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華語電影史上最賺錢的電影《泰囧》賀歲:辛苦一年就為圖一樂
記者 吳曉東
2013年01月06日08: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這個歲末,力戰數部大制作的小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不僅出盡了風頭,而且輕鬆成為華語電影史上最賺錢的電影。

徐崢、王寶強和黃渤的三人喜劇組合、輕鬆的劇情、美麗的風景、不斷制造的笑料和囧事,作為新派喜劇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橫空出世,給2012年歲末的電影市場寫下一筆傳奇:這部投資約3000萬元的電影,上映兩天就收回成本,上映20天全國票房破10億元,成功改寫了《泰坦尼克號3D》9.7億元的票房紀錄。

沒有厮殺,沒有懸念,在競爭激烈的賀歲檔,影院將超過一半的場次給了《泰囧》,依然擋不住排隊的人潮。“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泰囧》火爆的勢頭了。”網友調侃道。

中低成本影片究竟是怎樣成為“年度現象大片”的?它真的就如此完美無缺?

《泰囧》賣瘋了,有人斷言,這是因為電影市場的笑聲缺席太久了。歲末本來就是大家難得的輕鬆時刻,可偏偏這個賀歲檔的電影大都一臉嚴肅。

每年歲末都被寄予搞笑眾望的馮小剛,今年突然改打悲情牌,一部厚重的《一九四二》本來跟娛樂沒有半毛錢的關系,卻硬是被推進了滾滾賀歲大潮,扮演了一個尷尬的角色。而同樣以大片架勢拉開宣傳攻勢的《王的盛宴》,不但炒冷飯的故事沒能提起觀眾的興趣,對市場過高的期待還讓陸川身陷雇水軍的陰影裡。

毫無疑問,《泰囧》在檔期上佔了大便宜。沉重題材壓抑的票房潛力積聚到一定程度,勢必帶來觀眾“報復性觀影”。“面對深入飢餓歷史、體味蝕骨之痛,觀影者更多選擇了踏上冒險傳奇體會輕鬆歡愉。”有媒體評論說,《泰囧》的空前火爆,讓我們看到了觀眾對於純正接地氣喜劇的熱愛。

“干著要干想干的事,旁邊總會有個冤大頭的大佬埋單。”“大佬也有需要咱的時候,錢是什麼?隨便拿,隨便花。”笑著王寶強的傻,羨慕著徐錚的富,窮人富人都有囧的時候,看《泰囧》,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

“辛苦一整年,到了年底,不就是圖一樂,搞那麼苦兮兮干嗎?《泰囧》來得正是時候。”影評人“戴圍脖的Luc”在微博上表示,其實很多國家的年度票房冠軍,都是“耍寶”類平民喜劇,比如法國的《歡迎來到北方》和《觸不可及》,意大利的《美麗的一天》和《歡迎來到南方》,美國也曾有《格林如何偷走聖誕節》。

不過,對於“泰囧現象”,業內外也有不同聲音。

“去年《33天》,今年《泰囧》,票房好是正常,但好到失常,就與質量沒關系了,與檔期和人們喜歡抱大腿的心態有關。”網友“大旗虎皮”說。

更有業內人士尖銳指出:“近年的中國電影,除了本土票房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外,為中國電影史留下了什麼?電影需要娛樂,也需要傳承,中國電影需要《泰囧》,但更需要《教父》。”

真的像一些影評人說的那樣,《泰囧》成為票房冠軍就是中國電影的悲哀嗎?

有影評人在微博上指出:“客觀地說,《泰囧》並不是那種完美的佳作,也無法成為喜劇的經典。它的情節有些生硬,它的煽情也過於刻意,它的故事還有提升空間,但它很有誠意……在當前的華語電影市場,像這樣的合格喜劇實在太少了。”

1997年,馮小剛執導的《甲方乙方》以3600萬元的票房收入正式拉開了中國電影本土賀歲檔的序幕。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賀歲電影市場從當年不到1億元的規模,發展到今天已滾雪球一般做成了一塊價值四五十億元的大蛋糕。

規模越來越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拿2013年賀歲電影市場來說,從2012年12月到春節前這段時間,有超過40部電影扎堆兒入市,能夠稱為大片的就有《王的盛宴》、《一九四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上海》、《血滴子》、《一代宗師》等,其中,重量級的電影有20部左右,這個數字比2011年翻了約兩倍。

一邊是悲情題材的正式進入,一邊是全家福式的傳統賀歲片集體淡出,今年的賀歲檔被業界稱為“沒有賀歲片的賀歲檔”。我們該拿什麼來“賀”歲?賀歲檔是否應該“還”給喜劇片?

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笑變得越來越“昂貴”。而《泰囧》的出現,卻讓笑變得極為“廉價”,一場幾十元票價的電影,在105分鐘裡可以讓人大笑很多次。

這一次,《泰囧》的票房奇跡被媒體稱作是“極簡主義的勝利”。讓大家笑一下,再讓大家睫毛沾濕一下,最后加上個大團圓的光明結局,看得懂、笑得爽。

但是,很多導演並不明白觀眾這種簡單需求。

說起對喜劇的看法,徐崢回答:“我覺得喜劇應該不僅僅讓人笑,有淚水的喜劇才是真正的喜劇。”徐崢總結《泰囧》票房好的原因,“是因為抓住了觀眾的觀影感受”,充分考慮了受眾“求放鬆求娛樂”的心態。

喜劇題材一直都是內地電影市場的一個軟肋。近些年,打著喜劇旗號賺快錢、拍爛片幾近潮流,夸張、低俗甚至惡搞泛濫銀幕,讓觀眾對喜劇的信心與日俱減。

“喜劇並不等於鬧劇,好喜劇的核心首先是有一個圓滿的好故事,笑料不止是段子,得來自人物塑造、人物關系、情景或錯位。太多的題材跟現實生活沒有關系,觀眾為什麼要來看這部電影?”徐崢說。

“沒想到觀眾這麼飢餓,也沒想到影片會如此火爆。”徐崢直言,當初拍《泰囧》時想法非常簡單,隻有把自己的類型明確了才會有機會,讓觀眾知道這是一部喜劇片,如果想到電影院裡輕鬆一下,就買這個電影的票。

比起耗資2.1億元的《一九四二》和號稱投資過億元的《王的盛宴》,《泰囧》的超高性價比令人目瞪口呆。可以想見的是,一批打著“囧”字旗號的同類型公路歷險爆笑喜劇明年將排隊登場。不過,“《泰囧》容易復制,《泰囧》的成功很難復制”卻是業內的共識。當年寧浩以《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隨后國產電影爭相“瘋狂”,但除了《瘋狂的賽車》,票房基本沒能“瘋狂”起來。去年《失戀33天》成為票房黑馬之后,一堆跟風而上的愛情喜劇照樣顆粒無收。中小成本影片若想以小搏大,故事、特色和檔期三者缺一不可,能否大賣更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但《泰囧》的成功還是給投資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心。高成本不是國產片的唯一出路,好的大投資商業片,加上精致的中小成本影片,才是中國電影最好的市場格局,才能帶來良性競爭,才能滿足觀眾需要。畢竟,在中國電影的產業之路上,類型化是一道繞不過的坎。除了拼檔期、拼成本、拼制作,更多的是需要把電影拍得像電影。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