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觀察】公務員養老金並軌如何動“真格兒”?
【特別關注】專家解讀李克強總理記者招待會 “義無反顧”推進改革
【往期回顧】政策聚焦:公務員薪酬改革加速 向基層傾斜
其實是否高薪,主要體現在公務員平均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上。“如果把高於1:1作為一個標杆,可以發現,香港、新加坡等所謂‘高薪養廉’的國家和地區,其實並不是‘高薪公務員’﹔相反,俄羅斯卻成為一個公務員‘高薪’的國家,他們的收入是社會平均水平的2.3倍。”胡仙芝說。
中國政法大學郎佩娟教授認為,社會上對新加坡“高薪養廉”的說法是誤讀,誤認為新加坡公務員是高薪,其實主要是新加坡平均工資比較高,她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對‘高薪養廉’要有一個正確的解讀,高薪養廉並不是單獨把公務員的薪金提得特別高,高到所有的平均工資之上。”【詳細】
事實上,目前各方對養老金並軌的改革方向已達成共識,而分歧落腳點則在於如何實現這兩種養老體系的趨同。雖然我國自2005年就開始每年都上調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但在“十連漲”之后仍無法企及機關事業退休人員的待遇。這意味著,養老金“填谷”之舉較為緩滯,相關制度改革還需尋找新的突破口。【詳細】
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和價格機制,是長期以來的改革呼聲,而且是最高的之一。我國的醫療服務定價和醫護人員的勞務價值不匹配,醫生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是造成醫療領域中以藥養醫、紅包回扣等問題的關鍵原因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僅放開非公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是不夠的,但是對整個醫療體系的醫療服務價格和價格機制的調整而言,確實已經是不小的動作。【詳細】
報告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停止增長以及人口撫養比停止下降,人口紅利將會消失。推動中國過去30年高速經濟增長的所有因素從2010年開始都趨於減緩經濟增長。中國的潛在產出增長率在“十二五”時期為7.2%,在“十三五”期間為6.1%,保持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通過改革提高潛在增長率。報告指出,實現綠色發展,最大的障礙不在於資金和技術,而在於未能充分建立起促進綠色發展的市場機制,這需要通過五項改革來實現: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二是強固市場經濟體制,三是完善減排與環境保護政策和法規,四是減少綠色發展的負面沖擊,五是扶持綠色產業發展。【詳細】
所謂區域性定價策略,是企業要決定對於賣給不同地區(包括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顧客的某種產品,是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還是制定相同的價格。這和產品在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所產生的各種成本有關。在生產型企業的區域定價策略中,很容易判斷決定價格因素的成本有哪些,不同區域採取不同的價格銷售是否有合理性。但類似中移動這樣的運營商,其產品並非實體,成本也不能按照傳統型生產企業進行分析,很難界定價格出現差異后,到底是歧視還是客觀現實。
價格歧視則是一種壟斷定價行為,是壟斷企業通過差別價格來獲取超額利潤的一種定價策略。一旦賣方形成了壟斷,就很容易形成價格歧視。其表現形式是,經營者沒有正當理由,就同一種商品或者服務,對若干買主實行不同的售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