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賈康:征收房產稅不存在硬障礙
2013年03月05日09: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3月4日,中青報記者李鬆濤專訪賈康。記者 鄭萍萍攝

從房產稅擴大試點,到重申房產交易所得征收20%的稅,房地產稅收體系的改革在一步步推進。

“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已經有了方向和試點。這個方向就是要對從房產保有到交易環節的所有稅費進行整合。”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專訪時表示。

賈康說目前正試圖通過房產稅試點,逐漸建立起房產保有環節的稅收體系。而到目前為止,我國房地產市場中,保有環節的稅收一直是缺失的。

2011年1月28日起,重慶、上海試點開征房產稅。

然而,兩年的試點下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

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算了一筆賬,2011年,上海土地收入1491億元,即使加上商鋪、寫字樓,房產稅收入隻佔土地收入的1.5%左右,而土地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例高達43.5%。2012年上海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到960億元,房產稅收入上升到2.6%,同比上升,但仍然無法滿足地方公共支出所需。

重慶試點啟動后10個月內主城區確定應稅住房8563套,征收金額超過9000萬元,與土地收入完全不成比例。

“很多人是用指責的態度看待上海、重慶的試點,說效果不好。”賈康說,但它們敢為天下先,方向正確,採取了相對柔性切入的方式,減少社會震動,先把房產稅做了起來。從效果看,正面效應也在顯現,比如高端房價趨於平穩,調節住房布局的意圖已經有了較好的實現,也帶來了政府的收入。雖然一開始這筆錢並不起眼,但其成長性可以預期。

在賈康看來,今后這筆收入會越來越多。城市化提高,城裡居住的人會越來越多,房產稅自然也會越來越多。

不僅僅如此,在賈康看來,房地產市場會因此平穩發展,地方政府可以構建地方稅體系,還會優化政府職能。

“因為政府發現這個新的財源之后,會年復一年優化土地投資環境,提高土地投資利用水平,還會配合收入分配,優化收入分配格局。”賈康說。

然而,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房產稅的征收會帶來一種恐懼感,大家困惑的是,房產稅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賈康說,低收入者可能感覺不到,但實際上有好處,政府籌集了一部分收入來改善他的生活。對追求享受生活質量的人來說,社會更和諧了,無形中得到了這種效應。先富起來的人,通過繳納房產稅,體現了自己的貢獻和義務,想通了這一點,就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先富起來的成果。這是一個共和的結果。

不過,依然有人對這個稅種不滿。表面看,是一些開發商反對,一些學者反對。

“但實際上是體制內的人反對,體制內很多人對此是不滿的。”賈康說,從中央到地方,很多官員心存畏懼。他們非常辛苦,不受勞動法保護,白加黑、五加二這麼干下來,房改之后最實惠的,就是分到一套好地段的房子。比如北京,拿到一套100多平米的好地段的房子,然后你說馬上給他征稅,能不馬上跳起來嗎?

“另外一種情況,手裡有多套住房的,不一定都是來路不正的。”賈康說,有的部委房改之后摸底,有的老干部手裡有4套住房,不是什麼權錢交易,就是有機會。結婚后分一套,有了孩子之后,再分一套,多子女的,還可以分一套。兒女大了,可能出國了,可能自己買房了,4套房都是老兩口自己掌握。

這些都是以往的制度造成的,而並非權錢交易的結果。在房地產市場化多年的今天,還有一些通過灰色、黑色收入獲得多套房產的人群,對房產稅,他們也不樂意。

“比如房叔房嬸,現在說要征稅,他們能贊成嗎?他們當然心存畏懼,要反對,隻不過有些人不出聲罷了。”賈康說。

同任何領域的改革一樣,房地產稅收制度改革同樣面對既得利益者的抵制。

“中國現在可能既得利益者互相頂住了,合理地跨越這些障礙,是必須的。”在賈康看來,這些阻力是正常的,一個理性的社會環境和改革選擇就是要化解既得利益,要共和,而不是要沖突。

如何實現這種共和?賈康給出的藥方是,政府要盡快給社會大多數人吃定心丸。

“就是第一套房,或某種條件下,房子不被征稅,不能簡單照搬美國的普遍征收模式。”賈康說,日本對首套房就不征稅,這是東方人的經驗。第二套房也可以考慮給予優惠。有人說第二套房是給自己買的商業性保險,是有道理的。但是調節高端這個原則要確定,不能久拖不決。要理性討論,給定心丸,調節高端,漸進摸索,通過試點,一步一步擴大。

從目前來看,附著在房地產上的稅費有很多,普通人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在已經有了這麼多稅費的基礎上,還要增加一個房產稅。

“房地產上的稅費確實多,尤其是費,過多過濫。”賈康說,所以一定要整合,從土地開發開始到交易環節再到持有環節,通盤理順關系。房產稅不是突然冒出的一個東西,而是在原有稅費整合結果之上的稅。

在賈康看來,征收房產稅不存在硬障礙,但全面鋪開還需要耐心,不會那麼快。(記者 李鬆濤)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賈 康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