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思想縱橫)

吳撼地:市場作用“兩字之變”意義重大

——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談

2014年01月30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有一處“兩字之變”引起高度關注,這就是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為起“決定”性作用。人們認為,這標志著我們黨對政府和市場關系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含義深刻,意義重大。那麼,這“兩字之變”的深刻含義何在?重大意義為何?概括地說,就是將從人、財、物三個方面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從而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

  從人的角度看,減少勞動力流動障礙,強化公共服務保障,可以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人是社會生產力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充分激發人的創造潛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標。目前,勞動力配置受到戶籍制度及附著其上的福利待遇等的制約,遠未達到最優。眾所周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迅速發展通過出口這駕馬車拉動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勞動力流動受限,導致一些出口部門對勞動力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出現“民工荒”,企業用工成本大幅上升。這就使我們面臨“兩難”:繼續實行低工資,很多企業招不到工,農民工生活也難以提高﹔漲工資,又要喪失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比較優勢。出路在哪裡?就在於打破制度約束,讓勞動力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自由流動,釋放勞動力供給潛力。這既可以緩解工資上漲壓力,又可以為企業技術進步提供時間緩沖,促進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同時,政府可以騰出手來致力於提供公共服務、保障改善民生,為企業和人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從財的角度看,減少經濟刺激依賴,強化自主創新驅動,可以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金融市場健康運行、金融資源配置得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政府掌握過多的資金配置權,不僅容易滋生腐敗,也會使企業增強對政府經濟刺激的依賴,弱化創新動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但是,擴大內需、增強消費拉動作用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合理分配收入、穩定消費預期。這是一個較長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著力擴大消費需求的同時,仍然不能忽視出口和投資的作用。在外貿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投資拉動就成了關鍵。如果資金配置更多地由市場決定,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生態環境保護、投向新農村建設等,就有利於實現資金優化配置,激勵企業集中精力增強實力,走自主創新道路。

  從物的角度看,減少資源經營壟斷,強化市場監管,可以促進物質資源優化配置。水、電、油、氣、電信等是保証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礎性資源領域。資源價格的壟斷,迫使政府不得不掏錢去壓低資源性產品價格。由此形成的資源使用的低成本則帶來了資源的低效利用,政府又要掏錢去搞節能減排。這就形成了一個畸形的資源配置狀況。如果將這些領域的競爭性環節放手給市場,就會使產品價格更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進而引導資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而政府也可以騰出手來更好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不難看出,從“基礎”到“決定”,字面上變的是市場,實際上變的是政府。隻有政府把發揮作用的邊界劃清了,該放的事情放手,該抓的事情抓緊抓好,市場才能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各種要素的活力才能競相迸發,創造財富的源泉才能充分涌流。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30日 07 版)

(責編:趙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