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
陳雪薇
2013年06月10日10:15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歷了一個漫長、復雜而艱苦的探索過程,經受了各種風浪甚至挫折的考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構成的偉大事業。這個偉大事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歷了近一個世紀前仆后繼的偉大實踐而創建起來的。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說:“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深入領會這個問題,對增強我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堅定性自覺性,吸收和借鑒歷史的經驗和智慧,將會大有裨益。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各族人民為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奠基性、歷史性的偉大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一道持續奮斗、探索創新的結果。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開始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和物質基礎。這些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作出了奠基性、歷史性的偉大貢獻。

  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從粉碎“四人幫”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撥亂反正,為恢復黨和國家正常的政治生活,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承先啟后,繼往開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黨成功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轉折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重新回到馬克思主義軌道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作出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地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召開,選舉產生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面對當時的困難和挑戰,黨內圍繞著黨的基本路線展開了一場十分尖銳的論爭。在這個重要的關鍵時刻,1992年鄧小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不顧年邁到南方各地作了重要談話,回答了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問題,特別強調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求我們思想要更解放一點,改革開放的膽子更大一點,建設的步子更快一點,千萬不可喪失時機。這是一篇馬克思主義歷史文獻。在鄧小平的南方談話精神的指引下,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在嚴重曲折和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按照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精神,為了推進中國改革和發展大業,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一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二是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三是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十四大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精心構筑和組織實施中國跨世紀改革和發展的藍圖,依據新的實踐,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黨的十六大總結了十大基本經驗。從十四大到十六大的十年間,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從四個方面推進中國改革發展大業,並初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有力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目標,推進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確立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走出一條持續、快速、健康的經濟發展路子﹔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動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確立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方針,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我國在思想文化領域,逐步克服愚昧落后,向文明進步轉變。

  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召開,選舉產生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一方面,緊緊把握住發展機遇,發展自己,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善於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成功地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實現經濟企穩回升,積累了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經濟風險、保持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經驗。同時,黨領導人民成功地奪取了國內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等重大勝利,並妥善處置了一系列重大突發事件。在艱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學地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沿著這條道路不懈前進,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三位一體總體布局基礎上,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這兩大任務,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倡導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黨的十八大科學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的歷程,從中共中央領導集體主要代表人物毛澤東的奠基性貢獻說起,經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開創、捍衛、堅持和發展。十八大選舉產生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的條件下,按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依據、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全面貫徹八個基本要求,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

(責編:楊媚、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