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強調指出,要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新形勢下黨管武裝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把戰斗力標准立起來,落到實處,是黨管武裝工作一項重要的時代課題。
“一票否決”帶來的沖擊波
2012年底,廣東省組織一年一度的“黨管武裝工作先進單位”評比。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幾個評比前呼聲較高的縣級市榜上無名。論重視支持,這幾個縣市在民兵預備役建設的投入上並不少,有的比上榜的單位還要多。導致它們榜上無名的原因,是在省軍區組織的民兵和專武干部年度軍事訓練考核中,總評沒有及格。
因為軍事不過硬而未被評上“黨管武裝工作先進單位”,這件“新鮮事”在軍地引發熱議。有的說,軍事訓練是人武部的職責,怎能與黨管武裝評先挂鉤?還有的擔心,投入多的評不上先進,會不會影響地方領導支持武裝工作的熱情?
類似的“新鮮事”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生。在湖北,一位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在黨管武裝工作述職時,隻用一小段講民兵戰斗力建設,被主持會議的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點名批評﹔在廣西,由於某縣專武干部參加省軍區比武成績不佳,縣委書記主動放棄參評市“黨管武裝好書記”……
談及這些“新鮮事”引發的爭議,湖北省軍區政委陳大民認為,有的單位往往把經費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等“看得見”的事當成“硬指標”,而后備力量戰斗力建設則成了“軟指標”。這種認識必須糾正過來。
戰斗力“缺位”為哪般
后備力量戰斗力建設是黨管武裝工作的核心,本是一個“常識”﹔用戰斗力標准評價和檢驗黨管武裝工作,本是一件“常事”。“常識”難識、“常事”不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黨管武裝認識和實踐上存在的誤區。
——認識缺位。一方面,受長期和平環境影響,少數地方領導對抓后備力量戰斗力建設缺乏緊迫感,認為戰斗力建設可以“慢慢來”。另一方面,認為抓戰斗力建設是軍事機關的事,把“管武裝”簡化成了“支持武裝”。記者聽過這樣一件事:一次議軍會上,當人武部領導匯報軍事工作時,地方領導打斷說,這是人武部內部的事情,不必在這裡討論研究了。
——能力缺乏。記者了解到,一些地方黨政領導沒有軍事工作經歷,平時也難得有機會系統接受武裝工作業務培訓,對后備力量戰斗力建設抓什麼、怎麼抓心裡沒數。有的領導進入指揮位置組織國防動員綜合演練時,往往是按“腳本”做動作,面對現代戰爭缺乏駕馭能力。
——機制缺失。從地方政績考評體系來說,衡量黨政領導政績主要看“生產力”,而很少看 “戰斗力”﹔從黨管武裝評價體系來看,更多的是看地方對武裝工作的“投入”,而很少看戰斗力的“產出”。隨著經濟和科技發展,有的地方黨委、政府對武裝工作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后備力量戰斗力水平卻並未“水漲船高”。
立起“唯一標准” 強化“第一責任”
炎炎烈日下,據槍、瞄准、射擊……7月5日,湖南省黨政軍主要領導來到省軍區過“軍事日”,隨后集中學習領會習主席關於戰斗力標准的重要論述,圍繞提高后備力量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拿出務實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南五省區軍地領導圍繞黨管武裝如何貫徹戰斗力標准統一思想,理清思路。他們通過加強國防教育,幫助各級領導牢固樹立“黨管武裝關鍵是管戰斗力”“第一書記要負起戰斗力建設‘第一責任’”的理念。軍區和省軍區不定期舉辦黨管武裝輪訓班,有效提高了第一書記、第一政委抓后備力量戰斗力建設的能力。各地普遍把后備力量戰斗力建設情況納入黨政領導考評范疇、作為評比表彰的重要依據,確立了一切工作向打仗聚焦的鮮明導向。
戰斗力標准既要立起來,更要落到實處。從長江之畔到南海之濱,記者處處感受到中南五省區推進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鏗鏘步伐——
著眼戰斗力根本鑄軍魂。五省區把確保黨對武裝力量絕對領導作為戰斗力建設根本,著力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湖南開辦全國首個國防教育頻道,湖北、廣東運用國防教育網及微博短信等開展民兵政治教育,廣西在湘江戰役等革命遺址建立民兵政治教育基地,海南運用瓊崖縱隊傳統開展戰斗精神培育,不斷夯實了民兵預備役人員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
圍繞戰斗力標准強能力。編兵上,根據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原則,形成了以珠三角、長株潭城市群、武漢經濟圈等為中心的力量布局﹔練兵上,拓展訓練內容,改進訓練方法,改革考評形式,改善訓練條件,確保了訓練人員、時間、內容和效果落實﹔用兵上,把平時用兵與實戰化演練相結合,提高了綜合效益。今年上半年以來,在抗洪抗旱等急難險重任務中,五省區民兵預備役人員召之即來,戰之能勝,體現了過硬的戰斗能力。
本報特約記者 曾政雄 廖寶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