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五大發力點“升級”中國經濟——專家解讀如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2013年04月03日10:2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強調,用勇氣和智慧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並闡述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點方向。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請他們就此進行解讀。

  以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潛力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首先要立足於擴大內需,這是在風雲變幻中確保發展能夠不斷持續的重要基礎。而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在城鎮化。

  “國際金融危機已經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外需環境,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尋找動力源的戰略選擇。而當前制約內需的不少問題,需要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去破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

  張立群分析,中國經濟此前之所以能夠連續兩位數增長是因為有雙發動機,一部是加入世貿組織后帶來的外需發動機,另一部是住、行消費升級帶來的內需發動機。如今外需發動機馬力大減,內需發動機由於住、行消費升級遭遇瓶頸而放緩。要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長久動力,得靠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潛力。

  新型城鎮化,人的城鎮化是關鍵,小城鎮是關節點。中國以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已超過52%,以戶籍人口計算才超過35%,17個百分點的差距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投資空間,也是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重點所在。而特大城市“攤大餅”的發展模式,並不是中國城鎮化的未來。統籌城鄉發展,將為經濟發展和生活改善提供巨大的空間。

  以創新驅動提升經濟質量效益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在穩增長中提高質量和效益,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推動產業向中高端升級,實現進中求好。

  “中國經濟正進入重要轉折期,表面上看是從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轉變,實質上是從資源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馮飛說,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敗與否在於能否走上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勞動力、資源價格等成本的快速攀升,以及外需市場的低迷,中國經濟傳統比較優勢正在減弱,而新的比較優勢尚未形成,由此帶來產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再寄希望於大規模的政策刺激既不現實,也對長遠發展沒有好處。唯一的出路便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獲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中國不能隻做世界工廠,一個大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建立在依靠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的基礎上,而是要走創新驅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路。國家要加強這方面的投入,企業也要增強緊迫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

  以加快服務業發展擴大就業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體現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就業是民生之本,要更加注重向調整結構要就業,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對發展服務業下工夫,釋放擴大就業潛力。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庄健認為,經濟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GDP的增長數字上,更要體現在百姓生活水平上,而就業是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擴大內需的基本前提。

  中國服務業的發展遠遠滯后於世界平均水平。當前,中國工業升級需要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城鎮化與服務業發展更是密切相關,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相互聯系形成大量的服務需求。要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發揮服務業這個最大就業“容納器”的巨大作用,多出實招,增強就業創業的活力。

  張立群建議,加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改革力度,減輕服務業稅負﹔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以充分的市場競爭促進服務業的發展。

  庄健提醒,要實現包容性增長,不僅要靠增加就業,還要深入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大力發展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事業,使人們能夠更多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以綠色發展破解資源環境約束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力推綠色發展,把讓人民群眾呼吸潔淨空氣、喝干淨水、吃安全食品作為發展的重要內容。

  “霧霾天氣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中國已經到了再不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發展就無以為繼的階段了。這不是通過一兩年的突擊就能解決的,而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都要面臨的考驗。走綠色發展之路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別無選擇。”王軍說。

  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中國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更加明顯。一方面中國能源資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另一方面環境持續污染和百姓日益強烈的環保訴求之間的矛盾凸顯。這不僅是民生的焦點問題,也是重要的發展問題。

  問題中蘊含著新的機遇。馮飛指出,人們往往隻看到治理污染的成本問題,卻忽略了綠色產業能夠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節能減排、綠色建筑、新能源等綠色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例如,與其大量出口光伏電池遭遇國外反傾銷“狙擊”,不如在國內充分培育新能源消費市場,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機制大力推廣新能源,於國於民都有利。

  “要通過綠色發展,逐步協調好經濟發展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關系,真正破解資源環境約束,讓中國經濟獲得發展新天地。”張立群建議。

  以改革開放促進轉型激發活力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依靠改革促進轉型,激發社會、企業、個人的活力和創造力。要繼續以開放促進改革,以改革來推動升級。

  “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最核心的還是用好改革紅利。現在遭遇的問題根源在於體制機制弊端,必須通過改革激發活力,而改革離不開開放。”張立群說。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一步開放的重要性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增強了。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說,歷史經驗表明開放是推動改革的倒逼機制,例如國內很多領域的改革與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直接相關。目前中國市場經濟仍不完善,開放實際上是對中國改革的促進,不能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就忽視了開放。今天的中國面臨更加復雜的國際環境,對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也更加迫切需要與國際社會形成良好互動,為中國的改革和發展集聚正能量。

  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利益格局調整的深水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要進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簡政放權,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環境,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務﹔要完成要素領域的市場化改革,真正放寬准入,破除行政壟斷,實現讓市場配置資源,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要加快培育社會中介組織,暢通利益表達渠道,完善社區、村民自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隻有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才能有效應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難題,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抓住和用好未來發展新機遇。”王軍說。(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劉錚、安蓓、王希)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