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傳 新
習近平在2011年11月16日中央黨校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談談調查研究》一文中指出:“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都要求我們的領導工作和領導干部必須始終堅持和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在當前開展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中,我們尤其要注重調查研究 。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實情,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擇全市經濟社會工作的重點進行調研
經濟社會工作的重點就是一個時期市委著重要抓的工作,是事關全局、影響深遠的問題。有機蔬菜是我市的一大亮點特色,發展壯大有機蔬菜產業,在增加農民收入、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招商引資、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提高農民素質方面作用巨大。為此,我們和農業局組成調研組,到肥城邊院、安庄、孫伯和泰安亞細亞食品有限公司就有機蔬菜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加快我市有機蔬菜產業發展調研報告》。據調查,我市具備大規模發展有機蔬菜的條件和優勢。(1)氣候土壤適合有機蔬菜種植。有機蔬菜對氣候土壤條件要求苛刻,而我市大氣、土壤與水資源污染程度低,區域在北緯35左右,土地資源較為充裕,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農田環境質量高,便於轉換為有機蔬菜生產基地。(2)有機蔬菜發展初具規模,基地和品牌優勢明顯。一是農業龍頭企業漸成規模。亞細亞被列為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全國出口農產品基地標准綜合示范單位。綠龍、綠源、紫陽等以有機蔬菜加工銷售為主的龍頭企業已形成相當規模。二是有機蔬菜基地初具規模。初步形成沿汶河兩岸以邊院、汶陽等鄉鎮為中心,逐步向寧陽縣北部平原區、岱岳區西部輻射發展的有機蔬菜產業帶。三是名特優蔬菜品種繁多。如泰安姜蒜,肥城有機菠菜、荷蘭豆、綠菜花,寧陽黃瓜良種,岱岳區良庄蔬菜,新泰芹菜、密刺黃瓜、食用菌、黃花菜等知名度高、生產規模大。(3)農業勞動力資源豐富。我市農業人口374萬人,農業勞動力110萬人,佔全市勞動力 (從業人員)總數的35.63%,發展勞動密集型有機蔬菜種植有充裕的勞動力資源,特別是婦女勞動力資源,可以就地轉移,得到較充分利用。(4)發展有機蔬菜是農民最現實的選擇。一是農民有土地、勞動力等基礎條件,且大多有種植傳統和經驗﹔二是有龍頭企業帶動,風險小、投資少、效益高﹔三是相比外出打工而言,既可照顧家庭,收入又較為穩定,因而對多數農民來說是最現實的選擇。因此,我們建議,提高認識,制定落實發展規劃,作大做強龍頭企業,建立健全流通體系,面向京津滬,建立沿汶河流域有機蔬菜產業帶和集散中心。市委主要領導做了批示,要求市政府研究措施,盡快做大做強這一產業。
我市旅游資源豐富,但旅游作為主導產業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旅游業的發展出路在哪裡?泰安旅游如何定位?如何做好“留住人”的文章?為此,我們組織人員到市旅游局、泰山管委、索道公司、門票管理處、財政局等有關部門進行調研,形成了《關於我市旅游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摸清了我市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創新管理體制、加強旅游規劃、培育旅游項目、加大包裝促銷、開發泰山文化、健全旅游設施、發揮旅行社作用等對策建議。市委主要領導做了重要批示,推動了相關工作的實施和開展。
開展農業結構調整,培植農業特色產業是我市農村工作的重點。我們組織人員開展調研,對徂徠山區茶葉種植的基礎條件、產業優勢進行分析,完成了《徂徠山區茶業發展戰略研究》課題。泰安市王雲鵬市長非常關注,做了批示:此文對我市茶業生產、加工現狀做了較深入的分析研究,對明年發展泰山茶產業很有啟發意義。同時我們申報了山東省委黨校科研課題,泰安市科技計劃。獲山東省委黨校科研課題二等獎。王市長主持召開泰山茶產業座談會,我們做了典型發言,有關觀點納入了《泰安市茶產業發展工作意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出並實行“減少副書記職數,實行常委分工負責制,充分發揮集體領導的作用”,是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和突破,市委換屆后,如何適應市委領導體制、工作機制變化的需要,有利於市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成為辦公室面對的重大課題。為此市委秘書長及辦公室領導高瞻遠矚,超前思維,市黨代會后,即組織了專題調研組,由一位副主任帶隊,從相關科室抽調人員,對常委分工負責制下如何做好黨委辦公室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我們先后到市內寧陽、肥城、新泰、泰山區座談征求意見,到省內濟南、淄博、濰坊、臨沂,省外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等進行了考察學習。同時,通過互聯網、報刊雜志查閱及電話索要材料,了解了四川省綿陽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一些初步做法。回來后,用了兩周時間,六易其稿,形成了調研報告,主要一點建議,就是實行副秘書長協助常委工作制度。報告提交秘書長、主任辦公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討論,經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征求各位常委意見,最后提報市委主要領導審定,經同意后實施。
二、選擇人民群眾所關注的熱點開展調研
人民群眾所關注的熱點就是社會各階層最關心、最敏感與民眾聯系最密切的問題。圍繞熱點開展調研,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群眾排憂解難,為領決策當好參謀。
黨的十把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泰安怎樣開展工作,採取什麼樣的發展速度,是廣大干部群眾關注的熱點。我們對比全國和全省的情況,結合泰安實際,總結分析,形成《泰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定位》專題,具體分析了泰安經濟發展的現狀,提出了泰安具體詳細的全面小康的目標。文章得到了市委常委、副市長劉衛東的批示:課題運用數理統計方法,系統分析了泰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利條件和實踐基礎,提出了今后發展目標定位。課題觀點新穎,論証有力,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城市管理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和標志,既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也關系到一個城市和地區的整體形象。我市作為著名的旅游城市,城市公共交通狀況如何,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聯合泰安日報社就泰城公共交通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的發展展望,先后到市城建國資公司、交巡支隊、交通局進行了調研。形成了《泰城公共交通狀況調研報告》。從調研和群眾反映看,當時公交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滯后,公交線網規劃不完善、線路設置不盡合理,公交車運營時間短、效率低,等車時間不固定、運行間隔不均勻,公交車況較差、檔次較低,公交基礎設施不健全,駕駛員素質不高、服務態度不好,公交管理體制不順,財政補貼不到位等。我們建議,高度重視城市公交事業。城市發展,公交先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搞好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和公共交通規劃。理順公交管理體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公共交通意識。改善泰成交通格局,更新改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等。泰安熱電總公司按照廠網分離的原則改制后,第一年春節就出現了停暖的情況。第二年煤炭價格情況十分異常,大幅上漲。當年能否正常供熱是我們非常想了解的情況。所以我們組織人員就泰城集中供熱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與市城建國資公司、泰山華藝熱電有限公司、泰山城區熱力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座談交流,通過了解,我們當時很震驚。按照往年的情況,進入九、十月份,應儲備過冬煤炭幾萬噸,但當時不僅沒有儲備,而且資金也沒有著落,冬季供暖無法保証。座談了解后,我們迅速形成了《泰城集中供熱情況調查報告》,對泰城集中供熱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對策建議。主要領導也迅速作了批示,要求政府速作研究,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並將此報告送各副書記閱知。
三、選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開展調研
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就是很傷腦筋,需要解決但有沒有好的辦法的問題。大家知道,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決策。對經濟實力較強的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務目標容易實現。而對於自然條件較差、集體經濟空殼的貧困村,如何建設新農村就面臨著困難和挑戰。為此,市委提出實施強村固基工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戰略舉措。為了推進這項工作,我們組織有關教師,深入農村開展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廣泛調研。撰寫了《關於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組織服務功能調研情況的報告》,市委組織部長陳平批示:“這個報告很好,特別是分類分析了不同的發展路子,很清晰也很有借鑒性,所提建議針對性強。今后要更加注重基礎差村特別是空殼村的發展變化情況,提供借鑒,啟發思路,展現工作成果。”同時我們對該研究項目跟蹤調研,探討破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針對東平縣接山鎮依靠解決四荒產權問題,實行股份合作,增加集體經濟的做法給予了挖掘整理,撰寫了《東平縣接山鎮通過發展邊角地股份合作讓經濟薄弱村贏得“第一桶金”》,在全市推廣。市委組織部長陳平批示:“此舉很好。建議組織召開現場會,在全市集體經濟薄弱村特別是空殼村中推廣這一做法。”
四、選擇特定時期影響巨大的震點開展調研
所謂震點就是某一特定時期突然出現的、對生產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的突出問題和突發性事件。一段時期,泰城周邊村居群眾集體上訪明顯增多,越級上訪的情況比較突出,群眾大規模上訪時有發生,一些村居重復上訪,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突出問題。為深入了解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確保年底村“兩委”換屆工作順利進行,我們組織人員到市信訪局和泰山區進行了調研。形成了《泰城周邊村居信訪穩定工作應引起重視》的調研報告,對情況摸得很清,問題找得很准,對策建議操作性很強,市委主要領導做了批示,要求市委分工書記召集市級分工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專題研究,採取綜合措施,力求問題解決的徹底一些。
山東省提出的省會經濟圈發展戰略對於泰安經濟發展影響很大,也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為了貫徹山東省提出的省會經濟圈發展戰略,我們及時開展調研,提出了發展濟南和泰安經濟走廊的建議,圍繞服務於省會城市做好銜接和配套,打造經濟發展一體化的模式。形成了《構建濟泰經濟走廊戰略研究》,報市政府咨詢委員會。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征文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