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賀《國家治理》創刊,非常榮幸能夠參加創刊啟動儀式,並和大家一起交流。剛才忠杰主任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對治理現代化做了很好的詮釋,對我很有啟發。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詞,一個是國家治理,一個是現代化。這就要求我們把時間放在1978年以后,即我國現代化發展的歷程當中,來對這個問題進行考量、詮釋和理解。1978年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主要是解決把“蛋糕做大”的問題,所以小平同志講發展才是硬道理。從國際上講,我想借用大衛·哈維的概念——時空壓縮。什麼是時空壓縮?通俗來講,就是發達國家幾百年完成的現代化建設任務,中國要很短時間內來完成。發達國家幾百年的時間才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國家在很短的時間之內都出現了。國內的背景是初級階段,國際的背景是時空壓縮。這兩個背景要求我們必須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大,從民眾角度來講,就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讓一切創新能力迸發﹔從社會角度來講,就是讓一切生產要素都充分釋放能量且作出更大貢獻﹔從國家角度來講,威權體制要有效。這個體制如果決策正確,它可以集中力量和資源辦大事,即把我們國家的力量、資源集中到解決主要矛盾、解決經濟發展上來,專心把蛋糕做大。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的現代化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鄧小平稱之為“發展起來以后的階段”。現在是初步發展起來以后的階段,即蛋糕相對做大以后大家都想分蛋糕的階段。用學理性的話來講,就是進入了表達訴求、矛盾突發、攻堅克難的階段。促進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福祉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美國一個哲學家說過,當一個人為肚子而苦惱的時候,他隻有一種苦惱,當肚子的苦惱解決之后,他會面臨無窮無盡的苦惱。蛋糕做大以后大家都想分蛋糕,都想表達訴求,如參與訴求、權利訴求、民主訴求、公正訴求等。當前,民眾表達訴求日趨增強,而且也越來越多樣化。
訴求要得到滿足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客觀條件,二是主觀條件。在客觀條件方面,我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在資源配置方面也不夠合理。在主觀條件方面,總體來講,我們公民的文明素養還不算太高,比如不少人多講民主而不講法制,多講自由而不想守紀律,多講利益而不講擔當,多講自主而不願承擔責任,多講權利而不講義務,多講索取而不講奉獻,多關注利害而不關注是非,注重表達訴求而不大注重表達訴求是否合理、合法。這就進入了矛盾突發期。面對矛盾突發,有些人回避矛盾,掩蓋矛盾,繞著矛盾走,結果我們的高樓大廈很高,我們的矛盾也堆成山。這就意味著要攻堅克難。
影響中國發展命運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改革、發展、穩定。改革、發展和穩定是1978年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總問題、根本問題。這個總問題、根本問題在這個階段顯得更加突出了。發展與動力機制有關,穩定與平衡機制有關,改革說到底是一種調整機制。這三種機制是我國現代化進入這個階段面臨的總問題或根本機制。自行車沒有動力,就跑不起來,它失去平衡就要倒下去,自行車既要跑得快,而且不倒下去,騎車人調控的技能是關鍵。一個社會沒有動力,好比一台沒有馬達的機器,一個社會失去平衡,好比一匹脫缰的野馬。我們既要有動力也要達到和諧,全面深化改革這個調整機制是關鍵。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來破解這些命運問題,就是要發揮好這三種機制。
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必須現代化:一是由過去相對注重國家管制走向注重國家法治,注重法治及制度的力量﹔二是由過去相對注重國家的統治走向現代的共治體系,即國家的“政”治、社會的“自”治、公民的“能”治和“德”治有機結合﹔三是由國家的權力管制走向國家的能治,即靠能力來治理。過去我們主要是靠權力來管制,現在我們更要發揮政府及政府官員的能力,發揮能治的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