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宋福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2年12月28日11:06   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歷史和現實的實踐都表明,這條道路卓有成效地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性課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一、近現代中國歷史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中國人開啟了艱苦卓絕奮斗以實現民族復興的艱辛征程。在人類已經步入新的文明時代實現民族復興,顯然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通過續寫農業文明的輝煌來找回已經逝去的鼎盛。而是必須使中國社會實現由傳統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甚至更高級的文明的徹底轉型。因此,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實質是以社會轉型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進程。

  鴉片戰爭以來我國追求現代化的進程表明,在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以社會主義為指向。一方面,從鴉片戰爭失敗到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數十年間,中國各個階級的先進分子追求現代化的實踐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走不通。就外因來講,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的目的是想把中國變為它們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集散地,根本不允許中國發展起來成為它們的競爭對手﹔而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出於維護其統治地位的需要,更不希望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動搖其政權的根基。從內因來講,在舊中國,地主階級的開明人士和資產階級的改良派、革命派等,由於自身的局限,難以與中國的封建制度徹底分割,引導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另一方面,20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中資本主義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空前災難,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給人類社會所展示的美好前景,使中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走向愈益明確。在資本主義趨於沒落,社會主義生機勃勃的新時代,特別是領導推進現代化的新力量——中國共產黨登上政治舞台,領導人民領導革命,掃除了現代化障礙之后,不可能把中國引導到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上去。歷史的發展決定了中國的現代化隻有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走社會主義之路。

  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抉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來之不易,它科學指明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科學地回答了當代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第一,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力量問題上,強調中國共產黨擔負著團結帶領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回答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誰來領導”的問題,使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

  第二,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起點問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科學分析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當代中國的歷史條件,對中國國情作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判斷,回答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何處出發”的問題,使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第三,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路徑問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興國之要、強國之路、政治保証、建設布局等方面展開現代化的路徑。明確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這回答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怎麼實施”的問題,使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清晰系統完整的思路。

  第四,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取向問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從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要求出發,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自己的核心理念和價值目標。這一價值取向的確立,解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誰”的問題,使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正確的價值追求。

  第五,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問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根據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滿足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確立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這一目標的確立,解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向何處去”的問題,使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了明確而豐富的具體內涵。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雄辯地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在它的指引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有效破解了當代中國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三、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經驗昭示,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也要“不斷發展”。要“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這昭示我們,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隻有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真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命題最早由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對這條道路內容的探索始終與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進程相伴隨。黨的十三大集中闡明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作為我們黨對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和實現途徑的系統概括,實際上就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最早概括。它是我們黨基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生存型階段的實際所理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中最突出的,當屬其核心內容緊緊圍繞經濟增長這一中心內容而展開。由於當時的中國剛剛從大動亂中走出來,經濟落后,百廢待興,隻有迅速增加中國的經濟總量,才能為我國的發展進步提供必要的物質前提,在此背景下強調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當然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但是,站在時代高度重新審視當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指出的是,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需求的重大變化,黨的奮斗目標和實現途徑也必須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作出適當調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必然得到拓展。隻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於黨的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推動中國社會健康發展。

  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們黨所闡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突出特點在於強調科學發展。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科學概括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概括實際上是我們黨在十三大概括的基礎上,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以來的新鮮經驗,對黨的奮斗目標和實現途徑作出的豐富和發展。它是我們黨基於我國生產力水平獲得較大提高的發展型階段的實際提出的。與生存型階段相比,人民群眾在這個階段的需求發生重大變化。需求目標由原來僅僅要求解決溫飽,變為要求全面提高生活質量﹔需求內容由原來的物質生活的滿足,變為全面提高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相應的,在滿足需求的途徑上,由原來的僅僅要求發展經濟,變為不僅要發展經濟,還要發展政治、文化和社會事業等,這就使黨的奮斗目標和實現路徑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十七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所作出的科學概括,最突出的特點在於突出強調科學發展,最明確的當屬將體現科學發展理念的“四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納入道路之中,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應地將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豐富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四位一體”。黨的十八大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一步作出新的概括,加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完善了貫穿科學發展理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同時,還進一步加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突出了科學發展觀的價值追求。這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彰顯了科學發展的突出特點。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涌現,我們黨將繼續堅持和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唯有如此,才能克服我們前進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艱難險阻,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