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近日去一些單位圖書館查找群眾工作方面的書。結果發現,關於衡人術、權謀術之類的書倒有不少,關於如何做群眾工作的書卻寥若晨星。失衡的藏書比例,反映出一個問題:今天在我們身邊,研究群眾路線的人少了,對群眾工作的重視輕了。
現實中,不乏這樣的現象。交通方便了,跟群眾距離反而遠了﹔通訊發達了,跟群眾交流反而難了﹔文化層次提高了,與群眾溝通能力反而降低了。常聽有人抱怨:一些干部下鄉調研,怕臟、怕狗、怕泥濘,進到群眾家裡,屁股還沒坐熱就急著起身,隻圖報紙上有新聞、電視上有形象、電台裡有聲音,對群眾想什麼、需要什麼,卻一概不知。這樣的干部,在群眾眼裡猶如外星人,與群眾交流起來,自然是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很難聊到一塊兒,更不要說情感上的共鳴。
種種跡象表明,一些干部與群眾溝通的能力令人堪憂。在一些干部看來,做群眾工作無益於仕途升遷,這方面能力欠缺點無傷大雅。果真如此嗎?看看那些脫離群眾的慘痛教訓:“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的雷人雷語,“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的蠻橫邏輯,“是聽你說呢還是聽我說”的粗暴方式……脫離群眾,把干群之間的“魚水關系”異化為“油水關系”,導致一系列矛盾,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不利於社會穩定和事業發展。
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這絕非危言聳聽。朱德與扁擔的故事因何至今為人傳誦?就是因為這條扁擔象征著官民平等、干群一家、同甘共苦,帶著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紅色傳統不可丟、群眾路線不可棄,提高與群眾溝通能力,仍然是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如何才能提高與群眾溝通的本事?說什麼話、怎麼說話,是首要的問題。如果端著官架子、操著老爺腔,群眾避之不及,更何談與群眾融為一體、打成一片?與群眾溝通,就是要從改文風、改話風入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甚至熟練運用“土方言、歇后語”,那樣才能穿越溝通的壁障,從語言溝通深入到心靈貼近。
言由心生,與群眾溝通不僅是一個語言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真正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思想上如果不解決“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的問題,怎麼能真正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又如何能密切聯系群眾?正如中央領導同志指出的,隻有真正領悟了群眾立場的真諦,才會自覺自願、發自內心地服務群眾。
當年毛澤東同志一再告誡全黨:我們進了城,執了政,是做官呢,還是當人民的勤務員呢?倏忽之間六十余載,這個問題仍然考驗著共產黨人。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就從增強與群眾溝通的能力開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