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萬鵬)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2月12日至13日在京舉行。會議指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就此,記者專訪了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遲福林談到,2014年是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新型城鎮化的轉折之年,要實現從規模城鎮化到人口城鎮化的轉型,為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奠定基礎,也是實現GDP增長7%的內生動力。
會議提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遲福林指出,這是城鎮化工作會議的突出亮點之一。從實踐分析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本走了一條以規模擴張為主要特點的城鎮化道路。傳統城鎮化模式在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社會代價。進入發展型新階段,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實現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轉型和發展,並在人口城鎮化的基礎上逐步走向人的城鎮化。這一過程,將形成我國未來5∼10年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和主要動力,並由此支撐中速增長。
遲福林指出,人口城鎮化的過程就是農民進入城鎮就業並融入城鎮生活的過程。會議把“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六大任務之首,提高城鎮化的包容性,重頭戲是解決好農民工市民化問題。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過程。以農民工整體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系為核心,推動農民工“個人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群體融入社會”。
“打破傳統城鎮化慣性,積極推進人口城鎮化,伴隨著深刻復雜的利益關系調整和發展理念轉變,這是我國城鎮化建設遇到的最大的難點”,遲福林指出。他認為,實現中央確定的城鎮化目標,關鍵在於人口城鎮化的體制機制創新,改變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真正解開這個“二元方程”:一是讓農民工成為歷史﹔二是盡快打破二元戶籍結構,改革戶籍制度﹔三是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尤其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四是調整人口政策﹔五是推進與人口城鎮化相適應的財稅體制改革﹔六是推進農村社區管理體制改革﹔七是以堅持市場主導的城鎮化為目標,調整行政區域體制﹔八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相關專題 |
· 遲福林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