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關於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思考
山東省菏澤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胡上山
2013年01月15日16:3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黨面臨“四個考驗”和“四個危險”,要帶領人民群眾奔小康,完成這一歷史任務,應對這些考驗,全黨既要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又要有豐富的政治智慧和較高的執政水平,必須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基層黨組織能否科學把握執政能力內涵,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事關我黨的興衰和成敗,已成為當前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任務。

一、關於黨的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內涵的思考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我們黨的8000多萬黨員分布在400萬個基層黨組織之中,這是我們黨巨大的組織資源和組織優勢。如果說中央是宏觀執政,地方黨委是中觀執政,基層黨組織則可以看作是微觀執政。因此,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是黨的整個執政能力建設的落腳點,也是執政能力強弱的直接體現。相對於中央、地方黨委作用的發揮而言,基層黨組織工作職責有限,活動范圍有限,因此,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的基本內涵有其特殊性,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發展力——推動發展的能力。按照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要求,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提高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能力。一是自覺運用市場經濟的規則和要求來規范經濟行為,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積極引導群眾勤勞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二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快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推動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三是努力推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形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執行力——執行政策的能力。基層黨組織雖不制定大政方針,但承擔著具體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職責,要不斷提高宣傳政策、落實政策和監督政策執行的能力。一是運用各種途徑和方法,直接面對群眾,把黨的政策告訴群眾,使他們成為黨的政策的擁護者和實踐者,使黨的執政綱領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二是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帶領群眾創造性地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的執政綱領在工作實踐中得到體現。三是通過各種手段,監督黨政領導干部及方方面面認真落實黨的政策,發現落實不力或不到位的問題,及時通過組織程序傳遞到黨的上級組織。

(三)服務力——服務群眾的能力。按照“執政為民”的要求,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提高直接服務群眾的能力。一是加強效能建設,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方便群眾辦事,提高服務質量。二是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加快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為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環境。三是運用各種執政資源,堅決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切實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及時反映群眾呼聲,為修正和完善黨的政策,為黨的決策機關提出立法建議,提供最初的動力和客觀的依據,努力爭取為群眾的合法權益提供法律和政策層面的保障。

(四)培養力——培養人才的能力。按照黨管人才的要求,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提高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推薦人才的能力。一是按照“十六字”方針,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積極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為黨的事業服務的先進分子吸收入黨,不斷為黨輸送新鮮血液。同時,加強黨員教育工作,切實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加強干部的培訓工作,為壯大黨的執政人才隊伍提供基礎性積累﹔認真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促進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三是團結和服務各方面的人才,鼓勵和支持他們共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五)駕馭力——駕馭局面的能力。基層黨組織在面對日趨復雜的執政環境,應對來自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等各領域的挑戰和考驗時,必須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一是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妥善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努力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二是加強對群眾性組織的領導,充分發揮群眾性組織的積極作用﹔協調不同的階層或利益群體,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和睦。三是做好統戰工作,爭取人心、凝聚力量,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

二、新形勢對黨的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在當前社會轉型這個特定時期和背景下,黨所處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這既給黨的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創造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並對黨的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一)科學的執政意識對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執政意識,主要是指黨的執政地位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在黨的組織和黨員頭腦中的反映,是執政黨的精神支柱。實踐証明,執政意識的強弱決定著執政黨的前途和命運。強化執政意識,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前提。在執政意識方面,當前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危險傾向:一是有些基層黨組織缺乏“長期執政”憂患意識,沒有執政的危機感,對執政規律缺乏科學的認識﹔二是有些黨員干部沒有“執政”的概念,認為自己是“為共產黨打工”,他們把個人“從政”僅僅看成是一種職業,一種謀生手段,而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執政”崗位上工作﹔三是有些同志出現“信仰危機”,得了執政“疲軟症”,認為共產黨能否執政無所謂,隻要能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管什麼黨執政都可以,等等。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問題,對此決不能含糊和掉以輕心。

(二)重大的執政使命對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期基層黨組織的執政使命,就是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當前,部分基層黨組織在履行執政使命方面,與群眾的願望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有些基層黨組織對科學發展觀理解不深、不透,在發展過程中脫離實際追求個人政績,有的甚至勞民傷財﹔二是有的黨組織滿足於“看攤守業”,缺乏闖勁和創新﹔三是有的村黨組織書記“雙帶”能力不強,其中有相當部分還比較貧困,要靠群眾幫其致富,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跨越發展的內在動力。

(三)嚴峻的執政環境對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執政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對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現行的法律、法規、政策,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體制的影響,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比如,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加速向經濟發達的中心鎮集聚,但這些中心鎮的經濟和社會管理職能缺失,權責不匹配﹔人多地少矛盾特別突出,由此帶來的要素資源供給緊張、生態環境逐漸惡化、人口負擔過於沉重等問題也十分突出。面對這些情況和問題,如不採取有效措施,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群體性事件將會進一步增多,進而危及社會穩定。

(四)薄弱的執政基礎對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關鍵在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從黨組織自身看,農村人才奇缺,尤其是一些貧困村青年大量外出,村黨支部出現“老”、“弱”的現象﹔有些企業黨組織書記身兼數職,對黨建工作“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從黨員素質看,有些黨員、支部成員出於自身或小團體利益的考慮參與甚至領頭集體上訪﹔從黨員教育管理看,黨員教育內容與黨員思想實際差距較大,缺乏針對性,出現“言者不自然,聽者不耐煩”的現象﹔黨員跨地區、跨行業流動性增大,出現流動黨員“難管理”、“管理難”的現象,等等。所有這些,都將影響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發揮。還有,近年來農村“大款”干預村級選舉或村務的現象頻頻出現,農村宗教、宗派勢力的影響進一步加大,這對黨的執政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五)民主的執政方式對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民主政治在基層建設進程中日益加快,深入人心,群眾對執政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與部分基層黨組織現有的執政方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落差。比如,部分基層黨員干部民主意識不強,政策法制觀念淡薄,依法執政水平低,仍然沿襲著傳統的運作方式,存在以黨代政、黨政不分、以權代法的現象﹔部分村黨組織書記重大事項個人說了算,獨裁專斷、盲目決策,“人治”色彩濃厚,混淆了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職能,過多干預了村民自治組織的良性發揮和村民的自主性﹔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時,部分基層黨員干部沒有及時樹立文明服務的意識,工作態度惡劣粗暴,黨群干群矛盾比較突出。所有這些,都對基層黨組織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對策措施

政黨的執政願望和要求是與“生”俱來的,這種要求隻有在執政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並且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獲得人民的認可,才能成為執政黨,達到執政目的,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綱領或政治目標。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政黨執政后,其執政能力與黨所處的環境和條件是緊密相聯的,而且執政能力必須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加以提高,因此,黨的執政能力是與時俱進的,必須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黨的基層組織作為執政體系的基礎,更應與時俱進,努力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

(一)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統一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努力為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夯實思想基礎。在現行的行政體制下,基層組織雖不制定大政方針,但具體貫徹這些大政方針並在實踐中為大政方針的發展與修正提供動力和依據﹔基層組織雖不直接提出立法建議,但可以提出有關黨的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並通過組織程序傳遞到黨的決策機關﹔基層組織雖不直接向黨和國家推薦重要干部,但享有推薦這些干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基層組織雖不具備更大層面的組織動員和作用發揮,但要直接向黨員和人民群眾進行思想宣傳,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總之,基層組織在黨的執政上始終處於基礎地位,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也是不可否定的。為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根據黨的十八大的安排部署,要在全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各級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筑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執政興國的發展意識、依法執政的法治意識、執政求進的創新意識、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執政固本的基礎意識、執政圖治的憂患意識,切實承擔起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的職責。

(二)建立為民服務長效機制,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努力為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夯實群眾基礎。黨的基層組織直接面對群眾,處在做群眾工作的第一線,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抓得好不好,工作成效大不大,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強不強,都要以群眾利益的實現程度來衡量和檢驗。因此,各級基層黨組織必須切實增強執政為民的意識,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准,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當前基層組織應建立“以鄉鎮為基點,上拓機關、下延村居、橫聯站所”的為民服務的長效機制。鄉鎮要建立服務窗口,實行一窗受理,統籌協調,規范審批,限時辦結。機關特別是基層站所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方式,定期研究解決基層存在的問題。村居要依托村兩委建立民情接待室,為基層群眾提供及時快捷的服務,真正達到便民、利民、為民的目的。總之,隻有不斷創新聯系群眾的載體,規范為民服務的長效機制,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才能不斷擴大執政的群眾基礎。

(三)堅持樹立“關鍵在人”的思想,不斷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努力為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夯實人力基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關鍵在於廣大黨員干部是不是得力。在農村基層,重點要建設好黨員、村干部、鄉鎮干部這三支隊伍。一是建設一支積極干事、實踐能力強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要在選人機制上有所突破。要解放思想,拓寬識人選人視野,對於確實沒有合適干部人選的村,可以從鄉鎮機關與縣直機關下派干部任支部書記。同時,要創新選舉制度,實行村委會“競選組閣”制度,優化村委會班子。要創新農村基層干部的動力機制,解決好農村干部的待遇問題。鼓勵鄉鎮機關優秀青年干部到農村任職,並把下村任職的干部作為鄉鎮后備干部培養。要健全完善從優秀村干部中選拔鄉鎮干部的政策,激勵村干部奮發進取。要提高村干部的經濟和生活待遇,對村主要干部實行效益工資制。要創新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機制。要加大對現有村干部的培訓力度,除了正常的上崗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外,對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培訓,應納入干部正規化培訓的規劃,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二是建設一支農村工作經驗豐富、駕馭全局能力強的鄉鎮干部隊伍。要堅持“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把那些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廉潔奉公,作風正派,群眾擁護,有文化、有本領,誠心誠意為群眾辦事的人,選進鄉鎮領導班子。要制定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規劃。明確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制定具體的規劃和方法措施。要完善擇優汰劣的任用機制。對鄉鎮干部不能一味強調年輕化,要憑業績用干部。對那些雖然年齡較大,但經驗豐富、能力很強的鄉鎮干部,要大膽啟用,委以重任。同時,採取職務、職級分離的方法,提高鄉鎮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三是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要著力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每個黨員都塑造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先鋒、模范和骨干。同時,要積極研究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的措施,等等。

(四)按照“整體推進、協調發展”的要求,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努力為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建設夯實組織基礎。基層組織建設是一個系統、綜合的工程。應該樹立“整體推進、協調發展”的觀念,協調推進農村、非公、社區、社團等領域的黨建工作,不斷提高基層組織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一是強化農村基層組織的基礎。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在一些重點環節上取得新突破:要理順村級組織的關系。加強村民自治地方立法和配套政策法規建設,對村級組織進行責、權定位,明確村委會、黨支部、村級經濟組織的權利、地位,建立制度化的分權合作機制,實現村級組織資源的制度化配置。要增強基層組織的調控能力。在實施村民自治的過程中,應賦予縣級黨委、政府或鄉鎮黨委、政府一定的權利,在一些具體操作上,盡量考慮基層的可操作性。比如,對一些已選進村委會班子的不合適人選,給基層黨委、政府一些法定權利,允許撤換或免職。二是推進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要繼續抓好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著力於實現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同步推進,做到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延伸到哪裡,消除盲點,佔領陣地。要指導和幫助企業黨組織把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快速健康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推動促進作用、宣傳引導作用、團結凝聚作用、監督協調作用和自律示范作用,使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要務實地開展黨的各項工作,堅持立足“為企業發展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職工所擁護,為業主所理解支持”,按照“靈活、多樣”和“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切實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加強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通過外聘(公開招聘)、內選、選派等方式,把黨性強、作風正,又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既懂生產經營,又有組織領導能力,既在職工中有較高威信,又能夠被企業領導所接受的同志選為黨支部書記。要把企業黨務工作者納入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序列,通過人才交流市場,實行黨務工作者的優化組合。同時,要出台積極政策,支持和鼓勵機關“退居二線”的干部到非公有制企業幫助工作,發揮這些干部的余熱,提升企業黨建工作水平。三是探索社區、社團、民辦非企業等新領域黨建工作。要堅持“單位設立黨組織”、“活動載體設立黨組織”與“社區設立黨組織”相結合,構建各種社會活動組織黨建工作新體制和新機制。要加強社區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街居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強化教育培訓,提高政治素質和領導水平﹔拓寬社區黨的工作領域與內容,搞好社區建設和服務,增強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意識和能力﹔建立社區黨建共建機制,加強社區內各單位協調工作,建立共建網絡與雙向互動機制,構筑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加強對社區黨員的教育、管理與監督,健全活動載體,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在社區建設及公共事業中的作用﹔加強社區內各類組織黨的建設,擴大黨在社區工作的覆蓋面。要加強社會團體黨建工作,在加強社團組織黨組織組建工作的基礎上,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主管單位黨組織和所在地黨組織應進一步加強對社團黨組織工作的領導,從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積極有效的方式,指導社團黨組織把開展黨的活動與社團開展的社會活動、經營活動、專業學術活動等結合起來,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各項活動之中,組織黨員在活動中發揮骨干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做好會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証社團組織的健康發展。要加強民辦非企業單位黨組織組建工作。在開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復查登記工作的同時,摸清這些單位的基本情況、黨員分布狀況、黨組織建立情況等,做好民辦非企業單位黨組織組建工作,使符合條件的單位都建立黨的基層組織,並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