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以房養老”方案最早提出者
孟曉蘇:“以房養老”是對中國養老資源的一項積極補充>>詳細
“這是一個好消息,意味著‘以房養老’終於向前推進了。”孟曉蘇對記者表示,目前在中國推行“以房養老”的時機已成熟“以房養老”是對中國養老資源的一項積極補充,對解決老年人的養老資金問題和盤活已有房屋資源都有積極意義。
“以房養老”在國外已成熟運行,國內商業銀行也已經嘗試推出此項業務。但目前除少數金融機構開展此項業務外,大多機構僅僅在觀望。分析人士認為,“以房養老”多年遇冷的最大障礙是金融機構的實際操作能力不足以及中國人在消費和繼承方面的傳統觀念。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副主席
陳宏:“以房養老”≠政府不管養老>>詳細
《意見》提出了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即“以房養老”。這一消息恰好在延遲退休、延遲領取養老金、“男當園丁女編織”等圍繞養老制度的激烈爭論之時發布,大多數輿論對於“以房養老”表現出了相當的抵觸和疑慮情緒。質疑的聲音主要集中在政府責任和“以房養老”在國內的水土不服上。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副主席、養老住區專委會主任陳宏認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只是《意見》裡融資政策中提到的一條,並不代表政府轉嫁責任,與基本養老制度和財政兜底也並不沖突。
國務院參事、原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馬力:“以房養老”政策雖好,但必須達到幾個前提條件>>詳細
國務院參事、原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力認為,“以房養老”政策雖好,但必須達到幾個前提條件。首先,國家人均收入達到中產階級水平,房子不會成為影響子女發展的后顧之憂﹔其次,社會養老和保障制度必須進一步完善,財產性收入應包括股票、債券和相關理財產品,房子不再是財產性收入最重要來源﹔最后,國人改變“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形成自我養老、自我發展的理念。“解決中國人的養老問題,目前還應首先健全基本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盡快改變養老‘雙軌制’。‘以房養老’模式隻能是養老金保障養老制度的一種補充。”她說。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杜鵬:“以房養老”應加強法律法規的保護措施,加強職能部門的監管機制>>詳細
國務院13日下發《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首次鼓勵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表示,該政策是在以往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他說,此前有些地方開展過小范圍的房屋抵押養老試點工作,這次是在國家層面上支持,在住房反向抵押養老方面明確了相關政策,健全了管理措施。
杜鵬認為,盡管有相關的政策支持,但還應加強法律法規的保護措施,加強職能部門的監管機制。對此,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負責人表示,關於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等問題,將由保監會牽頭,會同民政部等部門,預計將在明年一季度出台試點的具體措施。
華南農業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副教授
張開雲:“以房養老”是自願選擇而非強制性>>詳細
民眾還擔心,政府提“以房養老”,那是不是沒有房子的人,就不能養老了,或者,隻靠基本的養老金是不夠養老的?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華南農業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系副教授張開雲,說出了自己的理解:“以房養老是養老政策多層次、多支柱背景下的多選之一,是自願選擇而非強制性的。同時在順序上,是存在了社會養老、家庭養老、國家幫扶、社區服務等養老選項后又增加了一個,而不是意味著,國家先收了你的房子,等你錢還不夠時,再考慮其他幫扶。”
9月19日和20日,民政部連續發聲,平復公眾對“以房養老”的質疑:“以房養老”只是一種選擇,與基本養老保險沒有關系。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以房養老”試點成功的關鍵是金融機構要能給老年人養老送終>>詳細
本月13日,國家對“以房養老”模式的明確表態,令“中國老太”多了一項“美國老太式”的養老選擇。對於如何推進,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公開表示,“以房養老”的試點方案,將由保監會牽頭,會同民政部等部門,計劃於2014年一季度出台具體操作辦法和實施細則。
郭田勇表示,“以房養老”試點成功的關鍵是金融機構要能給老年人養老送終,解除老年人的后顧之憂。他認為:“目前銀行試點不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規定了抵押期限,無論10年還是20年,到期后如果不還款,房子就沒了。對於用唯一住房做抵押的老人肯定有顧慮。”
清華大學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陳秉正:“以房養老”試點推行之前金融機構要做好對風險管控的設計>>詳細
“住房反抵押貸款既屬於貸款業務,又包含了養老年金的功能,即兼具傳統意義上的銀行產品功能和保險產品功能,因此,無論是銀行還是保險公司,能否單獨經營此類貸款業務?這個問題還需要有關監管部門在市場准入方面做出規定。”清華大學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秉正表示,開展“以房養老”試點,需要在准入門檻上予以放開,以進一步培育和促進市場主體的增長和發展。
按照國外已經運作成熟的“以房養老”經驗,一般而言,“以房養老”主要面臨著三類風險,而這三類風險幾乎是“以房養老”不可避開的。面對上述三大風險,陳秉正認為,在試點推行之前,參與以房養老試點的金融機構要做好應對這些風險的管控機制,加強對產品的設計,尤其是對風險管控的設計。
中國經濟時報:“以房養老”模式關鍵面臨四大障礙>>詳細
“以房養老”模式關鍵是還面臨四大障礙:一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房產留給子女,而不是去世后被銀行收走﹔二是中國房產的土地使用權期限隻有70年,目前中國中老年人的房產在他們去世后,剩余土地使用權期限非常有限﹔三是中國房產質量普遍較差,被長期抵押的房產,在產權人去世時,質量問題將暴露,銀行未必願意接受這樣的長期抵押品﹔四是中國住宅市場泡沫較大,未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將較為嚴重,住宅市場的供求關系可能將逆轉,房產價值未來可能將面臨縮水。
連日來,有關“以房養老”的話題在中國坊間掀起一波波討論的熱潮。當下中國,正處於高房價下的老齡化時代,“房”與“老”這兩個敏感而沉重的詞語疊加,似乎格外刺目,不可避免地產生放大效應。
盡管來自官方的解釋對緩解民眾的擔憂與質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這並不能說明“以房養老”就已經水到渠成。政府在政策試點中該扮演什麼角色?房地產價格下跌的風險如何規避?金融機構參與的動力在哪裡?一些阻礙“以房養老”的現行法規該如何更改?……“以房養老”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未來任重道遠。
【本期編輯: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