織的領導,支持它們的工作,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但是,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工作對象的流動,農村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城市的社會結構與利益格局也發生深刻變化,黨組織在基層如何定位、如何協調相關組織,城市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組織如何優化設置、積極發揮作用,如何在小型化、分散化的社會組織中建立組織、發揮作用,也遇到了新的情況和難題。為此,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定位與作用,這就是,“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並對農村、城市社區以及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領域黨建做出部署,指出,“要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強化農村、城市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
健全組織體系建設 強化黨組織的服務功能
無產階級政黨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於,不僅要使自己成為組織的有機整體,而且還要以組織整合的方式來整合社會,即以黨的組織網絡和組織領導來整合整個社會。而城鄉一體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以組織形式整合社會資源進而推進城鄉建設,其中通過理順各級各類黨組織的相互關系,發揮黨組織整合社會資源的優勢,以黨建資源整合實現干部人才和其他資源的良性流動,是近年來黨組織建設的成功經驗之一。要鞏固和發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創造的新經驗新舉措,既要組織上加強黨組織帶頭人隊伍,還要進一步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制度,以保障黨組織活動的有效開展和黨組織活動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十八大報告要求:“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強城鄉基層黨建資源整合,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制度”。
同時,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也是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的總結,既與服務型政黨建設的總體要求相一致,也與黨組織的基本屬性相匹配。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工程,必須始終著眼於黨建工作總目標的實現。如何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從哪個地方著手,是一個重要課題。對此,十八大報告特別強調要“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創新黨員隊伍教育管理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如何創新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保持和發揚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課題。為此,十八大報告對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指出,要“以增強黨性、提高素質為重點”,“健全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長效機制,推動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健全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長效機制。黨的十七大后在全黨開展的以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是全體黨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素質能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創先爭優長效機制的提出,則從整體性、規律性和規范性方面提升了創先爭優的水平,如何把創先爭優作為黨員的本色、成為黨員的自覺行為、成為黨組織活動的長效機制,無疑將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管理的整體質量和科學化水平。
二是推進黨員管理的制度創新。面對黨員隊伍的變化,如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尤其是對無職無崗黨員、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十八大報告要求,“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健全黨員黨性定期分析、民主評議等制度。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這不僅是實現黨員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舉措,也是整體提升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舉措。
三是發展黨員注重質量,黨員能進能出,促進結構優化。十八大報告既強調“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又強調發展黨員注重質量,這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提高黨員質量的重要舉措。黨員的數量和質量,是黨的先進性的標志之一,是黨的力量的象征,是黨員所代表群眾的廣泛性的說明。而黨員隊伍的結構合理與否,是組織力量強弱的又一重要表現。因此,發展黨員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既要體現群眾基礎更要體現階級基礎。(解讀人:中央黨校教授 李俊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