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下午,北京論壇(2013)分論壇:“城鎮化:可持續發展規劃與多樣性”第三場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行。
分論壇上半場接續上午的主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由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Robert Shields教授和香港大學林初升教授主持,共有六位專家發言。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Jean-Michel Guldmann教授從城市熱島效應問題出發,基於對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研究,提出了一個空間統計與模擬模型來預測影響城市地表溫度的因素,說明太陽輻射、開放空間、植被覆蓋、水等因素的影響性,因此城市規劃需要據此進行綠化調整以更好地消減熱島效應。
葡萄牙Minho大學教授Julia Lourenco沿著Guldmann教授的思路,將城市規劃評估的視角轉向城市生活質量問題。她提出了一個包含生命周期分析、生活質量指數和物理參數在內的模型來評價城市化的發展,通過對一系列定性和定量指標的統計分析,她強調城市規劃應更關注居民的需求和意願,以更好地落實城市的宜居性。
來自孟加拉首都城市規劃局(RAJUK)的Kamrul Hasan Sohag教授,對孟加拉首都達卡進行了綠色城市規劃的案例分析。他引入了一個新的規劃指標即容積率來評估不同的建筑設計和空間利用方案,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一些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建議,包括加強相關執行部門的制度化能力,在容積率相關政策與其他法規條文之間建立更融洽的相互執行關系,以平衡各方的意見與利益,同時也更具有靈活性。
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Christopher Barrington-Leigh教授主要就碳價和都市擴張(Urban Sprawl)的路徑依賴提出了他對城市形態規劃的觀點。他認為城市的道路網絡是恆定的,因此現有的城市形態較難適應未來的規劃與改動,城市建設本身有很強的自我強化效應,因此相關政策可以更關注對過去城市形態以及既有城市建設形態的回顧。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城市規劃與管理系的趙錦華教授以“設計的細節”為題考察了中國汽車牌照管理的具體經驗。他對比了上海和北京的不同政策效果:上海的牌照拍賣政策有效阻止了過快的機動車增長,且公眾對這一相對嚴厲政策的接受度頗為平和﹔北京的搖號政策在限制機動車數量增長上效果明顯,但在經濟有效性上卻非常有限,其所承諾的公平性也流於表面。在此對比分析中,趙教授強調指出了中國公共政策在制定上日益增加的復雜性。
最后,南開大學王家庭教授就當下中國區域城市化與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定量分析。他使用了空間計量的方法,以空間面板數據模型為切入點,研究各省區作為單位個體的區域城市化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通過考察全國29個省區的城市化和環境污染狀況,他發現這二者之間存在倒N型相關關系,同時他也強調城市化對周邊地區環境的影響,由此他建議城市規劃應更多地考慮不同區域之間的相關影響,促進地區之間的和諧發展。
在十五分鐘的茶歇之后,會議的下半場主題從“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規劃”轉到“城鎮化和社會多樣性”,林初升教授再次出馬,聯袂印度德裡大學的漢學家Manoranjan Mohanty教授一起主持。共有七位專家學者進行了發言。
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Robert Shields教授指出,在對當代城市化和現代性的研究方面,可以借鑒法國學者亨利 列斐伏爾遺著中的重要觀點。通過借用列斐伏爾關於空間的三個重要概念,即空間實踐、表征空間和空間的表征,他指出城市化實際上是空間生產的過程,對列斐伏爾觀點的回顧,也提示我們在思考多重社會關系時需要更多地關注空間以及需要不斷完善的公民化過程。
紐約城市大學Lily Hoffman教授作了一個關於城市受災和災后重建的生動展示。她選取了紐約2009年H1N1病毒肆虐和2011年受到桑迪颶風襲擊的兩個案例來考察城市的災害應對,她認為在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面前,城市的相關決策需要更強的地方自主性而不是國家的統一管控,同時災后重建也需要更豐富的數據支撐以增強地方機構的執行能力,而強大的社會性機構也是重建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法國裡昂高等師范學院的Laurence Roulleau-Berger教授對中國和國際都市中新出現的社會邊界與不平等的類型進行了分析。在對種群邊界、社會邊界和經濟邊界這三種類型的社會區隔進行具體解釋之后,她提出“中介性空間”(Intermediate space)這一概念。這種空間包含具體的社會力量、豐富的創造力以及對弱者和強者不對稱性的應對策略,因此它能夠緩解城市社會區隔帶來的矛盾沖突,同時幫助邊緣化的弱勢群體爭取社會承認。
來自弗吉尼亞大學的Ekaterina Makarova教授同樣也是從空間的視角出發來考察城市文化,不同的是,她關注的是如何建立城市社交條件。都市社交性的關鍵在於公共和私人空間的界限,以及私人界限如何在公共空間中,能夠在物理的、符號的和社會的三個層面得到表達。她對莫斯科的研究發現,都市空間存在兩條並行的發展趨勢,即公共空間的私人內向化(interiorization)以及新社交性公共空間的涌現,這兩種趨勢之間的相互關系,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現代城市中公私空間的重構。
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的Elif Alkay教授,以土耳其的中等城市Bandirma為例,圍繞著“誰住在哪裡”這個核心話題,探索了都市地理學與居住者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她指出,都市人群在社會空間分布上的隔離具有生態學意義:貧困人群被迫生活在不受歡迎的、低於標准的惡劣環境中,而且向優質居住環境流動的機會是有限的。她同時指出,社會經濟和族群的兩極化是同步發生的,使得這些群體被局限於特定的居住區域。
意大利地中海大學的Lucicano Zingali教授介紹了他與另外兩位學者進行的一項關於都市商業地區計劃(CLUD Project)的課題研究。他們考察了羅馬、薩默維爾和聖地亞哥三個城市公交導向的都市發展實踐(也即住宅、零售業和其他商業發展向臨近公交的社區內部進行整合的城市規劃實驗),對其在消減社會差異方面的效果進行了具體的評估。
本場最后一位發言者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李景奇教授。他對城市規劃的復雜性、社會性和非科學性進行了深度解讀。他認為城市規劃的實質是政治與經濟在法制與民主、自由與科學影響下的互動過程,強調規劃實際是不同利益群體博弈的結果。他同時建議在中國城市化的相關研究中應採用一種更為本土導向的理論指引和實踐參考,並且認為,城市規劃未來應該採取更多跨學科的研究。
相關專題 |
· 北京論壇(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