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桑林峰:群眾心中始終有張作風寒暑表

2013年08月26日08:26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群眾心中有張作風寒暑表

黨員干部作風是好是壞,對群眾是熱是冷,群眾感知最真切、體會最深刻,也最有發言權和裁判權。因為,他們心中有張作風寒暑表。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提出從領導干部開始,下大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根本目的就是為老百姓創造作風建設的暖季。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心也明鏡似的。從井岡山上的“紅水井”到延安時期的“精兵簡政”,從西柏坡時期的“兩個務必”到今天的“八項規定”,老百姓正是從共產黨人的作風中,讀懂了黨的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利益為最高准繩。

群眾最公私分明,群眾也最講感情。誰把群眾當親人,群眾就把誰當家人﹔誰把人民舉過頭,人民就將誰舉過天。於是,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涇渭分明的一幕:共產黨的軍隊老百姓送吃送喝,夾道歡迎﹔國民黨的軍隊沒人理會,甚至連一顆糧食都找不到,連一條信息都得不到。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央紅軍 8萬多人撤離蘇區神不知鬼不覺,毛澤東轉戰延安敵人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中國革命的勝利與其說是延安作風打敗了南京作風,不如說是得民心者打敗了失民心者。

馬克思認為,離開了利益,一切都是可笑的。群眾之所以支持和擁護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根本就在於他們是為群眾服務的。黨章明確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正是充分感受到這一點,群眾才有了自己的選擇:“最后一碗飯,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縫軍裝﹔最后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親骨肉,送他上戰場。”以至於劉伯承深情陳述:“隻要你是為人民大眾的切身利益而戰,戰爭奪去你一隻眼睛,群眾會給你千萬隻眼睛﹔奪去你一隻手,群眾會還給你千萬隻手!”

現實生活中,卻有些幼稚可笑的人,不懂得群眾是“上帝”、是“眼睛”、是“銅牆鐵壁”、是真正的英雄。面對群眾,有的叫囂“你是替黨說話還是替人民說話”,有的發狠“跟政府作對就是惡”,有的拋出“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還有的說“我們是有身份的人”,如此等等,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為誰服務,到頭來隻能被群眾打入“冷宮”。“四人幫”被中國人民掀翻在地,蘇聯共產黨被人民唾棄拋棄,皆因為他們失去民心,讓群眾寒心。

歷史的經驗啟示我們:優良作風是風向標、指路燈,老百姓始終跟著黨的優良作風走。右玉縣60多年優化生態,百姓大力支持,全力跟隨﹔楊善洲22年綠化荒山,群眾積極響應,不離不棄。焦裕祿、孔繁森、沈浩、李林森……這些名字永遠刻在人民心上,皆因他們的優良作風暖了百姓的心。

“天地之間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黨員干部的作風和政績要經得起檢驗,歸根結底要得到群眾的認可。任何意義上講,人民群眾都不是一種政治標簽,而是滲入血液的靈魂、根基、信條和圭臬。事實上,共產黨人的成功和榮耀,都是來自人民群眾的支持、擁護和信賴。因此,從群眾中來,就是要比群眾付出得多,奮斗得多﹔到群眾中去,就是要心懷敬畏,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今天,我們要永久激活黨的生命線,不要忘了群眾心中始終有張作風寒暑表。隻有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眾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准,把群眾稱贊作為第一榮譽,“蘇區干部好作風”才會再次燭照人間,共產黨員形象才會在群眾心底被打上“暖色調”。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