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嘉賓:
徐靜(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余福仁(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三處處長)
呂亞洲(貴州省春暉行動發展中心主任)
丁鳳鳴(貴州省社科聯研究室副主任)
記者 王小梅
訪談背景
當前,中國夢已經成為全國上下討論的熱點。習近平同志多次就中國夢發表重要講話,尤其今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進一步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年初,省委書記趙克志在貴州省第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也強調:現階段貴州的“中國夢”就是與全國同步小康,並號召大家要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為實現貴州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為此,就必須激發全體貴州人的責任和擔當精神,切實把美好夢想轉化為大眾行動。
2013年4月30日,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大眾行為化模式研究——基於貴州‘春暉行動’的實踐探索”預評審會議在貴州畢節召開。當天,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貴州大學、貴州省委講師團等部門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組,在認真閱讀課題材料、聽取課題匯報后,對課題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專家組認為:該課題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眾行為化這一關鍵問題,從社會行動理論的視角切入,以發端於貴州本土的“春暉行動”為案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精神、中國夢等重大相關問題,在課題內在邏輯體系中進行了比較准確的定位和闡述,實現了理論研究對現實指導需求的積極回應。
今天,該成果鮮明的社會行動視角和本土案例剖析特點,對我們探討如何把現階段貴州“中國夢”切實轉變為大眾行動,無疑有著積極的參考價值。基於此,本報記者就社會行動視閾下的貴州“中國夢”,專題約談了預評審會議與會專家和負責人。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大眾的責任和擔當
記者:實現中國夢,需要凝聚中國力量。“春暉行動”靠什麼實現了對大眾力量的有效凝聚,這對我們今天激發大眾在中國夢實現中的責任和擔當精神,有什麼啟示?
徐靜:“春暉行動”之所以能夠激發參與者的責任和擔當精神,根源在於這個行動有其深厚的道德和情感基礎,簡單地說,就是把道德情感化,情感道德化。通過道德的情感化以增強道德的感染力,通過情感的道德化以升華情感的厚重感,最終實現對參與者行為最大程度的感染、感召和升華。“春暉”雖源自《游子吟》,卻不是僅指母愛,而是包括鄉土之親、人民之情、祖國之愛、民族之誼的“大愛”﹔也不僅僅是一種感情,而是由內而外、由精神到物質的扎扎實實的行動,是對於貧困地區的發展從心底產生出的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如果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然的不講條件的,那麼孩子對父母的愛,即“孝”卻是一種不容推卸的義務、責任和擔當。“春暉行動”中人們所表現出的對自己父母、鄉土,國家、社會所持的報恩之心,其實就是一種責任心。“春暉行動”喚起了人們對家鄉面貌改變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自覺性。愛國,實際就是一種對於國家、民族的責任意識。所謂“親情、鄉情、友情”,其實正是這樣一種愛的責任意識的具體體現。“春暉行動”正是以這樣一種愛的責任意識作為導向,實現了人們由愛國之情到愛家之情的回歸,由“扶貧濟困”到“回報桑梓”的回歸。在這一回歸的過程中,愛家之情、愛鄉之情、愛人之情逐漸得到強化。最終,當一個人有了愛家鄉、愛親人、愛友人這種情有獨鐘的“偏愛”情感,就會有愛國家|、愛社會、愛全人類這種兼及天下的“博愛”精神。今天,實現中國夢,同樣需要激發大眾的責任和擔當意識,而這也無疑需要一種道德化的情感的感染、感召和升華。從愛親人到愛家鄉、再到愛祖國,無疑是一種永恆的道德情感和行為邏輯,牢牢抓住這一關鍵,努力打造更多象“春暉行動”這樣的實踐抓手,無疑會有效激發大眾對於中國夢的責任和擔當意識。
“春暉行動”回應了“中國夢”的現實需求
記者:當前,“中國夢”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而現階段貴州的中國夢無疑是整個中國夢的重要組成。發端於貴州的“春暉行動”,過去已經積極回應了貴州發展的需求,今后又將如何回應貴州的“中國夢”。
呂亞洲:“春暉行動”發端之初,主要就是針對貴州的反貧困問題而展開,近9年來感召數以萬計在外游子情牽故土、反哺家鄉,參與貴州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春暉行動”因此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並獲得第六屆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獎”,第八屆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楷模獎”,逐步成長為中國著名公益品牌。雖然現階段的貴州“中國夢”是今年才提出的,但其內涵著的奮斗目標早在“春暉行動”發起之日就開始踐行了,因為貴州夢早已成為我們的春暉夢。今天,春暉行動再次處在了發展的節點,正確規劃未來的發展很重要。一是作好戰略發展規劃。近期規劃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突出“理念傳播”和“項目助推”兩大功能,以思路創新、實現體制的突破,夯實春暉行動自身造血功能﹔以方法創新、實現傳統格局的突破,夯實春暉行動的工作基礎﹔以文化創新、實現功能的突破,夯實春暉行動的工作載體。抓好宣傳、項目和服務三大塊工作,實現組織化管理、社會化動員、實體化運作、信息化傳播的目標。二是要扎實抓好重點工作,以“盡孝”為主題重點抓好“春暉助老計劃”,以“感恩”為主題重點抓好“春暉助學計劃”,以“反哺”為主題重點抓好“春暉家園計劃”,以“回報”為主題重點抓好“春暉夢想計劃”,以大學生為載體抓好“春暉社團計劃”,以春暉使者為載體抓好“春暉雲計劃”,依托在外鄉友抓好春暉行動聯絡處。從更大的層面來看,還將依托春暉行動形象大使、春暉使者、海外春暉行動組織和各種媒體開展“春暉行 中國夢”全球性的宣傳和推介,號召海內外中華兒女反哺家鄉,回報祖國,匯聚中國力量,展示中國精神,共筑中國夢想。
讓貴州“中國夢”成為大眾的行動目標
記者:貴州的“中國夢”是全體貴州人的“夢”,而“春暉行動”實現了大眾的有效參與,對我們把貴州的“中國夢”具象為大眾的行動目標有什麼啟示呢?
丁鳳鳴:“春暉行動”以其偉大但人人可為的運作模式實現了大眾的有效參與,確實對我們探討如何增強貴州“中國夢”在實踐中的可參與性,有積極的現實價值。經過課題組的分析,“春暉行動”偉大但人人可為的運作模式,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即:以傳統道德作為基本的動力支撐,以共青團系統作為基本的組織運作保障,以社會化動員作為基本的資源整合方式,以多樣化的項目作為基本的行動載體,以服務本土發展作為基本的行動目的。這樣一個完整的運作模式,以明確的奮斗目標、深層的道德支撐、較強的組織保障、較低的參與門檻,真正解決了大眾的可參與性和參與的持續性問題。它避免了過去有的地方建設靠“組織”活動,停留在貼標語、喊口號、唱高調、一陣風、走過場,把扶貧任務當作一種被強加的任務來完成,耗費了行動者參加扶貧工作的潛在熱情的可能。“春暉行動”的實踐告訴我們,必須努力把貴州的“中國夢”轉變為全體貴州人的“夢”,並讓每個貴州人都能在這個“夢”裡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僅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且知道自己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平台、載體來做,才能真正使這個“夢”具有廣泛的可參與性和參與的持續性,才能真正使貴州的“中國夢”轉化為大眾的行動目標。
中國夢是個體夢的行動“聚合”
記者:隻要個人夢和中國夢同頻共振,中國夢就將成為個人夢的行動聚合,但如何實現個人夢和中國夢的同頻共振呢?
余福仁:在“春暉行動”中,很多春暉使者都懷著一顆家鄉夢——實現自己家鄉脫貧致富的夢﹔但每個春暉使者在實現自己家鄉夢的過程中,同時還實現了春暉組織者的“春暉夢”——整個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夢。這揭示出一個基本的組織學原理,即任何組織的發展目標都必須轉化為個體的奮斗目標,這樣,個體在實現自身奮斗目標的過程中,同時還會實現組織的發展目標,而這個過程就實現了個體目標與組織目標的統一,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因此,中國夢歸根到底也要轉變為每個個體的夢,這樣,每個人努力實現個人夢的過程中,同時就會匯聚起中國夢得以實現的強大合力。但是,實現中國夢到個體夢的轉化,關鍵是要切實貫徹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上的講話精神。一方面,就是要讓每個人都有發展機會,努力實現機會公平。要讓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另一方面,要切實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作為中國夢實現的主體力量、依靠力量,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隻有如此,我們全體中國人民才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會把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勝的磅礡力量,才會創造出一切美好的東西。
相關鏈接
2004年初,團貴州省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借唐代詩人孟郊《游子吟》的感人意境,以“春暉行動”為名,創造性地發起了一項通過“親情、鄉情、友情”的紐帶作用和“血緣、地緣、業緣”的社會網絡功能,以“志願、公益、互動”為原則,凝聚離鄉在外的成功人士和社會賢達之力,投入到其故鄉或第二故鄉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社會化反貧困行動。該行動2004年2月開始創意策劃,同年10月18日正式啟動后,連續不斷的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動的推出,如“溫暖萬名貧困母親”、“感恩父母、關愛老人、共建和諧貴州”、“春暉助學”、“春暉家園計劃”等,產生了顯著的社會資源聚合效應,“春暉”行動者從最初為數有限的模范者發展到今天擁有32000多人的“春暉使者”隊伍,且這一不斷壯大的群體,從省內延伸到省外、甚至國外,活動遍及貴州省9個市(州)、88個縣(市、區)、1500多個鄉鎮和10多個省(市、區),並在海外建立了多個聯絡處和辦事機構,形成了“花開貴州、情動中國、香飄海外”的局面,為促進貴州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0年1月28日,中宣部新聞局在《新聞閱評》中指出:“春暉行動”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它是一個“偉大但人人可為”的活動。這帶給我省若干“春暉行動”探索者的進一步思考是,其所以偉大又人人可為、人人願為,是由於其動力基礎是植根於傳統文化浸潤下對故土親人的深厚情感,由此引發更深層的思考回應是:“春暉行動”的意義,不僅在於其結果實現了對貧困地區輸入大量反貧困資源的初衷,而且還在於其過程強化了廣大公眾對“心憂天下”、“扶貧濟困”、“反哺故土”、“回報桑梓”等優秀中華傳統價值觀的發掘和認同,進而增強了大眾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向心力和歸屬感。這樣的思考回應,無疑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迫切需要探索的大眾精神的塑造和大眾行為的固化帶來深刻的啟示。尤其是2011年5月10日,習近平同志在貴州考察指導工作時這樣評價“春暉行動”:“團省委發起倡導開展以‘親情、鄉情、友情’為紐帶、動員組織廣大在外游子參加家鄉扶貧開發的‘春暉行動’,這些有特色有實效的做法要繼續堅持和推廣。”習近平同志的評價,更加堅定了課題組對此進行研究的決心。
正是基於上述思考回應,以徐靜研究員為組長的課題組,在有關省領導的關心下,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向國家社科規劃辦申報,並於2010年12月獲准立項了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大眾行為化模式研究——基於貴州‘春暉行動’的實踐探索”。該項目也是貴州省社科界獲得的首個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此后,課題組在國家、省社科規劃辦的指導下,在各相關參與單位和個人的積極努力下,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大眾行為化這一關鍵,從對“春暉行動”的剖析入手,進行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探討,經過問卷、訪談、座談、專家咨詢等系列調研,歷時兩年多,先后完成了“文化跨越發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樹立宣傳典型,引導黨員干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階段性成果,在《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發表了《從春暉行動看公益中國建設》、《貴州“春暉行動”:調動美德的力量》等論文,最后完成了一個總報告、六個分報告以及訪談實錄、問卷分析報告等共計21萬字的系列報告成果。
預評審專家點評
周溯源(中國社會科學網總編輯、編審):春暉行動,偉大,但人人可為。我認為課題對春暉行動的這個概括及其具體表述很貼切。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四個層面的東西,老百姓不好記,知識分子能記住的也不多。中央也認識到這一點,也曾組織或委托課題做這個工作。黨的十八大提出“三個倡導”,是一個突破,比較具象些。過去自由、民主比較忌諱,認為是資本主義的,現在也有突破,但是這依然不是最后的定論,這裡面有一個繼續凝煉的空間。這個課題已經凸顯了其學術理論價值,有生命力,也表明互聯網時代沒有邊緣,貴州社科隊伍在互聯網時代能做大事,能寫出好文章。
劉建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今天拿到這個成果感到很振奮,成果意義深、難度大、內容實、分量重、價值大。研究春暉可以有兩個角度,一是扶貧的角度,也可以提煉總結模式和意義﹔二是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研究,但難度就比剛才那個大得挺多,要解決基層很實的東西與理論上很高的東西如何結合的問題?這個課題把一個從下往上的過程與從上往下的過程在中間匯合,不是簡單的理論推演,成果很實,很有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大眾化,春暉行動也要向前發展,兩個過程在課題涉及的范圍內交匯了,實現了從西部地區研究以公益活動為載體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理論升華。
封孝倫(貴州大學常務副校長、教授):“春暉行動”貴在有一個道德基礎——春暉報恩。因為有道德基礎,所以做得這麼長,而且越來越好。這個道德基礎,是春暉行動的閃光點。這個閃光點被課題組發現和捕捉到,並進行深入研究。道德不只是一個知識,還是行為習慣。現在一些孩子不知道報恩,不懂得反哺。課題立足於人性最基本的道德基礎深挖春暉行動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以敏銳的眼光把理論的東西行為化,又把行為的東西理論化。課題對春暉行動行為模式進行揭示,並讓人們認同之后,這個模式就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力量。同時,課題的研究,對其他案例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本形式和理論模型。
龔曉寬(原省委講師團團長、研究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行為化模式研究,感覺這個題目不太好做,但成果給我印象深刻。貴州在扶貧攻堅方面,有許多模式,春暉本身也是模式,這種模式的來源不是頭腦中想出來的,是從群眾中來的。本課題的好處在於把團貴州省委實踐中的創新從理論角度深化、總結,然后再返回到實踐中去推動實踐的深化。課題把實踐的創新進一步深化到理論的創新,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行為化的高度,把春暉行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搭上橋梁,資料翔實,思路清晰,結論清晰。
蔡中孚(貴州省社科規劃辦主任):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行為化模式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該課題立項以來,得到了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國家社科規劃辦、省社科規劃辦密切關注課題進度,多次就相關問題進行指導和協調。課題組在研究中貼近時代脈搏,無論是理論視角切入、實踐案例選擇,還是研究方法的運用都很得當,同時在《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上推出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引起了理論界和有關部門及社會的關注。最終成果邏輯線索清晰、結構合理、行文流暢,可讀性強,對貴州中國夢的建設有積極的啟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