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帆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深刻理解群眾路線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把握群眾路線的淵源內涵,還要回溯中國歷史,從中國傳統文化脈絡中尋找線索,探尋民本思想的精粹和真諦,分析民本思想與群眾路線的關系,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弘揚民本思想,讓群眾路線更加深入人心。
一、古代經典著作中的民本思想溯源
民本相對於君本(國本)、官本而言的,其原意是指中國古代的明君、賢臣為維護和鞏固其統治而提出的一種統治觀,其基本思想主要表現為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憂民、親民、愛民等。其主要思想在我國古代傳統的文化典籍中有著豐富多彩的闡述,告誡統治者隻有以民為本,做一個賢明的君主,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和尊重,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道家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到:“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就是說,作為賢君,想要統治人民,一定要謙和而居於人民的下面,想要領導人民,一定要甘心居於人民之后,從而不讓人民感到妨礙和累贅,得到人民的喜歡。他堅持一切為人民的觀念,“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目的讓老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採取“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的不干擾政策,因為“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少控制管理,放手讓老百姓自由發展,做到小朝廷、大服務。當朝者要謹言慎行,“自稱孤、寡、不轂”弱小自己,“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稱其大”,約束自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怠”,要有“貴以身為天下”、“愛以身為天下”的心態,擺好自己“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的公仆位置,不要自高自大、盛氣凌人,低調做官,才能讓老百姓放心“若可寄天下”、“若可托天下”,並在成績面前“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他還尊重自然規律,順應地利天時大勢之道,合乎民心所向。
儒家孔子在《論語》中講到:“道千乘之國,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是說治理國家要講求節約,愛護人民,尊重人民的方便。讓人民擁護愛戴的方法是“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老百姓無論貴賤,都“有教無類”。樹立榜樣很重要,“君子篤於親,則民興與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孔子主要強調君子通過修身養性、提高道德水平來參與政務、影響和帶動人民,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順序和條件進行。他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則格。”突出了他的德政思想體系。所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要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著力塑造君與民的和諧關系,制定層層分明、各司其職、各盡所能行為准則,建立一種互相信用的關系。“為政以德”必先取信於民。子貢曾問政於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者去一,乃去兵﹔再去一乃食,最后剩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他對君子的作風尤為關注,“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強調“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不喜歡“巧言令色,鮮矣仁”的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很多,表現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隻要“博學於文,約之於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在《大學》著作裡,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就提出了親民的思想,君子要以民喜好為自己的導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以身作則,“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以自己首先的愛民行動影響示范他人。在《中庸》著作裡,則追求一種和諧的大同世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社會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孟子主張實行仁政,即“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愛護人是最大的道理,“仁者愛仁”,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減輕人民的負擔,“省刑罰,薄稅斂”,關心人民的疾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與人民同甘共苦,“樂民之樂者,民也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也憂其憂。”國君要全面深入體察民情,聽取民意,在選拔人才方面,廣泛發揚民主,“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后察之﹔見賢焉,然后用之”。孟子提倡安民撫民,使“民有恆產”,從而“有恆心”,做到“送生送死無憾”,在此基礎上再施以德教,因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提倡通過發展文化教育、推行和諧文化來治理國家,這是最上策。“民貴君輕”是他的著名論點,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下有道,“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的民矣,”所以要與人民一條心,不能做違背民心的事,否則天下不保,“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他還強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君子要廣納天下人才,“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如此,則無敵於天下”。
二、歷史朝代文學名篇中的民本經驗總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是一個重視歷史傳統的國家,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不少是對朝代興亡的反思和總結,深刻揭示成功與失敗的規律,昭示后人吸取教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豐富治國理政的策略,淡化官本位,強化以民為本的意識。
《戰國策》裡的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分析了產生官僚主義的原因。鄒忌身材修長,英俊帥氣,官至大臣,家產豐厚,有妻有妾,身處名門大戶,是當時典型的高富帥,他對自己的優越長相自以為是,就是身邊的妻妾客人也贊美他。但當他真正遇到城北的美男子徐公時,他才自愧不如,感覺到以前是別人用假話恭維他,他被蒙騙了。他才知道是因為他有大權,別人不敢損他或者想利用他,才說出言不由衷的話。由此,他聯想到朝廷齊王更是聽不到天下真實聲音了,了解不到真實的民情了,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於是,他以此為契機,向齊王進諫。齊王採納了鄒忌的建議,下令全國廣開言路,可以當面指責、上書批評、公開議論齊王本人,結果群眾紛紛去提意見,門庭若市,但是不久,提意見的人就少了,別的國家也來朝見齊王。這則事情告訴我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你因勢利導主動聽取群眾的意見了,群眾也就擁護你了。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可怕的是黨內鴉雀無聲。所以,反對官僚主義,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顯得尤為重要。
《過秦論》《阿房宮賦》都是描寫秦國從興盛到衰亡的文章,從不同側面總結了秦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盛到敗的歷史,對比分析了其興也勃的原因其亡也忽的過錯。《過秦論》詳細敘述了九國曾以十倍於秦國的肥沃土地、天下眾多的人才、非常珍貴的財寶,採取合從策略攻打秦國,但卻輸給了秦國,出現了“強國請服,弱國入朝”的局面,乘此機會,秦始皇四面出擊,制服天下,擴大疆土,增強勢力,威振八方。為了鞏固秦國的政權,實現萬世皇帝的夢想,秦始皇“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肆意破壞制度,踐踏民意,摧毀和諧文化,“以弱天下之民”,實行封建專制統治。但是結果出人意料,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出生於貧困人家當戍卒的陳涉,突然起義反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秦朝傳到秦二世隻存在了十五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攻打天下的時候順應民意,統治天下的時候違背民意,“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阿房宮賦》則從另一個角度描述了秦朝建立后,大肆揮霍民財,建造規模宏大的宮殿,講究奢華排場,追求豪華生活,“秦愛紛奢”,大干傷民心的事情,“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並修筑了萬裡長城,導致了秦朝的滅亡。文中總結到:“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概括起來,就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充斥朝廷,“四風”問題摧毀了大秦帝國,真是“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伶官傳序》通過對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闡述了國家盛衰遵循“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還有,《六國論》《資治通鑒》《出師表》《甲申三百年祭》等這些,都是多聽各方意見、以民為本的有益歷史事例,對我們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三、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弘揚民本思想
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古代民本思想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是一種民本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滲透和影響著我們治國理政、做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隻有在貫徹群眾路線中融入文化的成分,借助文化的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才能把群眾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有效。所以,我們在踐行群眾路線中要重視發揮傳統民本文化的作用,借鑒弘揚傳統的民本思想,古為今用,得出有益的啟示:老子講求真理,做事遵循自然朴實,實事求是,至真為善,啟發我們做群眾工作要深入實際,搞好調查研究,掌握民情,反映民意,順應民心﹔孔子儒家講求真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言行一致,誠懇忠實,啟發我們修身養性,用新時代君子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對待群眾,樹立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孟子講求真愛,將心比心,愛心無疆,用真情實感去愛民,啟發我們一切為群眾著想,重視民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歷史事例啟發我們要高度重視“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狠剎“四風”,防患於未然,做到為民務實清廉,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征文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