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新中國建立前夕成立的,至今已走過六十五個年頭。
人民政協承擔了建立新的國家政權的歷史使命。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多黨合作協商建國,民主建政,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形成了政黨、政協、政權三個系統互為支撐的國家政治制度架構,開啟了中國政治制度獨特的發展道路。
“政治協商會議”名稱來源於舊政協。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國、共、民盟、青年黨和社會賢達五方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民主改革原則與走向和平民主的政治路線圖。雖然政協決議很快被國民黨撕毀,但政治協商會議已在人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隨著解放戰爭勝利推進,1948年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熱烈響應。他們聯名致電毛澤東,擁護召開新政協會議。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在北平正式成立,考慮到新政協的名稱科學性不足,9月17日通過決議改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直沿用至今。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五年中,人民政協制定的共同綱領作為臨時憲法,對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鞏固人民民主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實行社會改革,發展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人民政協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但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作為協商、建議和咨詢的機構,繼續存在和發揮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民政協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逐步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人民政協的主題是團結和民主。進入新世紀,人民政協迎來了完善、鞏固和發展的新階段。
人民政協是民主革命歷史的產物,深深地植根於中國基本國情的沃土之中。它的構成方式不僅與西方議院包括上院或參議院不同,與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也不同。界別是人民政協的組織形式,也是其特色之一。政協委員按界別劃分,涵蓋政黨、民族、宗教、階層和海外同胞等方面。在界別基礎上所形成的人民政協組織結構、運行方式和功能機制,有利於暢通和擴大社會各界有序政治參與,有利於黨和政府密切聯系群眾。六十五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人民政協能夠把社會各方面願望的表達和訴求,納入民主和法治的軌道﹔能夠把群眾中分散的、個別的呼聲匯聚成系統的、集中的意見,便於執政黨和政府了解民情、把握民意﹔能夠就一些綜合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有效地促進黨和國家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各民主黨派在政協會議上以本黨派名義提出意見建議,作為一種組織行為和政治行為,既是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協商合作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進行互相監督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現代化和民主、法治建設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它的組織方式和運行機制,也為世界民主制度形態增添了新內容。
人民政協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輔相成、互為補充。這兩種制度所體現的協商民主和選舉民主,作為國家制度層面上的民主形態,共同構成了我國立體化的民主政治架構。尤其是協商民主,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提出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協制度體系,規范協商內容、協商程序,拓展協商民主形式。展望未來,人民政協職責重大,使命光榮。在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實現更廣泛的大團結大聯合等方面,人民政協值得期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周淑真)
《 光明日報 》( 2014年03月03日 06 版)
相關專題 |
· 周淑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