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文化強國的核心在於信仰力量的強大
上海鐵路局黨干校理論研究室主任  王兆善
2013年02月25日16:53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十七屆六中全會的一個重大貢獻和鮮明標志,就是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十八大報告明確強調“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充分彰顯了我黨的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反映了我黨率領全國人民推動文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筆者以為,文化強國的重點是思想文化工程,核心和標志是信仰力量的強大。

一、信仰的強大是文化強國的核心要素

二十一世紀的主流是文化的競賽。從一定意義上說,誰佔據了文化發展制高點,誰擁有了強大文化軟實力,誰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內涵越來越豐富,信仰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從信仰本身功能看。人作為一種精神生命體,他的生活形式之一就是要有信仰。人無信仰,在靈魂上就沒有歸宿,就不安寧。鄧小平說:“如果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對馬克思主義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國革命就不能成功,中國現在還是四分五裂,沒有獨立,也沒有統一。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信仰作為是文化軟實力最為核心的指標之一,它不僅為強國發展助力,讓社會凝聚成一個能集體行動的共同體﹔更為強國發展鑄魂,賦予人們行為以意義、提供精神支持乃至合法性証明。馬克思主義主張相信科學,相信真理。這實際上也就是信仰人自己,相信人靠自己能夠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人靠實踐能夠把握命運,把握一切。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這種信仰的產物。

從國際視野看。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作為責任大國走上了國際舞台,如何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來捍衛我們的文化尊嚴,說明中華民族復興對世界的價值與意義,我們面臨的挑戰異常艱巨而復雜。撒切爾夫人說:“你們根本不用擔心中國,因為中國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內,無法給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2011首部《文化軟實力藍皮書》指出,中國的文化產業比重,在世界文化市場中,所佔比例不足4%,僅為美國的約1/10。這就使我們抵御西方文化和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美國智囊庫蘭德公司於1999年6月向美國政府提出的建議報告稱,美國的對華戰略應該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國,使中國的意識形態西方化,從而失去與美國對抗的可能性”。“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背后都有美國文化滲透的影響。如果我們自身信仰不強大,沒有國家認同和理想信念,對外沒有吸引力、影響力,前景是極其危險的,蘇共跨台就是一面鏡子。去年是蘇聯解體20周年,蘇聯解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個更為直接的原因就是蘇聯意識形態防線徹底崩潰,失去了黨員和老百姓的信仰。盡管當時蘇聯的軍事力量、工業基礎、科技基礎、基礎設施、教育基礎在當時的世界依然屬於一流水平,但這些都挽救不了蘇聯解體的命運。這一教訓提醒我們:國家存亡,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是人心向背和黨員干部的信仰。因此,如何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和中國道路的認同,確保國家文化安全任重而道遠。

就國內情況來看。文化的競爭集中體現為國民對本國文化的認同力、凝聚力、吸引力。而認同力、吸引力源自於一種信仰的力量。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我黨之所以戰勝國民黨就在於我們是有文化的軍隊,是有信仰的軍隊。諜戰劇《潛伏》、《暗算》等熱映的背后,既體現了我們軍隊有強大信仰力量的支撐,還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對當下信仰的強烈呼喚。一個國家若只是經濟強國、軍事強國而非思想信仰強大,也談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強國。因為沒有精神與信仰的厚度,也難有物質財富的高度。黨的十八大把“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作為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之一,強調要使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同時,文化又反作用於經濟、政治、社會,尤其是隨著社會發展復雜化和價值多元化,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全面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不僅需要文化自身發展,還需要以文化建設來引領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二、影響文化強國的最大短板是信仰危機

現在,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30年,雖然人們雖然不那麼窮了,但很多人信仰沒有了,有的只是對金錢、對權力等物質性的功利追求。可以說,當代中國最大的危機就是信仰危機。現在群眾關注的社會不應該、不健康、不理智的心態及行為背后,更是深層的國民理想、信仰、信念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在社會大轉型大變革過程中,建設文化強國的任務是沒有根基的。

危機之一:心口不一、主流價值觀念邊緣化。2009年12月,《人民論壇》“千人調查組”特別策劃了題為“中國未來10年10大挑戰”的大型社會調查,這次調查發放問卷8128份,結果顯示“主流價值觀邊緣化危機”赫然進入中國未來10年的10大嚴峻挑戰之一。這裡說的“主流價值觀”,是指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邊緣化表現在表面上認同但心裡並不認同,行為上並不自覺踐行。這一危機既反映了我國當下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復雜情況,也反映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能否抵擋西方意識形態的沖擊而失去主流地位的擔心。這些年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經不起權力、金錢和女色的考驗,在“酒綠燈紅”面前打了敗仗,究其原因,就是主體信仰邊緣化的結果。許多貪官心裡想的和做的不一致,拚命撈錢就為自己留一手,認為隻有錢才感覺到自己這一生的意義。

危機之二:誠信缺失、道德失范。當下,食品安全問題成了國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特別是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染色饅頭”等食品不安全事故頻發,成為當前國人信仰缺失的一個突出挑戰。這是信仰的底線--道德崩潰的體現。這種國民價值行為的混亂雖然不是普遍的,但這種現象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國民形象和文明古國的外在聲譽。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就“小悅悅被車碾壓事件”說: “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道德墮落更不是社會主義。”一個“缺德”“無信”的民族,是難於有真正的輝煌的。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是非常講誠信的,從根子上說是由於多年來破的過多、立得過少,造成價值導向的弱化和價值標准的混亂,乃至社會價值真空和無序,就必然導致了人們價值行為的混亂。

危機之三:不擇手段,無敬畏之心。今日社會道德之怪問題,根源就在於缺少了對精神信仰的敬畏之心,缺少了信仰體系的支撐。無懼者無畏。如果一個人無視法律、規章制度、道德的結果,就是不擇手段,就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其實,沒有道德的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要壞一百倍一千倍,中國市場經濟需要建立在更加穩固的信仰與文化的基石上。正如溫家寶在紐約出席美國友好團體歡迎午宴時說,要重視社會道德建設,一個企業家身上應流著道德的血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信仰問題的性質在於,一個人既要逐利同時又要有精神追信仰求。而精神信仰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有敬畏之心,克制和抑制對物質利益的追求,這是當代中國人面臨的信仰困境和挑戰。市場可以追求最大利益,但共產黨員就不能拋開人民利益去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市場競爭可以充分自由,但政治領域、法治領域和黨紀國法領域絕不能放任自由。如果沒有敬畏之心,一切都機械地用所謂“利益機制”來導向,那就必然導致整個社會喪失原則,陷入物欲橫流的境地。

三、以信仰建設為核心推進文化強國之路

文化是一個民族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名片、身份証和識別碼,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是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精神家園。隻有人們信仰力量的強大,國人精神家園的深植,文化強國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信仰力量的強大需要科學理論的導航。心中有信仰,行事有方向。如果我們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或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什麼樣子的”都說不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主體到底是誰都不明白,那麼,主流意識形態就會因為理論的科學性不足而失去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體系就難以由理論層面變成一種實踐。因此,要強化領導干部的主體信仰教育,通過黨的創新理論時代化、中國化、大眾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變成主流價值而深入人心,最終成為國人的信仰。當前,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黨員干部頭腦、指導實踐,重在強化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崇高理想和信念,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集體主義的價值目標的信心﹔特別是要弄清什麼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不是隻講物質利益不要精神支柱,隻講競爭不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而把科學信仰變成大家認同的精神信仰、價值追求。

信仰力量的強大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理論固然重要,但實踐的跟進必不可少。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意義重大。風行於上,俗成於下。律已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如果台上講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敗,行動搞腐敗,核心價值觀是難有市場的,隻能是“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領導干部作為公眾人物,承諾固然重要,關鍵在於如何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行動,切忌讓市場利益機制沖擊政治和思想領域。領導干部不僅說得好還要做得好,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染指,才能以知行合一的人格力量凝聚黨心、民心,給社會以示范、以導向。

信仰力量的強大需要國人的道德自覺。道德是文明的心理底線,也是信仰的來源和基礎。一個社會,倫理道德可以沒有上限,但決不能沒有底線。如果沒有了道德底線,分不清是非榮辱,辨不明善惡美丑,社會也就失去信仰的基礎。在普通群眾中,信仰的基本要求應該是遵守起碼的社會公德,既珍愛家庭,也關愛社會。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人們的道德判斷提供了基本准則,也為信仰形成提供了重要源泉。十七大報告強調要“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寶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這為我們重建以道德為底線的信仰指明了方向。我們相信,隻要全黨全社會大力營造遵守道德、敬畏道德、踐行道德的氛圍,以道德為基礎的信仰就會變成一種自覺、一種習慣,潤物無聲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而提升全民文化道德素質,為文化強國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石。

信仰力量的強大需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信仰的追求體現在經濟上就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雖然美國沒有文化部,但一部《阿凡達》帶給美國的不僅僅是美元,而且是美國的文化影響力、吸引力。因此,要改變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而不強的狀況,必須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善於學習借鑒一切先進經驗,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給文化創造者以創新的活力和空間,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特別是要實施“走出去”戰略,把中國的故事講給外國人聽,讓他們真正了解中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從而消除他們對中國的誤解,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