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運學 熊華明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繁重。這些問題必須依靠“十月懷胎”式的調查研究,才能有“一朝分娩”的妥善解決。
當前,伴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國防和軍隊改革也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在既無先例可循、又無經驗可仿的情況下,前進路上必然充滿諸多需要破解的矛盾問題。對此,怎麼辦?毛澤東同志早在1930年5月《反對本本主義》中就指出:“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而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形象地說明充分的調查研究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破解矛盾的必由之路。這一思想至今仍然閃耀著唯物辯証法的真理光輝,對於我們圍繞強軍目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要像毛澤東同志那樣重視調查研究。毛澤東同志一生極為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很早就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等思想。他從最初對中國農村、農民實際狀況的深入調查開始,認清了農民問題是取得革命勝利的核心問題,進而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黨一些早期領導人看不起調查研究,奉行教條主義、本本主義,不從中國實際出發,照搬照抄蘇聯經驗,導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五次反“圍剿”的慘痛失敗。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正確的方針政策來源於深入的調查研究。當前,我軍建設面臨的環境更為復雜、矛盾更加多樣,我們更應像毛澤東同志那樣,做好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摸准實情、抓住矛盾、發現問題、弄清原因,在此基礎上才能找到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改革路徑。
要像毛澤東同志那樣注重調查研究方法。毛澤東同志一生極為重視方法問題。他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在長期實踐中,毛澤東同志積累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調查方法,如召開調查會、組織典型調查和開展試點實驗等,在很多重大問題的判斷和決定上,他都是運用這些方法實現的。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調查研究方法及其技術手段也在不斷豐富,僅僅掌握這些方法是顯然不夠的,應當因時因地因調研對象而變。特別是在全面深化軍隊改革的新征程中,隻有像毛澤東同志那樣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才能全面快速准確地了解改革實情,找到“過河”的“橋和船”。
要像毛澤東同志那樣堅持扎實的調查作風。毛澤東同志指出,調查研究沒有滿腔的熱情,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當前,有的領導和機關干部習慣於呆在機關等匯報,靠打電話要材料,當然也就得不到真實情況,更遑論解決問題了。克服這種毛病的辦法,就是向毛澤東同志學習,大力倡導務實的調查研究作風,深入基層一線,深入官兵之中,了解改革的症結,發現存在的問題,改進我們的工作﹔應當做到不恥下問,善於傾聽基層官兵的意見,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地向官兵學習,這樣才能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不斷增強官兵對改革的信心,激發官兵參與改革的熱情,推動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
當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吹響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號角,要落實習主席對改革“蹄疾而步穩”的指示要求,就要像毛澤東同志那樣重視調查,既觀軍事改革之大勢,又察軍事改革之細微,讓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發揮軍事改革開路先鋒的功用,使調查研究真正成為察實情、搞論証、做決策的得力手段。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戰略上勇於進取、戰術上穩扎穩打,在強軍的征途上昂首闊步、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