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陽光大道》欄目主編
李曉梅:網絡謠言為何如此難以整治,泛濫的根源在哪裡?>>詳細
社會轉型期人們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是直接原因。隨著當代中國乃至當今世界進入網絡時代,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的傳播形式不斷出現,民眾知情權、話語權、監督權要求空前高漲成為鮮明的時代特征。
網絡時代傳播手段日新月異,顛覆了傳統意識形態傳播規律,打破了傳統意識形態傳播格局,社會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特征日益明顯,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主流與邊緣的思想觀念相互交織,意識形態領域的噪音、雜音此起彼伏,也導致了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多樣化並發生沖突,一些矛盾在沖突中醞釀、發酵甚至激化。而網絡的發展為謠言的制造、傳播等創造了極大便利條件,一些人或勢力就開始通過制造謠言等手段讓別人認同自己的思想。
《新京報》評論部副主編
於德清:法治社會應當對各種網絡謠言和陰謀論說不>>詳細
網絡謠言和陰謀論混淆是非,不顧事實,削弱了社會信任的根基,損害了公眾探求真相的權利,也是對公共空間中的理性和建設性的解構。法治社會應當對各種網絡謠言和陰謀論說不。
無論是借謠言危害社會公共秩序,還是利用網絡謠言、“陰謀論”抹黑、打擊對手,都應該堅決反對。因為,這與法治社會與公共理性的建構,背道而馳,其效果不是讓社會更美好,而是制造混亂和分裂。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陳昌鳳:要建立在尊重網民發表的權利的基礎上,倡導正能量>>詳細
針對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或是謠言,網絡管理者通常會刪帖,而有些發言者甚至會“被禁言”。此次論壇預示著微博管理上的一個轉變,即從事后“禁言”轉向事前“引導”。陳昌鳳教授稱,這是對網絡“大V”們隨意轉發信息導致謠言、泄私憤、打擊或騷擾他人現象泛濫的一種主動出擊,同時也是主動發揮“大V”們的作用,來引導網民。
這種由“堵”到“疏”、正面引導的方式,在陳昌鳳看來“是一種不錯的策略”。不過,同時他也認為要用大家喜歡的方式,正面引導“要建立在尊重網民發表的權利的基礎上,倡導正能量”。
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師
陸小媛:加強和創新網絡社會管理>>詳細
政府治理與網絡社會自治相結合。網絡社會管理是指以維護網絡秩序為目標,通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運用多種資源與手段,規范網民行為,解決呈現在網絡上的社會問題,從而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促進社會和諧的活動和過程。
因此,加強和創新網絡社會管理,既要強調政府的領導和引導作用,又要充分挖掘網絡社會自治的潛力。網民組織可以引導和組織網民以正當的手段和途徑進行利益表達、信息溝通、情緒宣泄,是溝通政府與公眾、現實社會與網絡社會的橋梁和紐帶。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公民成為網民。在這種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外延不僅包括傳統現實社會,而且包括網絡社會。在一個網民數量接近6億的國度,在一個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的信息化社會,我們需要激發從法治到道德、從理性到情感、從意念發動到指尖觸動的一切正能量,這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謠言粉碎機”。
【本期編輯:萬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