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淺議安全保障義務人的補充責任

雲南省巧家縣人民法院  張金洪

2013年11月18日14:2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侵權責任法第37條明確規定了安保義務人的補充責任,但該條第二款的規定即在有第三人介入的情形下,補充責任的賠償范圍、是否有先后順序等在實踐中存在爭議,本文就實踐中存在的以上爭議作一粗淺分析。

一、侵權責任法視野下補充責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楊立新教授認為,侵權法上的補充責任,是指兩個以上的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時,對一個受害人實施加害行為,或者不同的行為人基於不同的行為而致使受害人的權利受到同一損害,各個行為人產生同一內容的侵權責任,受害人享有的數個請求權有順序的區別,首先行使順序在先的請求權,不能實現或者不能完全實現時再行使另外的請求權的侵權責任形態。這個概念將補充責任明確為一種獨立的侵權行為形態,是通說,也是與補充責任最顯著的與其他責任形態相區別的特征。而“兩個以上的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時,對一個受害人實施加害行為”的情形則屬於侵權責任法第八條、第十條、第十二條規定調整的范圍,均是因同一法律關系產生的侵權責任,隻存在一個法律關系,責任人要麼承擔連帶責任,要麼承擔按份責任,而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均無責任承擔的順序限制,因此,侵權責任法上37條規定的補充責任僅指該條第二款規定的有第三人介入的情形,是指“不同的行為人基於不同的行為而致使受害人的權利受到同一損害,各個行為人產生同一內容的侵權責任,受害人享有的數個請求權有順序的區別,首先行使順序在先的請求權,不能實現或者不能完全實現時再行使另外的請求權的侵權責任形態”簡言之,安保義務人的補充責任隻存在於有第三人介入的情形,其核心在於因一個損害的存在產生了數個責任主體,而數個責任主體與損害事實之間不是基於同一法律關系產生,同時,存在承擔責任上的先后順序,有主、次之分,因而將其界定為一種獨立的侵權責任形態,與其他侵權責任形態相區別,與其他責任形態相比,有其顯著的特征。

(二)補充責任的特征

補充責任的特征,就是與其他責任形態(特殊侵權責任除外,下同)相區別的顯著特點。

1、主責任人與補充責任人產生責任的原因不同。在補充責任中,各責任主體的責任是基於各自獨立的行為和不同的法律關系產生。主責任人的責任是其實施侵權行為而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直接產生的﹔而補充責任人的責任,是因其獨立的違反法律而又不能獨立或積極造成損害的行為根據法律的規定產生的。這個行為與損害發生,僅存在一般的條件關系,在未與主責任人的侵權行為相結合時,該行為並不會成為損害發生的侵權行為。這與其他責任形態中責任主體都是基於相同的法律關系或原因產生的責任不同。

2、數個責任主體之間有主次之分,其承擔責任有有先后順序。直接實施侵權行為,對損害發生產生積極作用的原因力的行為人是主責任人﹔與該原因力結合,增加損害發生或擴大的幾率的行為人的消極行為人則屬於次責任人即補充責任人。承擔補充責任的人相對於主責任人來說是次要的,第二位的,隻有在主責任人的財產不足以承擔賠償責任或主責任人不明確時,才能向補充責任人求償。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主責任人不明確﹔另一種是主責任人明確但其財產不足以承擔賠償責任。在第二種情形時,受侵害人未向主責任人主張其權利時,不能直接向補充責任人主張權利,隻有在經過法定救濟途徑后,確定主責任人的財產不足承擔賠償責任時,權利人才可向補充責任人主張權利。如果主責任人明確,而且其財產足以承擔賠償責任時,就不存在補充責任。而其他侵權責任形態的責任主體均無主次之分,也無順序之別,如連帶責任中,權利人可以向任一責任人請求全部承擔賠償責任﹔不真正責任中,權利人可選擇責任人求償﹔共同侵權的責任中,則為必要的共同訴訟,法院有追加或釋明的義務,否則為程序違法。

3、補充責任人承擔的是有限補充責任。補充責任可分為限額補充責任和全額補充責任。限額補充責任是指在一定的限額內承擔補充責任。如侵權責任法規定的“相應補充責任”即為有限補充責任,指以其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發生的范圍內及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即使是主責任人不明或完全沒有賠償責任時,也隻由補充責任人承擔有限賠償責任,而不是對損害承擔全額賠償責任。用文義解釋的方法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補充責任人承擔的是全額賠償責任,那麼條文中就沒有必要表述為“相應的補充責任”而應表述為“由XX承擔補充責任”。因此,現行侵權責任法中的補充責任沒有全額的補充責任,隻有限額的補充責任,僅指在與補充責任人相對於危險發生的防控能力相適應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如在安保義務人承擔的補充責任中,不能不考慮其能夠防止或制止損害的范圍而要求其承擔全額補充責任。而在不真正連帶責任和連帶責任中,各責任人的責任是全額的,只是承擔全額責任后,有追償權。

4、主責任人與補充責任人之間不存在求償關系。當補充責任人承擔了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賠償責任時,是最終責任,不存在求償權,在主責任人與補充責任人之間不存在內部責任的分擔關系。現行侵權責任法刪除了人損司法解釋中對補充責任人向主責任人追償的法律規定,補充責任人在承擔了責任后並無向主責任人追償的追償權,從而也否定了補充責任屬不真正連帶責任的觀點。而連帶責任人之間則存在潛在的內部責任份額關系,在連帶責任人承擔了超出自己應承擔份額時,有向其他未足額承擔責任的人追償的權利。

5、在補充責任結構中,主責任人的直接責任具有主導性,補充責任具有從屬性。這種從屬性表現在(1)責任構成上的從屬性。補充責任的構成上依賴於主責任人直接責任的構成,無主責任人的責任,即無補充責任。(2)責任范圍上的從屬性。補充責任范圍等於或小於直接責任,且隨著直接責任人承擔范圍的擴大而縮小。(3)存在上的從屬性。補充責任的存在以直接責任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賠償義務為前提,如果直接責任人完全履行了賠償義務,則直接責任消滅的同時補充責任也消滅。[論補充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上的擴展與適用,王竹,法學,2009第9期]

二、安保義務人補充責任歸責任原則

安保義務人的補充責任按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則所採的二元歸責體系,屬於過錯責任原則,因其具有與一般侵權責任相區別的特點而屬於特殊侵權責任,所以在歸責原則的適用應當適用過錯推定的方法。主要理由是在受害人舉証証明行為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行為這一事實基礎之上,推定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而由行為人對自已沒有過錯承擔舉証責任,將舉証責任在雙方之間作一合理分配,更加嚴格的責任,促使安保義務人能有效盡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共同擔負社會管理的責任,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預防和減少損害的發生,從而達到立法者所預期的預防損害發生和彌補損害的目的。同時,也有利於受害人行使求償權,使其受害權利得到保護。

三、安保義務人補充責任的構成

(一)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安全保障義務人未盡到合理限度范圍內安全保障義務,是安保義務人承擔補充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哪些屬於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保義務的義務,應當根據安保義務人所從事的行業或社會活動來具體確定,如果有行業規范的,指違反該行業規范及該行業特定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或與之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所規定的義務﹔社會活動組織者的安保義務,則要根據組織活動的性質、組織活動場所的周圍環境、是否存在發生損害的風險及其大小等具體情況確定安保義務人應當履行哪些與組織該活動相適應的安保義務,要充分考量對損害發生可能性的可預見性,如組織者對發生的損害沒有預見可能性的,則不能認定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合理限度的界定事關安保義務人的責任成立,又事關其責任范圍的確定,其判斷的一般標准是,該安全保障義務人的實際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章或特定的操作規程的要求,是否屬於同類社會活動或者一個誠信善良的從業者應當達到的通常限度。”[《侵權責任法新制度理解與適用》,奚小明、王利明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二)受害人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的事實。

(三)補充責任人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無第三人介入的情形下,補充責任中行為與損害事實的因果關系要求其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而在有第三人介入的對的場合,補充責任人的行為不會單獨引起損害結果的發生,而是與主責任人的行為相結合后產生的結果,是一種潛在的消極的原因力。如果這種行為成為損害結果發生的積極的原因力時,就是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不能構成補充責任。因此,補充責任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僅存在一般的條件關系。

(四)違反安保義務人有過錯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賠償責任適用過錯推定原則,隻要義務人未舉証証明自已沒有過錯,就從行為人未履行義務及損害事實中推定義務人有過失。但義務人舉証証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推翻過錯推定的,義務人不承擔責任。

(五)主責任人不明或主責任人的財產不足以全額承擔賠償責任時,才能由補充責任人承擔補充責任。

四、結語

通過對安全保障義務人補充責任的概念、特征及責任構成要件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補充責任僅存於有第三人介入的情形,即《侵權責任法》第37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其承擔責任的范圍是有限(限額)補充責任,在其能夠控制和制止損害發生的范圍內承擔的有限補充責任,其承擔的責任應與其過錯程度相適應,而不是隻要存在主責任人不明或其財產不足以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時,由安保義務人全額承擔補充責任﹔補充責任是第二位的,有順序利益。因而在權利人非經法定程序確定主責任人的財產不足以承擔賠償責任或主責任人不明時,受害人(權利人)不得直接向安保義務人主張權利,此時,安保義務人享有先訴抗辯權,以保護其順序利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