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黨的群眾路線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關系之辨

——重溫《毛澤東選集》(第三卷)有感

耒陽市委黨史研究室 歐陽強

2014年04月28日15:2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具有共通的理論前提,即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都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倘若要再進一步深入,則會發現黨的群眾路線其實是由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分娩出來的,它決定著前者的絕大部分“遺傳基因”:

一是它決定了群眾的地位和作用。群眾是實踐和認識的真正主體,從事著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群眾路線就是要察民情、聽民意、聚民智,尊重他們“最直接、最具體、最積極的”主體地位,聽取“最豐富、最全面、最准確”的認識﹔

二是它決定了群眾路線的表現形式。真理只是相對的,對真理的認識是永無止盡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人類就是這樣進到更高一個階段。這個過程的往復循環、螺旋上升,乃至無窮,決定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也是如此,“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

三是它決定了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歸宿。堅持群眾路線可以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贏得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是黨實現正確領導的基礎。但是群眾路線最根本的價值歸宿,還是通過發揮黨的輔助作用,包括宣傳教育、決策引導等方面,以充分調動群眾在實踐和認識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其改造社會、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這是由實踐和認識的內在價值所賦予的,不如此,群眾路線就失去了根基。

沒有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就沒有黨的群眾路線。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作用與黨的工作中,必然是要求黨堅持群眾路線﹔反過來,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這是事物的一體兩面的。毛澤東既然意識到了這一點,還是提出了群眾路線,蓋因所站的角度不同,而使得兩個概念還是有著差別,而不能把它們完全混為一談:

一是概念主體不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從實踐和認識的角度出發,並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史觀去分析問題,當然是人民群眾,也隻有人民群眾是它們真正的主體﹔但是,群眾路線是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運用,以指導黨自身的各項工作,確保它不偏離方向,不誤入歧途,這是對黨在認識論方面的起碼要求,自然全體黨員干部才是堅持群眾路線的主體。

二是具體化程度不同。在《實踐論》中,毛澤東雖然也提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作用,不過其的作用過程被簡約化了。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群眾是個鬆散的群體概念,他們的實踐和認識是自發的,分散的,零碎的,這就需要黨發揮領導、組織作用,通過深入群眾收集意見,並把這些意見加以系統化,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再通過黨的宣傳、教育和組織,把這些正確的方針政策轉換成群眾自覺的、有組織的實踐活動。但是,黨的作用不是為了削弱,而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人民群眾在實踐和認識中的主體地位,以充分調到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毛澤東一再告誡全黨:“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當前,在黨中央的部署安排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國展開。全體黨員干部理解群眾路線的理論原點,把握住它的基本內涵,及其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辯証關系,這對於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或許會有一些理論上的幫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