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人民過好日子,政府過緊日子
南方日報評論員
2013年03月19日09:06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本屆政府任期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隻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隻減不增。對這三條,中央政府要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當眾“約法三章”,並誓言“要用簡朴的政府來取信於民,造福人民,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這是新一屆中央政府下決心削減政府開支的庄嚴承諾,也是生動踐行“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的具體舉措。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既是民眾期盼的最大福祉,也是政府工作的最終目標。任何一個現代服務型政府都必須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否則,就是辜負人民代表的信任,違背忠實於人民的承諾。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使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從而保証經濟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這正是李克強總理闡述的政府施政目標之一:重點保障基本民生,編織一張覆蓋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通過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解決特困群體的基本生活。

實現“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施政目標,不僅需要政府出台保障性政策,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財政投入。也就是說,改善民生要落實到真金白銀上,既要讓居民收入增長跑贏GDP,又要讓民生投入增長快於財政收入增長。我國將逐漸告別財政收入高速增長的時代,財政蛋糕隻有那麼大,要維持民生支出的“隻增不減”,就必須削減其他項目支出。而長期以來,有一些政府開支項目就廣受詬病,比如居高不下的“三公”經費、越精簡越膨脹的機關冗員、盲目攀比追求奢華的樓堂館所。諸如此類的政府開支項目,不僅有進一步削減的空間,而且有強大的民意削減期待,所以必須首當其沖地進行削減。如此,既可以保証民生支出項目,還可以減少浪費和預防腐敗。

李克強總理“約法三章”是以最簡單、最直白的方式作出的民生承諾,同時也確立了一個公眾看得見、社會可監督的剛性指標。“讓政府過緊日子”可謂深得人心,這對於減少政府的自利性支出,減少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減少“三公”消費,無疑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一些習慣了過“鬆日子”的政府部門能主動適應嗎?“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削減政府開支觸動的正是政府自身的利益,必然會遭遇改革者改革自身的難題,他們真的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嗎?在執行過程中,或許會遭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的消極抵制,或明減暗增,或避重就輕。這既需要政府“自我革命”的決心,更需要出台與“約法三章”相配套的監督問責制度,不僅讓民眾能夠輕而易舉地進行監督,而且要保障監督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李克強總理要求“中央政府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這是一條經實踐檢驗可行的改革路徑。自去年12月以來,中央出台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推出了反對鋪張浪費、倡導厲行節約的“六項禁令”。從中央的率先垂范到地方的積極跟進,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改文風、正會風、轉作風”運動,並且取得了看得見的成績,贏得了民眾的普遍好評。中央政府帶頭“約法三章”,地方政府積極跟進,一級領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即便是痼疾,也沒有不能根治的道理。

“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每一個公職人員都必須斷掉發財享受的念想,必須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神聖使命。明白了這一道理,就會習慣過緊日子,就會自覺忠實於人民。

(責編:趙晶、權娟)

相關專題
·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