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孫志中
現代公務員培訓制度起源於英國。早在1613年,英國就設立培訓政府官吏的專門機構—海萊柏銳學校。1944年,英國根據阿什頓委員會報告,建立公務員培訓制度。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對公務員培訓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公務員培訓市場化改革,取消對全國最大的公務員培訓機構—文官學院的財政支持,開放公務員培訓市場,實現供給主體和師資力量的多元化﹔強化中央政府人事管理培訓部門對公務員培訓的統一領導和監督制約﹔同時,國家指導開發了統一的公務員能力基准,同時針對公務員的行政層級和專業類別開展針對性培訓。當今的英國已經形成了一套法律完備、管理統一、市場競爭、主體多元、內容豐富的培訓制度體系。借鑒英國公務員培訓制度,結合我國公務員教育培訓的現狀和基層公務員教育培訓的有益探索,對構建統一、開放、多元、適用的公務員教育培訓格局,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堅持黨管干部,構建統一的教育培訓管理機制。黨管干部是我國公務員管理的基本原則。與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政治中立”和“價值中立”不同,我國公務員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管干部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和領導地位在公務員管理、培訓領域的具體體現。立足我國國情,借鑒英國經驗,構建統一的公務員培訓格局,必須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下,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規范。
統一領導。堅持黨管干部,要求我國公務員的管理培訓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和黨的章程、路線方針政策的統一原則下進行。英國先后於1944年在財政部設立了培訓教育司,專門負責管理全國公務員的教育培訓。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存在著多頭管理的局面,組織部門、國家公務員局以及各部委均有該部分職能,亟待建立以組織部門為主體的全國統一的公務員培訓的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政策和宏觀管理機制,將以黨校、行政學院為主體的公務員培訓機構納入統一管理,引導各類培訓機構有序競爭、共同發展。
統一規劃。堅持規劃引領,將公務員培訓納入國家五年規劃,進行統一部署。在此基礎上,培訓主管部門應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公務員隊伍和公務員培訓機構整體狀況,統籌制定全局性公務員培訓規劃。同時,依據公務員培訓的規模和數量要求,科學制定培訓機構發展規劃,通過規劃引導全國公務員培訓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避免盲目擴張和資源浪費。
統一規范。我國現有的公務員法律法規,對公務員的培訓隻有總體上的、原則上的規定,但對如何實施、如何操作沒有細節規定,因而迫切需要有一部關於培訓的專門法規。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總法框架內,對涉及公務員培訓的目標、內容、形式、種類、方法、管理體制、培訓機構、經費來源、師資條件、管理標准、考試考核、培訓成績登記、培訓與任職升遷的關系,培訓的獎勵與罰則做出明確的規定,為培訓工作提供統一的、具體可操作的法律規范,使培訓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打破封閉僵化,樹立開放式的教育培訓理念。封閉僵化,缺乏競爭激勵是當前我國的公務員培訓中的突出問題。傳統的黨校、行政學院幾乎壟斷了公務員培訓的供給。在對公務員培訓的認識上,存在“就培訓而培訓”的局限思維,沒有將培訓視作公務員管理系統的動態環節、從公務員人力資源管理的全局來謀劃和組織,培訓目標與組織目標脫節,課程較為陳舊,不適應現實需要,導致實際培訓效果不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樹立開放式的教育培訓理念,改變封閉運行的模式,推動供給方式的多樣化,實現教育培訓與管理全過程的互相融合,增強與社會和公務員個人的開放互動。
建立開放、競爭的供給機制。在建強各級黨校和行政學院主陣地的基礎上,通過預算約束和管理優化,提高其效率和效益。逐步推動公務員培訓改革,打破壟斷局面,建立准入機制,通過委培、外包、項目招標、合作辦學等形式,引入更多培訓機構和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參與培訓供給,加大外聘師資力度,積極構建資源優化、有序競爭的教育培訓激勵機制,調動各個主體積極參與公務員教育培訓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培訓質量。
融入開放、動態的公務員管理全過程。重新認識公務員教育培訓在公務員管理中的重要性,避免認識局限在培訓環節,從而隻見培訓這一樹木,而不見組織目標和公務員人力資源管理的森林。培訓的實施離不開組織目標的指引和管理系統的支持,必須依據組織目標來確立培訓目標,確保培訓與我國政府行政管理的總體戰略、文化、目標保持動態一致﹔必須將公務員培訓和使用、晉升、激勵、考核等環節統一於公務員管理的全過程,將培訓作為公務員任職定級職務提升的重要依據,以保証培訓效果。
堅持開放、互動的教育培訓手段。首先增強與社會的互動。通過改革,使現有的公務員培訓機構“走出去”面向社會開展培訓,同時,通過“引進來”形成競爭格局,形成開放互動的局面。在教學中,逐步改變關在教室裡中、單純面向黑板、面向課本的封閉式辦學模式,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行面向社會、面向工作崗位的開放式辦學,建設開展革命信念、理論知識、科學發展能力、專業技能、道德法律等教育的校外鍛煉基地,開展各類社會實踐和學習考察。其次要增強與公務員的互動。注重對公務員培訓的需求調查和培訓效果反饋,將以往的統一供給式培訓轉變為公務員個性訂單式培訓,注重培訓差異化和針對性。
不斷開拓創新,探索多元化教育培訓格局。英國公務員培訓的多元化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培訓機構包括政府部門內部培訓中心、英國文官學院、高等學校和企業等教育機構,培訓項目採用招標模式,師資力量來自於全球,課程形式多樣,充分體現了多元化特征。相比較而言,我國在供給主體、師資力量、教學方法、培訓內容等方面較為單一,多元化刻不容緩。
培訓主體多元化。整合和優化現有的培訓資源,同時引入市場化機制,建設以黨校、行政學院為主、涵蓋各部門自設干部管理學院以及承擔公務員培訓任務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一主多輔”多元化主體結構。以培訓機構的多元化帶動師資力量的多元化。依據我公務員培訓的實際需要,適當採用培訓項目招標和師資外聘方式,逐步建立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師資庫,實現專職師資和兼職師資間的優勢互補。同時,進一步延伸公務員培訓鏈條,注重發揮公務員系統自身在教育培訓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公務員導師制和幫帶責任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傳幫帶”。建立非官方的公務員自主學習交流平台,如年輕干部學院等,開通網上學習平台,引導公務員自主學習、自主培訓。
培訓內容多元化。長期以來,我國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培訓內容著重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而對公務員培訓應包括的崗位素質模型內容、公共管理及具體的業務知識技能等學習內容有所忽視。立足我國國情,必須在強調政治思想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教學內容的多元化,針對實際需要,開設職業能力、專業知識等內容豐富的培訓課程,不斷深化和拓寬培訓內容,切實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方式方法多元化。培訓的方式方法,直接關系培訓的質量。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方式仍以課堂集中講授方式為主,應逐步推廣探討教學、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拓展訓練、崗位實習等多種培訓方式,以豐富多元的方式方法,調動授課者開拓創新的創造性和公務員參訓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培訓質量。
突出能力本位,力推適用型教育培訓模式。著名政治學家亨廷頓指出,國與國之間的最大的政治分野,不在於政府的組織形式,而在於政府的有效程度。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英國還是中國,政府效能建設都是政治的中心議題之一。政府效能根植於公務員的能力素質,因此,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提高政府效能,就必須立足實際需求,突出公務員培訓能力本位,確保培訓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突出能力本位。構建科學全面系統的能力框架,是實施公務員培訓的前提和基礎。為確保公務員培訓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英國公務員培訓管理部門,提煉公務員獲得優秀績效所需要的能力要素,構建了能力框架,針對公務員的不同層級,對能力結構提出不同的要求,又根據所從事的不同類別的工作對公務員專業技能提出具體要求,並設立了國家職業標准,力求使公務員能力框架在公務員系統中具有普適性。通過對能力素質作出清晰地說明,為公務員培訓提供了具備可操作性的指南。突出公務員培訓的能力本位,必須首先明確清晰的界定公務員的能力框架。我國於2003年頒布了《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准框架(試行)》,提出了國家公務員的9項通用能力,但對這些通用能力使用的抽象性說明使其難以發揮對公務員培訓的指導作用。結合當前實際,應從專業性質和行政層級兩個維度出發,構建系統化的公務員能力框架體系,讓每個公務員都能在這一體系中,精確地找到自己的能力席位,並以此為導向開展公務員培訓工作,確保有的放矢、適用有效。
突出需求導向。在能力框架內開展公務員培訓,還必須立足於實際需求,尤其是基層,必須因時因地制宜。應探索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包含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項目設計、培訓實施、培訓效果評估等環節的培訓系統。在培訓前開展需求分析,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時代發展對公共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公務員個人的能力恐慌,在此基礎上設計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對課程結構進行整體優化設計,重視公務員在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開展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培訓,確保培訓能夠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公共管理的需要,工作實踐的需要和滿足公務員個人應對本領恐慌的需求。在培訓的實施過程中,把應用研究、社會調研等實踐課程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引導公務員緊密圍繞政府管理的中心任務和熱點問題進行實踐研究,並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把教學、研究和制定具體的決策方案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對培訓實際效果的評估和反饋,依據公務員實際工作績效和綜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來評價培訓效果,並將評估結果作為指導下一次培訓的重要依據。
相關專題 |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