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記者 王逸男
張軒在大棚內實地考察。
張軒與他一起奮斗的伙伴們。
【追夢人】張軒,南京農業大學大四學生,現任南京金麥雲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我的夢】希望腳踏實地實現“透明農業”,讓“問題食品”成為“安全食品”。
【夢想宣言】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創新實干,夢想成真。
“皮革奶”、“毒豆芽”、“蘇丹紅”、各種添加劑……我們還能吃什麼?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在90后大學生張軒心裡生了根發了芽。與其擔憂、焦慮,張軒覺得不如從實際出發,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讓蔬菜透明到餐桌。2013年3月,他注冊成立南京金麥雲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第一個月營業收入突破8萬元。
“中國夢”對於我來說,是過程不是結果
說起夢想,張軒表示,不是為了賺錢、名利,只是為了單獨的喜好與信仰,想去實現中國的“綠色農業夢”,即使遇到困苦與失敗,也會坦然面對,“因為我的夢是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大一,當同學們都在DOTA、旅游、戀愛時,張軒卻經常組織舍友去爬紫金山,“我們總是一邊爬山,一邊談馬雲,談俞敏洪,談柳傳志。”在長期的了解與溝通后,張軒與幾個在校大學生在全國率先提出了“社區感知農業模式”,用物聯網前端監控、全程追溯與終端交易平台保証蔬菜從農場到社區安全生產流通全過程。
然而公司的籌辦亦是一個極其艱難困苦的過程。要想當老板,先當打工仔。為了解決團隊的資金缺口,張軒從容擺平心態,放下姿態,利用課余時間,做起了家教、發傳單、送外賣、促銷員、擺地攤等兼職工作。另一方面,張軒向江蘇省13個市106個縣科技局一一電話或者拜訪,推銷團隊的項目,試圖開拓市場尋找客戶。結果可想而知,這種近似於“無賴”的招商方式,也讓他碰了不少灰,受過不少委屈。
終於,張軒的努力與“無賴”沒有白費。2012年12月27日,在第一屆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成果展簽約儀式上,團隊與風險投資商成功簽約,金麥雲第一筆啟動資金即刻入賬。
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讓蔬菜透明到餐桌
一次偶然的見聞,信息工業領域的“追溯”概念似一股靈感風暴,點燃了張軒全身的興奮點:“能否把追溯技術引入到農產品監控領域,實現消費者把目標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透明化追溯呢?”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與南京農業大學農村信息化中心幾位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老師們認為市場上雖然有許多農產品追溯軟件,但是技術成熟的並不是太多,尤其是一些面向蔬菜的細分市場,因此鼓勵他組建團隊先行先試。
雖然張軒的專業方向是經濟管理,但中學時期的他對信息技術有著近似痴迷的熱愛,夢想著有朝一日用技術研發解決一些現實問題。於是,2011年,一個致力於農產品安全軟件研發的“金麥雲”創意工作室,在他率領下正式組建。
研發初期困難重重。為了攻克難關,他在實驗室暗黃的燈光下,通宵達旦地閱讀大量技術研發報告。當別人在享受愉快的周末時,他在農場裡忙碌地採集數據﹔當別人放假回家,他卻依然留在指導老師身旁,如飢似渴汲取著知識……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大半年的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下,團隊的第一款面向出口蔬菜追溯軟件在常州一農場成功上線,隨后他們又對系統進行了雲技術框架集成化部署,實際運行效果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我們有很多合作方,包括擁有澳洲技術的農藥和種子公司、生產物聯網傳感器的公司、RFID技術芯片企業……”所有這些科技,都會用在位於常州郊區的一家農場蔬菜中。張軒介紹說,通過篩選和洽談,他們選定了這家農場,並且將其改造成了科技農場。
在農場內安裝傳感器,監控光照、溫度、濕度、土壤、化肥、農藥等,從生產控制到信息採集,再到中期追溯、專家預警,如果出問題,通過平台可以直接對接南農大的專家教授進行指導,包括后期的服務配送。“總之,能看到農場的一舉一動,讓蔬菜一直透明到餐桌。”
夢想是領航燈,為夢想繼續遠航
“我希望我的夢想是能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正如金麥雲這名字一般,金黃的大地,麥田上是白雲朵朵。“困惑時,想想古人的夢想,就會發現我們的夢微不足道。帶著前輩的力量,向新時代邁進!”張軒說。
面對畢業后的選擇,如今,張軒選擇遠赴美國繼續深造農業管理,而創業之火卻從未熄滅。 “在創業這條道路上,我深知自己的企業管理能力還是有所欠缺,夢想將是我的領航燈,我的團隊將繼續走下去,我也會在美國與國內股東進行電話、視頻會議。”這個滿臉稚氣卻對事業充滿理想的大男孩堅定地說。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