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勿借“新型城鎮化”之名行“傳統城鎮化”之實
經濟學博士  邱鵬旭
2013年02月01日14:4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最近一段時間,尤其是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舉行后,“如何走好新型城鎮化道路”再度成為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今后一個時期,要走好新型城鎮化道路,絕不能隻停留在認識上,停留在口號上,必須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切勿借“新型城鎮化”之名,行“傳統城鎮化”之實。

一、深刻反思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嚴重弊端

在對城鎮化道路探索的過程中,由於對城鎮化發展規律和自身發展實際的認識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觀原因,許多國家走出了一條問題和矛盾層出不窮的城鎮化道路。其中,部分歐洲發達國家經過及時調整,已經順利實現了城鎮化道路的轉軌﹔而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仍在為城鎮化道路的轉軌不斷努力中。由此,學者們習慣於將轉軌前的城鎮化道路稱作“傳統城鎮化道路”。

總的來說,“以物為本,不全面、不協調、不可持續”是傳統城鎮化道路的主要特征。具體而言:

第一,在價值取向上,“以物為本”是傳統城鎮化道路的發展理念。在這種發展理念主導下,一個地區往往將城鎮化發展片面地理解為城鎮化率的提高,即城鎮人口的持續增加和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張,對“新增城鎮人口或准城鎮人口如何在城鎮安居樂業”、“在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如何同步或適度超前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等問題,則缺乏同等程度的重視和關注﹔

第二,在發展重點上,傳統城鎮化道路通常片面強調單一規模等級城市的發展,忽視其與其他規模等級城市的互動與聯系,甚至控制或限制其他城市的發展,容易導致在整個城鎮體系中,受重視的某一規模等級城市因為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要素而一枝獨秀,其余城市則大多發展滯后,從而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難以實現協調發展﹔

第三,在發展形態上,由於未能充分考慮到集中型和分散型城鎮化的統籌兼顧,在傳統城鎮化道路中,城鎮化空間格局不均衡、不合理的現象較為普遍,或過於集中,或遍地開花﹔

第四,在城鎮化與產業發展的關系上,傳統城鎮化道路對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發展之間的關聯、互動和統籌推進缺乏足夠的重視,容易出現過度城鎮化或滯后城鎮化﹔

第五,在城鄉協調發展上,傳統城鎮化道路將發展的重心主要放在了城市上,過於強調城市對發展要素的集聚,而忽視了城市對小城鎮和農村的帶動和反哺,進而形成了較為突出的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對立格局﹔

第六,在發展方式上,傳統城鎮化道路較為粗放,不惜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實現外延擴張和數量增長的目標﹔

第七,在外生動力上,傳統城鎮化道路要麼隻依靠政府力量加以推進,要麼則是信奉“自由放任主義”,由市場自由主導城鎮化進程。

綜上,傳統城鎮化道路在多個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和局限性。也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傳統城鎮化道路給許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和困擾。

二、准確把握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科學內涵

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提出並不意味著傳統城鎮化道路一無是處,並不是對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全盤否定,我們不能忽視和否定傳統城鎮化道路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面。只是由於具有單一性、片面性、盲目性、粗放式等缺陷,傳統城鎮化道路在推動一個地區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和挑戰,即無法實現“好”字當頭的快速發展。因而,從某種意義上看,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應傳承傳統城鎮化道路的優點並彌補其缺陷而提出的,目的是要同步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實現城鎮化又好又快發展。

概括而言,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總體要求是既要結合時代特征,又要體現中國特色,還要符合自身特點﹔內生動力來源於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外生動力則來源於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的有機結合﹔主體發展形態是城市群﹔主要特征表現為經濟高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生態文明、城鄉一體和區域協調。

具體來說,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和自身特點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一條積極、穩妥、協調、集約、創新、共享的發展道路:所謂“積極”,是指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理應順應這一時代潮流,積極推進城鎮化,最大限度地激活和發揮城鎮化拉動內需的潛力和作用﹔所謂“穩妥”,是指伴隨著我國向城市社會的邁進,城鎮化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嚴峻,問題將更加復雜,任務也將更加艱巨,我們必須立足國情,認清形勢,找准問題,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切勿急功近利,一味貪大求快﹔所謂“協調”,是指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要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之間,城鄉之間以及區域之間等四個層面實現“協調”發展﹔所謂“集約”,是指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即由以外延擴張為主、重視數量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向以內涵發展為主、重視質量提升的集約式發展方式轉變﹔所謂“創新”,是指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必須通過各類政策的不斷創新和各項制度的不斷改革,逐步形成一套科學、可靠的政策制度支撐體系﹔所謂“共享”,是指新型城鎮化道路不是將城市和市民獨立起來,隻注重城市和市民發展的道路。相反,新型城鎮化道路要將城鎮化發展成果全面惠及廣大的農村地區和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從內涵和特點來看,新型城鎮化道路與傳統城鎮化道路的最大區別在於發展觀念上的差異,即新型城鎮化道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調要以人為本,推動城鎮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使城鎮化道路在價值取向、發展形態、發展重點、發展動力、發展方式等多個方面實現新的轉變: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強調全民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價值取向方面的轉變﹔

第二,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強調在城鎮化進程中,應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並通過城市群建設、“四化”同步、城鄉統籌、區域共建等,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之間、“四化”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等各個層面實現協調發展,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形態、發展重點、內生動力、空間結構等方面的轉變﹔

第三,堅持城鎮化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調要走集約型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協同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和政府調控的引導作用,是新型城鎮化道路在發展方式和外生動力等方面的轉變。

三、全面落實新型城鎮化道路的主要任務

結合城鎮化發展實際,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新型城鎮化道路主要面臨四大任務,必須全面推進,有效落實。

第一,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人口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核心內容。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定居生活並獲得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他們在城鎮能夠獲得的物質資本、權利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從獲取途徑來看,這些資本的獲得既取決於制度供給的狀況,也與農業轉移人口自我的提升密切相關。當前,由於制度設計存在不合理之處,加之農業轉移人口自我提升的意識較差,力度較弱,使得資本貧乏成為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關鍵障礙。為盡快破除這一障礙,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我國必須以人為本,分類指導,依據這些資本與制度設計以及農業轉移人口自身的關系,充分了解和認識不同類別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意願和現狀,大力推進制度改革和創新,著力培養農業轉移人口自我提升的意識,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首先,通過提高農業轉移人口的收入增加物質資本。一方面,必須加快完善城鎮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消除城鎮對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的歧視,健全工資支付、最低工資保障、工資集體協商等制度。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土地流轉制度改革,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通過出租、轉讓和出售農村土地承包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增加土地收益,獲得進城定居的資金保障,安心退出農村。其次,通過改革和創新戶籍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獲得權利資本。消除附加在現有戶籍管理制度的社會福利,是農業轉移人口能夠享有平等享受城鎮公共服務權利的關鍵所在﹔強化企業責任,加強政府監督,嚴格執行勞動法規,是保障其勞動權益的有效途徑﹔此外,還要將其逐步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和城鎮住房體系,給予農業轉移人口的基本生活權利和居住權利最充分的保障。再者,依托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提升人力資本。通過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方式,引導農業轉移人口由主要從事體力型職業為主向體力與智力並重轉變。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農業轉移人口意識到,隻有增加自身人力資本的積累,才能更好地適應城鎮的各種生產活動,從而實現收入的提高。最后,通過組織帶動以及與市民的交際往來形成社會資本。通過發揮多種組織的帶動作用和營造農業轉移人口與市民交往的文化環境,增強他們的社會參與意識,促使他們走出以血緣、地緣和親緣為主的交往圈子,進一步拓展社會關系,以此彌補他們離開農村后產生的社會資本損失。

第二,調整優化城鎮化空間發展格局。地域空間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現實需求。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除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大老牌城市化地區外,我國城鎮化空間發展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相繼培育形成了東隴海、長江中游、海峽西岸、中原、哈爾濱-長春、太原、江淮、成渝、關中-天水、滇中、呼包鄂、黔中等多個城市化地區。從空間組織形式看,城市群的興起與發展對這些城市化地區的崛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為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效協調的城鎮化空間發展格局,必須繼續將城市群作為新型城鎮化道路的主體發展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集約發展:對於已經具備較強實力的城市群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應注重發揮城市群中超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綜合服務功能,帶動一批有條件的大中城市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成長,促進城市群內各城市產業互補發展和錯位發展,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大力推動城市群內市場、基礎設施、社會管理的一體化,鼓勵城市群在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國有企業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就業、社會保障體制等重大改革領域先行先試,從而進一步增強城市群的綜合競爭力。對於發展雛形初現的城市群如遼中南、中原、成渝等城市群,應加強規劃引導,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充分發揮特大城市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統籌協調產業布局、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提升開放水平,拓展優化城市功能,全面激發城市群發展潛力。同時,還要把培育形成中西部地區城市群與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帶結合起來,開拓東中西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新空間。

第三,同步發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經濟活動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發展動力。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者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關系,在發展中決不能把四者割裂開來,更不能對四者重此輕彼,而應把四者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堅持四者並重,實現四者的同步發展。當前,我國普遍存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在未來發展中,必須加快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度融合,不斷強化工業化對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帶動功能、城鎮化對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聯結功能以及農業現代化對城鎮化和工業化的支撐功能,以此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第一,要通過大力推進信息化深度融入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智慧城市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第二,要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對農業現代化的改造提升作用,利用工業經濟的“造血”功能不斷增強城鎮經濟發展基礎和財政實力,利用服務業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城鎮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就業需求的能力﹔第三,要處理好城鎮化與農村經濟壯大、現代農業發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之間的關系,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大力發展城鎮非農產業,增強城鎮的人口吸納能力,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供更大的承載空間﹔第四,要通過農業現代化將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結合起來,以現代生產設備、生產技術和經營方法為依托,加快特色優勢農業項目的規模化生產和市場化經營,強化農業龍頭企業的領軍地位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為工業化和城鎮化提供可靠的勞動力、糧食以及農產品等要素保障。

第四,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是新型城鎮化道路的關鍵支撐。有研究指出,“十二五”時期,既是中國城市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城市病”的多發期和爆發期。這一結論已經被過去兩年在我國許多城市出現的交通擁堵、資源緊缺、環境惡化、內澇頻現等問題所証實。實際上,“城市病”是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城鎮綜合承載能力難以有效支撐城市人口及經濟社會活動的發展規模和增長速度而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與城市發展不協調的負面問題。因此,要有效治理城市病,就必須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在增強城鎮資源承載能力方面,應更加注重節約集約利用水土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調整優化城市能源消費結構﹔在增強城鎮環境承載能力方面,應繼續強化生態保護和建設,進一步提升污染物減排和治理能力﹔在增強城鎮經濟承載能力方面,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提升工業整體競爭力,壯大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增強城鎮社會承載能力方面,既要全面提升城鎮基礎設施水平,又要加快完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