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網絡閃擊:未來信息化戰爭“頭板斧”? 

袁藝

2013年10月08日09:14   來源:解放軍報

發動閃擊戰,先發制人,以奇制勝,是歷代兵家之追求。隨著時代的變遷,閃擊戰的樣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迅猛突然的網絡閃擊極有可能首先拉開未來戰爭的帷幕。

信息時代,網絡空間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存空間。在未來信息化戰爭中,以網絡戰為首戰,採取閃擊形式,迅速癱瘓或控制敵方以互聯網、關鍵業務網、工業控制網等為代表的民用網絡和以C4ISR系統為核心的軍用網絡,或將成為信息化戰爭閃擊戰的最新樣式。由網絡空間發動的網絡閃擊,配合實體空間運用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隱形飛機、無人機等發動的全球快速打擊,將在短時間內極大地破壞敵體系作戰能力和戰爭潛力,甚至直接達成戰略目的。能否扛住網絡閃擊這一“頭板斧”,將成為信息化軍隊的嚴峻考驗。

網絡戰具備優良的“閃擊基因”

縱觀戰爭史,從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到席卷歐洲的德軍裝甲集群,再到創造貝卡谷地空戰奇跡的以色列空軍,不同時代閃擊戰的“主角”雖然不同,但都是當時機動力一流、進攻極為犀利、最易達成突然性的攻擊型軍兵種。從這一點講,網絡戰可謂極具“潛質”。

網絡攻擊易達成突然性。網絡戰平戰一體、隱蔽性強,無須在實體空間調整兵力部署,可在無任何明顯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加快攻擊節奏,大幅提高攻擊強度,易達成作戰時間上的突然性。從網絡空間出發,可跨域攻擊認知空間、實體空間,攻擊起點、攻擊方向和攻擊目標都難以預測,易達成作戰空間上的突然性。網絡防御技術整體滯后於網絡攻擊技術,網絡高危漏洞層出不窮,網絡攻擊技術日新月異,易達成技術上的突然性。歷史上的閃擊戰為達成突然性,往往需要軍事佯動和外交欺騙等各種手段的配合,而網絡攻擊突然隱蔽的特點,使得網絡閃擊更易單獨組織和運用。

網絡攻擊機動能力極強。由於互聯網具有開放性、聯通性和無界性特點,信息機動與兵力機動、火力機動相比,具有零距離、光速度、無損耗等顯著優勢。2004年,“震蕩波”病毒突襲全世界,不到1個小時就波及了互聯網上所有的核心路由器。網絡攻擊可以輕易突破國家邊界限制,真正實現全球到達,直接攻擊敵戰略后方。基於此,蘭德公司認為,從網絡戰的角度來看,美國失去了“兩洋”屏障。

網絡攻擊破壞威力巨大。有分析人士指出,針對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發動一波網絡攻擊,就可能造成逾7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50場大規模颶風同時侵襲美國。蘭德公司在2009年就指出,“網絡戰是信息時代的核武器”。2013年3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公開宣稱,網絡攻擊威脅超過恐怖襲擊。

網絡戰不對稱特點決定了網絡閃擊的優勢

網絡戰攻強守弱的特點非常明顯。網絡攻擊成本低,效費比高,事半功倍,能達到“一點突破、全面開花”的效果。網絡防御點多面廣,防御成本極高,有可能事倍功半,“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因此,網絡戰先發制人將佔盡優勢,而被動防御要吃大虧,發揮網絡戰最大價值的要點在於進攻。

各國信息化發展處於不平衡狀態。信息化程度高的國家與信息化程度低的國家之間爆發網絡沖突,從理論上講,前者往往具有壓倒性優勢,但若一旦遭受閃擊,損失又要遠遠大於后者。蘭德公司在評估各國網絡戰實力的報告中,一些信息化極為落后的國家,其網絡戰整體實力竟然超過美國,原因就是這些國家對網絡的依賴程度低,“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不同時代戰爭奪取各空間制權的優先級也在變化。一名美國學者認為,“21世紀掌握制網權與19世紀掌握制海權、20世紀掌握制空權一樣具有決定意義。”隨著網絡空間“控域”作用的日益凸顯,網絡空間行動的自由與否將嚴重影響其他空間行動的自由。作戰空間制權地位的變化和作戰重心向網絡空間的遷移,使得奪取制網權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優先選擇。

網絡閃擊將是以跨域襲擊為主的全面閃擊

上升到戰略層次的網絡閃擊,決非和平時期互聯網上所謂“黑客大戰”式的小打小鬧,而是以跨域襲擊為主的全面閃擊,對實體空間的破壞和對認知空間的震撼,將不亞於機械化戰爭時期的大規模空襲,而且打擊方式更加多樣,打擊范圍更為全面。目前,多種網絡閃擊形式已現端倪。

以“網絡水軍”心理攻擊敵互聯網。掌控網絡話語權的國家,利用“網絡水軍”抓住敏感話題大肆炒作,主導網絡輿情,引發“蝴蝶效應”,操縱國際輿論和敵國內民意向不利於敵政府的方向急速轉變,甚至迫使敵國政府下台、政權更迭,再現“阿拉伯之春”。

以特種病毒破襲敵工業控制網。平時通過芯片預置、“擺渡攻擊”等各種途徑,在敵水利、電力、電信、交通等行業的工業控制網中植入特種病毒,戰時以各種方式同時“引爆”,毀壞實體設備設施,癱瘓敵國家基礎設施,社會經濟生活將難以正常運轉。這在“震網”病毒破壞伊朗核設施事件中初現崢嶸。

以“蜂群攻擊”和蠕虫病毒癱瘓敵關鍵業務網。控制大規模“僵尸網絡”,運用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或烈性蠕虫病毒,攻擊敵政府、商業、銀行、媒體等部門的關鍵業務網,導致敵政令不通,媒體啞聲,金融混亂,社會秩序陷入無序狀態。2008年俄格之戰中,俄羅斯伴隨實體空間軍事行動對格魯吉亞發動的大規模網絡攻擊即是雛形。

以網電一體攻擊武器破擊敵戰場網。運用網電一體攻擊武器,以遠程無線注入方式,隱蔽攻擊敵偵察預警網、指揮控制網、綜合保障網等戰場網,麻痺敵作戰體系,為后續實體摧毀行動創造有利條件。這在以色列運用“舒特”系統偷襲敘利亞核設施的戰例中已得到驗証。

可以預見,隨著各種新概念、新機理網絡戰武器的面世,還將不斷催生新的網絡閃擊形式。

防備網絡閃擊是平戰一體、軍民融合的系統工程

網絡閃擊通過平時進行周密作戰准備,長期蓄能、瞬間釋放的特點,決定了網絡防御需要平戰一體,把主要功夫下在平時。網絡閃擊目標涵蓋軍地各類網絡,決定了網絡防御需要軍民融合,實施網絡時代的新型人民戰爭。

應提高信息技術的自主可控。針對信息基礎技術短期內難以實現全面自主可控的現實,要大力發展可信計算與可信網絡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網絡防御系統等可大幅改善現有網絡安全水平的自主技術與產品。同時,作為保底手段,各行各業都要建設最低限度網。

應強化網絡防御的軍地統籌。防備網絡閃擊,僅靠軍隊專業力量難以勝任。要系統整合政府相關部門、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行業、互聯網企業和廣大網民等多方力量,全員參與,各盡其力,有效實施整體性的網絡防御。

應重視網絡防御的平戰轉換。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對戰爭威脅的判斷,應提前調整網絡防御部署,採取各種技術、戰術措施,使敵通過平時長期偵察后預先設計的攻擊路徑、預期利用的系統漏洞、預定執行的攻擊方案失效,或效果大打折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