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南京軍區某機步旅在皖東某野外訓練基地集結。這支久負盛名的“藍軍”,再過幾天就要與對手過招。
作為“藍軍”,在實兵對抗演習中他們最怕什麼?筆者走近該旅官兵,細聽他們傾吐常年扮演“藍軍”的酸甜苦辣。
最怕陣地“守不住”
上午8時許,筆者走進該旅前沿陣地,穿過重重防線,才找到陣地指揮員、五連指導員劉文。說起上次的演習,劉指導員心有余悸:“雖然堅守到上級要求的時間,但代價太大了!”
原來,他們的陣地工事是經過很長時間構筑而成的,但在紅方新型裝備摧枯拉朽般的攻擊下,很快就被抹平。看著陣地在短時間內沒了蹤影,藍方戰士們心疼不已。
今年,他們的陣地構筑得相比往年更復雜、更堅固。班長曾劍兵告訴筆者,在陣地阻擊戰中,藍方最前沿的戰士將是第一批“犧牲”的人員,但他們要與陣地共存亡,竭力阻滯紅方前行,為后方兄弟單位爭取勝利的時間。
話鋒一轉,曾班長說,紅方攻勢凌厲,說明戰斗力確實越來越強。藍方作為“磨刀石”,最真實的感受是戰時心酸不服氣,但戰后心裡很甜美——藍方的使命,不就是逼著紅方長本領嗎?
最怕子彈“不夠用”
說起實兵對抗演習,二連班長段康有點意見要說——他參加過4場對抗演習,每次都是因為子彈打光被判“陣亡”。
此次對抗演習之前,他們又配發了激光模擬器交戰器材,“彈藥”理論上是無限的,但根據導演部確定的演習規則,扳動扳機的次數是有限的。面對紅方如洪水般的沖擊,他又有點擔心會“彈盡人亡”。這次演習,他希望上級能給藍方多配發些“彈藥”,也能讓他多殺“敵”。
該旅不少官兵認為,武器彈藥充足與否,是影響戰場勝負天平的重要砝碼。“藍軍”作為防御方,應當允許擁有更充足的彈藥。隻有這樣,才能增加紅方攻擊的難度,把藍方“磨刀石”的作用發揮得更充分。
最怕敵人“打不死”
堅守核心陣地的七連排長易金金告訴筆者,他不怕“敵人”多,就怕“打不死”。有次對抗中,他率領戰士對著“敵人”接連開槍,卻不見“敵人”身上的激光器材冒煙。原以為是自己的激光槍出了毛病,檢查時一不小心“走了火”,自己冒起了藍煙。因此,他高度懷疑紅方有時會在激光模擬交戰器材上“動手腳”。
在對抗演習中,類似的現象其實就是參戰人員不守規矩,為達到贏的目的想歪點子。連長李克南說:“對抗演習是在規則下的較量,不守規則、想歪點子、出餿主意,就算贏了也不光彩,不見得上了真正的戰場也能贏。”他拍著胸脯告訴筆者:“參加實兵對抗演習5年來,本連從戰士到連長,每次對抗都嚴格遵守規則,沒有一次作弊!”
最怕裁判“亂放水”
紅藍雙方對抗演習中的裁判,被官兵們稱為“戰場判官”,他們往往是跟著紅方一步一步前進的。
三營營長周宗魁告訴筆者,藍方堅守的陣地易守難攻,紅方要想硬攻就要“掉層皮”。然而,周營長沒有想到,一次裁判跟著紅方攻擊要進行戰場裁決,看見藍方厚厚的樹牆擋住了他的道路,他立即要求藍方人員從內部打開,讓他過去。就在藍方打開樹牆的瞬間,紅方見縫插針攻了過來。
周營長坦言,類似這樣“判官”不經意的“放水”,讓藍方吃了不少“啞巴虧”。他認為,對抗演習裁判評估對演習質量影響巨大。演習時裁判跟著紅方不要緊,但最好應當像踢足球一樣,既有主裁,也有邊裁,藍方這面也應該有一定數量的裁判人員,這樣才能客觀公正,讓評估更准確。
讀稿短評
藍方是一面“鏡子”
■林飛
都說藍方是“磨刀石”,其實藍方也是一面“鏡子”。從這篇常年扮演“藍軍”的部隊來稿中,我們既能讀出紅方戰斗力的提升與進步,也能看出對抗演練中紅方乃至導演、裁決諸多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值得引起部隊各級指揮員的高度重視。
時下,部隊年度訓練即將進入實兵對抗演練階段,這是最接近實戰的訓練形式,也是對部隊戰斗力的實際檢驗。要想進一步突破“紅勝藍敗”的演習模式,讓對抗演習真正發揮出“試劍”的作用,就必須嚴肅對抗規則,追求客觀公正,杜絕弄虛作假,在各個環節上都體現實戰要求。
戰幕即將拉開,我們與這支“藍軍”部隊的官兵相約,今年對抗演習之后請他們再來我們的版面談一談,說說他們的新感受,特別是告訴我們——
紅方的毛病改了嗎?導演的導調合適嗎?判官的裁決公平嗎?(何果 特約通訊員 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