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魏禮群: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2013年02月26日15:52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行政體制是國家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提出了明確的任務。這是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貫徹執行。

一、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的重大意義

(一)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主義認為,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是辯証統一的關系。一方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要求建立什麼樣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發展變化,上層建筑也要隨之不斷變化。另一方面,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巨大反作用,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就會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鞏固﹔反之,就會影響、制約經濟基礎的發展、壯大。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行政管理屬於上層建筑,總是要不斷改進的。”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行政體制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這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闡述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基礎已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適應經濟體制的變化,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總的看,我國現行行政體制與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還很不適應,必須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建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使行政體制與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以及其他體制相協調,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任務。

(二)這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形成更加成熟制度體系的關鍵環節

改革開放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30多年來,我們黨有領導有步驟地推進了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以及其他方面體制的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各個領域改革開放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總的看,當前改革開放仍處於攻堅時期,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仍然存在,必須加快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不斷完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體制和制度。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也是形成更加成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迫切要求。鄧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行政體制改革既是整個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對整個改革開放起著重大作用。隻有繼續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才能更好地為其他體制改革和進一步對外開放創造行政體制制度環境,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以利於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和方針政策。

(三)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部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過去10年,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邁出了重要步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仍然落后,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是:經濟結構調整進展緩慢,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高﹔教育、衛生、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領域矛盾較多﹔公共服務體系特別是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這些問題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都與行政體制存在缺陷和弊端有關。隻有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才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勝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四)這是實現行政體制改革總體目標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總體目標。近幾年來,通過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我們朝著這個總體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是,對照這個總體目標要求,我國現行的行政體制還有不小差距,包括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對微觀經濟主體干預過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比較薄弱﹔政府結構不合理,職責關系不順﹔政府管理方式需要改進,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從現在到2020年隻有8年時間,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增強推進改革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步伐,確保既定的行政體制改革總體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今后一段時期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行政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這就是:“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按照這一目標要求,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要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

(一)繼續簡政放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轉變政府職能是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的關鍵。政府職能轉變的基本方向和目標,是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即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轉變。為此,一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切實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要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加強和改進國家宏觀調控,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和制度,著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管理水平。二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不斷完善市場體系,創造良好市場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三要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從體制、法制、政策、能力、人才和信息化方面全面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營造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二)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

大部門制是一種合理設置機構、優化職能配置的政府組織模式。實行大部門制改革,不僅可以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和行政運行機制,有效克服行政體制中機構重疊、職能交叉,權責脫節、職責不清,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而且有利於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提高決策水平,有利於整合公務員隊伍,優化人員結構。因此,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政府管理科學化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堅定推進大部門制改革”。黨的十八大報告更加明確要求,要“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這體現了中央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的決心。推進大部門制改革,要對職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機構進行合並,對職責交叉重復、相互扯皮、長期難以協調解決的機構進行合並調整,以利於權責統一、提高整體效能。同時,要對職能范圍過寬、權力過分集中的機構進行適當分設,以改變部門結構失衡和運行中顧此失彼的現象。建立健全部門職責體系,是政府全面正確履行職能的基礎。要科學劃分、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門職能,包括綜合部門與專業部門、專業部門與專業部門的職責關系,明確各部門責任,確保權責一致。要進一步理順部門關系,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

(三)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改革,深化鄉鎮行政體制改革”。按照這一要求,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政府職能轉變的新要求,認真解決我國當前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一要進一步優化行政層級。合理、協調的行政層級是國家行政權力順暢、高效運行的重要條件和基礎。要合理確定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職能與責任,健全中央與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要科學界定和明確省以下不同層級地方政府職能與權責關系,充分發揮地方各級政府的積極性。近幾年,一些省實行省直接管理縣(市)的改革,這是減少行政層級、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探索。但由於我們國家大,各地發展不平衡,也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情況不同,這方面的改革要積極而慎重地進行,不搞一個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決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繼續進行探索,要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正確引導。二要進一步優化行政區劃設置。行政區劃是國家行政管理的基礎,區劃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行政管理的效能。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以及城市化發展對行政區劃設置提出了新要求,要按照有利於促進科學發展、有利於優化配置資源、有利於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和更好提供公共服務的原則,合理調整行政區劃。要簡化行政管理層級,適時適度地調整行政區規模和管理幅度。通過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合理配置行政資源,提高行政能力與效率。三要深化鄉鎮行政體制改革。鄉鎮政府等基層政權組織是國家政權的基石,鄉鎮行政體制直接關系到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精簡效能、權責一致的原則,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機構設置,精簡機構人員,創新服務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基層行政體制和運行機制。探索對經濟總量較大、吸納人口較多的縣城和小城鎮,賦予其與經濟總量和管理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同時,各級機構都要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減少領導職數,降低行政成本。這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四)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這是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的重要方面。一要樹立現代行政理念,創新服務和管理模式。善於運用市場機制、社會力量,善於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行電子政務,優化管理流程,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使行政管理富有成效、降低行政成本。二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著力建設法治政府。進一步加強行政立法、執法和監督工作,加強行政程序和行政監督制度建設,規范政府行為,推進政府建設和行政工作法治化、制度化。三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擴大政務公開范圍,保障公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政府、監督政府、支持政府。四要提高科學決策水平。健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機制,合理界定決策權限,規范決策行為。完善決策信息系統和決策智力支持系統。五要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推進公共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現代化。六要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加快完善行政績效評估標准、指標體系和評估機制、評估方法,有效引導和督促各級政府和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加快推進統計制度改革,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加強行政績效監督檢查,特別是要讓廣大群眾參與政府績效考評,充分聽取人民群眾意見。要注重運用績效考評結果,嚴明獎懲辦法,加快完善責任追究制度。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五)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事業單位改革與行政體制改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既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延伸,也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任務。要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的總體目標,遵循“分類指導、分業推進、分級組織、分步實施”的工作方針,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創新體制機制,尤其要著力深化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改革,構建公益服務新格局。要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基本完成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的改革,在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進一步優化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

三、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需要把握好的幾個問題

(一)統籌規劃,協調推進

行政體制改革是整個改革的重要內容,與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方面改革都有密切關系,涉及行政權力關系的調整和政府組織結構的變動,涉及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等一系列重大關系。因此,行政體制改革需要放到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中統籌謀劃,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與其他方面的改革一起統籌規劃部署,整體協調推進。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完善體制改革協調機制,統籌規劃和協調重大改革”。這對加強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各方面改革有著重要意義。要把行政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環節,深入研究行政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的相互關系,把握好各方面改革相互適應、相互支撐的規律性和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復雜性,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提高體制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權威性,增強各方面改革措施的協調性、配套性、實效性,確保社會主義改革的正確方向和順利推進。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

行政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圍繞目標,不斷探索、穩步前進。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首先要按照建立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的總體目標,明確改革的方向、重點和路徑,既要防止改革進展緩慢,又要防止改革急於求成。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特點,把握住了連續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把握住了階段性,才能明確事物的現狀特點和發展重點。行政體制改革也是一個連續性和階段性相統一的過程,每一個時期都要有一定的改革任務,突出重點,不斷突破。因此,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必須有長遠目標下的近期目標,在總體規劃下體現一個時期的重點安排,做到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

(三)鼓勵創新,勇於實踐

實踐是人類發展的基石,創新是變革進步的靈魂。我們黨和政府的許多重大政策和做法都源於人民群眾的創新,源於基層的實踐。在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中,要鼓勵和支持地方、部門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大膽探索,推進創新,為深化改革積累經驗。目前,許多地方和部門在實踐中圍繞政府組織結構、層級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包括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等等。有關部門和地方要作深入調查研究和客觀評價這些改革措施的效果,認真研究解決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那些在實踐中被証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得到完善和推廣。

(四)總結經驗,注重實效

在3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中,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很多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應當認真加以總結,以更好地把握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規律。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統一,注重實際效果,既要鼓勵和支持地方、部門積極進行實踐探索和創新,勇於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又要高度重視總結實踐經驗,大膽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用發展著的科學理論指導和推進新的改革實踐,把各方面改革不斷推向前進。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第2期

(責編:秦華、朱書緣)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