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淺議審計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切入點
李先秋
2013年01月29日15:1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管理體系,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如何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是審計機關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審計監督服務國家治理的法律地位,決定了審計機關必須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強化政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合法是審計工作永恆的主題。審計機關的根本職責,就是通過強化審計監督職能,維護國家政策法律的正確實施,保持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全面提升社會功能。

成立審計機關以來,審計積極融入社會管理創新體系,通過審計監督,規范行為、化解矛盾,預防腐敗、理順各種社會經濟關系,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社會公平合法,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黨的十八大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審計機關要參與到社會管理創新,首先必須找到審計監督切入社會管理的新路徑。

第一,以服務經濟發展為基點,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通過參與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深入查辦影響經濟發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違紀違規行為,全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與誠信有序的經濟環境。

1、通過加大對中央重大經濟政策和宏觀調控措施貫徹落實相關情況的跟蹤審計力度,促進政令暢通。審計機關要把促進相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作為重中之重,分析經濟社會發展走勢,研究政策背景,把握政策意圖,及時發現和糾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深入揭示政策措施不銜接、不配套,不適應、不利於甚至阻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等問題,促進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完善。

2、通過加大績效審計力度,促進效益、速度和質量的統一,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績效理念貫穿於審計工作始終,揭露和查處違背國家產業政策和結構調整方針、嚴重鋪張浪費、財政資金損失、國有資產流失、重大資源毀損及效益低下等問題,促進勤儉節約,把錢用在刀刃上。在監督和評價政策實施、資金使用、資源利用、行政運行、企業經營等方面績效時,不僅要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還要深入分析生態環境效益,促進實現有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發展。

3、通過加大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問題的揭示力度,促進依法行政和民主法治建設。著力監督檢查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揭露和查處經濟運行中徇私枉法、以權壓法、以言代法等問題,推動提高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律法規的嚴格執行,切實維護法律尊嚴。積極提出加強法制建設的建議,推動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上升為法律法規,促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

第二,以查處大案要案為重點,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通過對侵害社會管理主體,妨礙社會管理活動的違法違紀行為的揭露處罰,堅決查處公職人員在社會管理活動中的貪污受賄、失職侵權的行為,促進社會管理清廉和政風清新,促進社會管理體系的完善。

1、通過加大對經濟社會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潛在風險的揭示力度,維護國家經濟社會安全。切實增強審計的敏感性和預見性,高度關注當前發展面臨的經濟增速放緩與產能相對過剩矛盾加劇、經濟發展需求與資源環境約束問題突出、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等情況,深入揭示問題背后的原因,積極提出解決矛盾和化解風險的建議。根據審計掌握的情況,密切關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關注可能出現的經濟風險隱患,及時反映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范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避免經濟問題引發社會問題。

2、通過加大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力度,促進責任追究和問責機制的健全完善。積極穩步推進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並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相關要求的情況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內容。在其他各項審計中,都要關注權力行使與責任落實,促進健全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的監督機制,推動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干部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

3、通過加大對重大違法違規、經濟犯罪和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打擊犯罪、懲治腐敗,是國家審計的重要職責。那種有問題沒有查出來,查出來了沒有如實報告,報告了沒有依法處理的局面,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失職,還可能成為不法行為的“護身符”,甚至成為包庇和縱容犯罪的“保護傘”。要深入研究違法違規問題的發展態勢,不斷提高審計的揭露能力和突破能力,對被審計單位存在的重大問題,一定要查深查透,堅持原則,如實報告,依法處理,絕不手軟。

三,以維護民生利益為視點,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通過深入扎實一線審計和調查,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嚴重危害民生、民利、民權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並糾正,化解和消除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安寧。

1、通過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的審計力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結合社會建設及相關領域改革,有重點地加強對“三農”、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項目的審計,著力監督檢查民生相關政策落實情況,特別是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情況,揭露和查處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實不到位、目標未實現及資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嚴格、制度不完善等問題,推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2、通過加大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情況的審計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放眼全局,著眼長遠,加大資源環境審計力度,加強對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節能減排政策執行等情況的審計,促進生產力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加強對資源管理利用及重點區域環境治理情況的審計,切實維護資源環境安全,積極推進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的建立完善,促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第四,以審計結果公開為切點,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通過審計整改、結果公告、信息宣傳等手段,對審計目標實現全程動態監管,不斷提升參與社會管理監督效能,及時解答人民群眾有關審計咨詢,拓寬審計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空間。

1、通過加大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揭示問題、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議的力度,促進健全制度和深化改革。要圍繞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要求,切實加大審計監督的深度和分析研究的力度,著力反映制約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深層次矛盾,反映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機制扭曲、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積極提出建議,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不斷深化。

2、通過加大對審計信息和整改情況的依法公開力度,促進公開透明和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持把查處問題、推動整改和促進公開相結合,逐步完善審計結果公告和審計信息發布制度,為社會公眾了解政府部門履行職責情況、參與國家治理提供信息和渠道﹔對審計查出的問題要分清責任,落實整改主體,提出整改期限,公告整改結果,推動建立健全整改報告制度、督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第五,以隊伍廉政建設為抓點,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加強審計機關的隊伍建設和廉政建設,是新時期審計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1、通過加大對審計人員的廉政教育和審計風險點的防范,用鐵的紀律打造審計鐵軍。以品德為核心、作風為基礎、能力為重點、業績為導向,切實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時刻自律自省自警,自覺接受各方面監督。大力弘揚審計核心價值觀和審計精神,做到崇法求真、尚廉求進、無私無畏、盡責擔當、嚴謹細致、勇於創新。做好審計環節的社會綜合管理工作,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經濟秩序。

2、通過加大審計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強審計技能培訓和崗位實踐。積極運用網絡、案例教學和模擬實驗等方式,形成優勢互補、梯次合理的人才隊伍。嚴格執法,公正審計,創造公平合法的審計環境﹔建立完善的審計預防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監督環境。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