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天亮
2013年11月29日0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制圖:蔡華偉 |
改革開放35年,一系列喜人的變化發生在我們生活中: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健全,衣食住行全面改善……億萬中國人民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跨越。
恩格爾系數與發達國家進一步接近
10月底,遼寧退休職工劉明和老伴參加“夕陽紅”旅行團,頭一次走出國門去看外面的世界。“換30多年前,能去北京看天安門就讓多少人羨慕了,哪想到現在出國玩!”
身邊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是我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5年。”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
百姓的“錢包”鼓起來。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長71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增長58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7.5%。城鄉居民擁有的財富顯著增加。2012年末,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39.96萬億元,比1978年末增長1896倍。
收入增長帶動消費升級,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精彩。35年前,人們的穿著色調單一﹔今天,色彩斑斕、時尚個性的服裝成為主流。35年前,許多人要到過節才能吃上一頓有葷有素的“大餐”﹔今天,百姓餐桌前所未有的豐富,吃營養、吃健康成為新追求。35年前,自行車作為“三大件”之一,是重要的家庭財產﹔今天,汽車已走進家庭,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汽車達21.5輛。
恩格爾系數更能說明問題。2012年,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2%,比1978年下降2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3%,下降28.4個百分點。這組數據雖然與發達國家30%以下的水平仍有距離,但已進一步接近,意味著城鄉居民生活告別溫飽不足,實現了總體上的小康,邁向全面小康。
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保體系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未降反增,前9個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提前實現全年目標。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老百姓最大的保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制定實施了就業優先的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顯著改善了我國的就業格局。
1978—2012年,我國就業人員從40152萬人增加到76704萬人,年均增加10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長期保持基本穩定。就業結構日趨優化——2011年,三類產業就業人員比重為34.8︰29.5︰35.7,第三產業首次躍升至第一,成為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全國農民工數量達2.6億人。
就業,是老百姓生存發展的現實“飯碗”,社會保障,則是解除老百姓后顧之憂的長遠保証。
“得了闌尾炎,白種一年田”,農民兄弟曾用這樣的順口溜來形容“看病難,看病貴”。2003年,我國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截至目前,新農合參合率已達98.3%。
35年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經歷了從低層次到制度建立完善再到全面推進的演變過程。到2012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426.8萬人,比1989年末增加24716.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8369.5萬人,“老有所養”正走向全覆蓋﹔城鎮職工醫保、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覆蓋總人數超過13億,實現“全民醫保”。
“我國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保體系,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深有感觸。
建立社會救助制度,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尤其要關注困難群體。
“政府給我們低保戶發供暖補貼,今年冬天取暖不犯愁了。”長春低保戶何景春心懷感激。最低生活保障承擔著“托底”功能。經過多年探索,我國建立起包括城鄉居民低保、城鄉醫療救助、農村五保供養在內的一整套社會救助制度,實現困難群眾應保盡保。2012年,全國2143.5萬城市居民和5344.5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保障房建設步入“快車道”,圓了普通百姓,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安居夢”。僅2012年一年,我國就新開工建設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在內的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781萬套。“十二五”期間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標,更成為“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約束性指標。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國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12年,我國先后採用過不同的農村貧困標准。根據1978年標准,當年全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2.5億,約佔全部人口的1/4,2007年下降為1479萬人,平均每年脫貧811萬人。依據2010年的新扶貧標准,到2012年貧困人口9899萬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
35年人民生活的新變化,讓人欣喜,令人振奮。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目標,描繪出“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美好圖景,必將給百姓帶來更多實惠。好日子還在后頭!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9日 02 版)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