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技術不應遮蔽冒險之光
戰爭技術的進步在增強戰爭復雜性,提供更多生命防護措施的同時,無形中也阻止了冒險精神的發揮,甚至導致冒險精神一定程度的枯竭。當前,人們正花費大量精力研探新技術,以降低未來戰爭的危險性,試圖利用技術將戰場上的一切都看得真真切切,實現作戰行動的“零風險”。在肯定這些努力積極一面的同時也必須指出,危險性是戰爭的固有特性,是技術無法完全根除的。即使美軍也不得不承認:不能指望未來的戰爭輕而易舉,也不能指望未來的戰爭兵不血刃。
因此,在大力倡導運用新技術的同時,依然需要培養敢於合理冒險的精神士氣。美國杜邦公司創始人杜邦說過:“危險是什麼?危險是讓弱者逃跑的噩夢,危險也是讓勇者前進的號角。對於軍人來說,冒險是一種最大的美德。”險奇相應,冒險就是用奇,有時隻有敢於冒險,方能以奇制勝。但這裡所說的冒險,不是盲目瞎干的莽撞、無知,而是在全面衡量敵我條件、作戰環境和作戰目標前提下的勇敢嘗試、合理冒險。
眾所周知,戰爭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在這種不確定性面前技術往往也顯得軟弱無力,因而組織再嚴密的作戰行動也達不到絕對合理,隻能是相對合理。也就是說,它總帶有一定冒險性。“在戰爭中不冒危險就將一事無成”的真理性,即使在高技術條件下的今天也依然存在。此外更應強調指出的是,在實力非對稱的情況下,敢於合理冒險對弱勢一方來說是不可避免的,是以弱勝強的必然選擇。美軍將領休斯在研究海軍戰術時就曾指出:“處於劣勢的艦隊必須敢於冒險,捕捉首先有效攻擊的機會。”因為,作戰中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面對敵人束手無策。如果有克敵之良策,哪怕冒著巨大的危險,也比坐以待斃的危險小得多。歷史上無數的戰例証明,勝利的天平往往傾向敢於冒險的一方。三國時蜀軍採用“空城計”,險退魏軍﹔長征途中,弱小的中國工農紅軍巧妙通過“四渡赤水襲金沙”,險破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等都是如此。
這些鮮活戰例所顯示的冒險精神之光,常常隻在具有優良素質、勇敢精神和過人膽識的指揮員身上閃現,因為隻有這樣的指揮員才敢於冒險犯難,又能在危難之際保持正確判斷力。德國軍事家魯登道夫說過:“一位將軍是要能夠‘負重’的,而且需要堅強的意志。文人們常常有這樣一種想法,以為戰爭好像算數學問題一樣,由已知來求未知。實際上完全不是如此。在這種斗爭中,物質的力量和心理的力量是交織在一起的,數量居於劣勢的一方尤為困難。在這種工作中包括著許多的人員,其個性和觀點都是各有不同的,其中唯一已知的常數即為將領的意志。”富勒在評論這段話時說:“這可以算是至理名言,它告訴我們,當‘將道’發展到了其最高形式的時候,所代表的即為意志和觀念的結合,而不僅是一個計算的問題。”可見,在技術快速發展、大放異彩的今天,我們既要高度重視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作用,又必須牢記:技術不應遮蔽冒險精神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