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姜春雲:理論創新的豐碩成果——讀十八大生態文明論述有感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2013年01月29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十八大精神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熱議的亮點和焦點很多,生態文明建設則是突出的重點話題。生態文明理念的創新和突破,在政界、學界、業界和人民群眾中的反響,異常強烈。僅就以下幾點,談談個人的學習心得和體會。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定位。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納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一重大方略和理論的提出,既深刻揭示了五大建設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辯証關系,又將生態文明提升到了更高的位置,並指明了推進生態文明的正確方向和路徑。實踐已經証明並將繼續証明,惟有如此,才能破解環境危機、發展難以持續的困境,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發展與環境雙贏。這是一項重大戰略布局和理論的創新與突破。

關於優先原則。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這一重要論述,正確回答了如何看待人與自然、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這一長期未能解決好的重大問題。人類反思傳統工業文明負效應的沉痛教訓,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為主要特征的生態文明應運而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是對非理性的發展觀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糾正,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平衡的客觀規律,具有重大現實和深遠戰略意義。

關於發展方式。十八大報告強調:“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的持續發展是所有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改善人民生活、解決種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必須堅定不移。但是,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才是科學的、效益最好的?這是一個非常要害又認識很不一致的問題。為什麼全球多數國家和地區高耗低效重污染的態勢遲遲得不到根本轉變?其主要原因在於沒有解決好發展和消費模式這個關鍵性問題。十八大報告的上述論述,是針對這一現實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對策,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都証明,通過加緊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資源產出率、降低消耗率,是贏得戰略主動、贏得未來、造福人民大眾的決定因素。必須下定決心,全力以赴去做。

資源產出率是評價循環經濟綜合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尺度。據報道,由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牽頭完成的《2009年中國環境經濟核算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平均資源產出率還相對較低。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資源產出率處於每噸320—350美元的水平,而先進國家已達到每噸2500—3500美元。但我國也不乏成功范例。近些年,深圳市下大力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堅持創新驅動,有效提高發展質量,取得了明顯成效。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實現9100多億元,每平方公裡產生4.58億元GDP和0.57億元財政收入,單位面積產出居全國首位。全市2011年萬元GDP能耗0.472標准煤、水耗17立方米,均為全國最低。在全國300個省市綠色經濟與綠色GDP指數中位居第一。當然,深圳市有其獨特的優勢,但經驗仍不失有普遍借鑒意義。

關於生態基礎。十八大報告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人類是大自然孕育並依附於大自然而生存發展的。在一定意義上,生態環境優劣決定人類的命運前途。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破壞生態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這是人人都應當牢牢記取的經驗教訓。

關於休養生息。十八大報告強調,對自然生態要實行“自然恢復為主”、“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的方針。這是非常正確、必要的。實踐証明,在不影響人類生息繁衍的前提下,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和休耕(輪耕)、休牧(輪牧)、休漁、休獵,以及建立自然保護區等,可使生態、經濟、社會和民生效益倍增,是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來得最快、成本最低、成效最佳的路子。注意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正確處理“綠”與“富”、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關系,實現生態修復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

關於制度保障。實行什麼樣的政策和制度,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一些地方生態退化、環境惡化、資源破壞,無一不與政策、制度失當、失效有直接關系。十八大報告突出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包括: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等。這些重要制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實性和時效性,應當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舉措、過硬實招,下大力抓,抓緊抓實,一抓到底。

關於時代的概念。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把“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寫到了自己的旗幟上,這是很有意義的。眾所周知,生態文明既是一項重大的現代化建設任務,又是一個時代的概念。作為任務,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的組成部分,應當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統籌協調,全面推進﹔作為時代,它是繼工業文明之后開啟的一個新的時代。我們所有的人,都應當站在時代的高度,與時俱進,從思想觀念到實際行動,自覺跟上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步伐,不失時機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可作落伍者。

生態文明的研究與推進,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半個多世紀以來,國際社會、各國政界和有識之士,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指出的是,全球真正作為執政黨和國家,旗幟鮮明地提出並推行生態文明建設,並以此作為執政理念和國家戰略的,惟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可以說,中國在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新潮流。

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早在1982年9月舉行的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就提出“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提高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提出,“要從粗放經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濟為主的軌道”﹔1994年3月中國政府發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首次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1995年9月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兩個根本轉變”﹔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把完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容;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則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黨的十八大關於生態文明的論述,是在原有理論和實踐基礎上的創新和突破,形成系統的目標體系、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這是難能可貴的,我們務必要認真學習領會並堅決付諸實施。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個新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空前壯麗而艱巨的戰略任務,需要全球協同動作,共同努力。生態文明踐行之日,便是人類福祉卓著提升之時。能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造福於人類,實乃神聖而高尚之善舉!

(作者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總顧問)

(責編:張湘憶、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