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自煒攝影報道
鐘伏龍到畬民家收集傳統織布工具。
抵達鳳洋村很不容易。從福州坐火車到福安然后輾轉至康厝鄉,最后搭乘村裡的便車或自行包車才能到達目的地。在這個偏僻的山坳坳裡,有一個閩東最早成立的民族文化站——鳳洋村畬族文化站。站裡有一位58歲的老人鐘伏龍,為了守護畬族文化,已寂寞而執著地堅守了30余年。
文化站光杆司令的擔憂
“從1982年到文化站當站長,我這個光杆司令一當就是30年。”說起這個農村文化站,鐘伏龍就像是在談自己的孩子。文化站房間不大,家具古朴,但各處被收拾得井井有條。在那間圖書室兼辦公室裡,裝訂成冊、字跡工整的民俗書冊被精心碼放﹔二樓文化展覽室裡陳列著鐘伏龍多方努力搜集來的農耕器具和畬族傳統服飾等,其中的木鎖、草鞋機等器具如今已是難得一見。
“最初辦文化站,沒有場所,隻能租用村裡的民房。”鐘伏龍說,那時的文化站基本上是一張白紙,小小一間房,除了十幾本圖書什麼都沒有。
條件艱苦,鐘伏龍辦文化站的興致卻從未減少。訂閱報刊,定期政策宣傳﹔辦電影隊,定期下鄉放映﹔辦閩劇團,到鄉村巡回演出……在他的操勞下,鳳洋村的文化活動辦得紅紅火火。
此時,鐘伏龍卻又有了擔憂。位於福安西部畬鄉山坳裡的鳳洋村,是福安畬族人口最多的畬族行政村。然而,隨著時代發展變遷,多元化的生活極大沖擊了畬族傳統文化習俗,越來越多的畬族鄉親走出山門,涌向城鎮謀生。“我們畬族有語言,卻沒有文字,民族歌謠、文化習俗都是口口相傳、世代相承。年輕人不想學、不了解,知曉一二的鄉親也上了年紀,如果不及時搜集、整理和保護,再過若干年,你想去問也無從問起了。”面對畬族傳統文化處於斷層的尷尬境地,鐘伏龍再也坐不住了。
自負開銷的孤獨征程
然而,搜集畬族習俗的念頭剛冒出來,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對。“相對於在外打工的同鄉,在文化站收入本來就不高。”鐘伏龍說,“搜集畬族習俗不僅沒有額外收入,還要自己貼錢”。
然而,盡管做好了心理准備,搜集之路上遇到的困難依然遠遠超過了鐘伏龍的想象。“衣食住行,婚喪喜慶”,在鐘伏龍總結的看似容易的這8個字背后,囊括了畬族傳統文化習俗的方方面面,加上沒有現成的文字記載,搜集、整理難度可想而知。
“關於‘喪’的畬族文化,包括做墓和哭喪兩大類,涉及習俗與歌曲等,是最難搜集的。”鐘伏龍說,僅搜集這一項他就花了五六年時間,觀禮法事道場、祭典上百場,尋訪知情老人三四十人。不算時間,面對上了年紀的畬族老人,由於忌諱,要撬開他們的金口,鐘伏龍已記不清吃了多少閉門羹,挨了多少冷嘲熱諷。“人還健在呢,不吉利,走走走!”第一次搜集哭喪畬歌時,鐘伏龍就被村裡一位八十高齡的老人的子女數落了一通,老人也不敢作聲了。鐘伏龍長了心眼,等老人一個人遛彎時,他才小心翼翼地前去搭訕。幾番好言好語,老人這才掏出了窩在肚子裡的哭喪畬歌。
誠摯的情感交流也必不可少。那一年,鐘伏龍向村裡一位老人求教關於做墓的傳統習俗,老人家人不悅,鐘伏龍急上心頭。幾天后,老人家裡蓋新房,鐘伏龍興沖沖趕到老人家,不由分說當起了幫工,扛青石、挑砂土、夯地基,一幫就是七八天。此后,老人有個急事、難事,鐘伏龍更是有求必應。強大的感情攻勢下,老人再也掖不住了,不僅一股腦介紹了畬族群眾做墓的傳統習俗,還說出了嫁娶的一系列民俗。
30年心血凝成200萬字
“砍柴也要伴柴欄,擺船也要伴旗杆﹔船那不漏水不入,與你無緣起頭難……”
“一送黃金一百兩,送郎回去去找娘﹔娘今收了禮物了,勸郎回去請別想……”翻開鐘伏龍的民俗書冊,一幅幅畬族民俗畫卷徐徐展開,或歌或舞,或喜或悲,一段民俗就像是一個窗口,盡展畬族古老而又瑰麗的傳統文化。
“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的財富和寶貝!”拿起整理好的資料,鐘伏龍一臉自豪。在這30年裡,他跑遍了本村及周邊的80多個畬家村寨,尋訪了上百位畬族老人,用干了數百根筆芯。因為缺乏錄音機、攝像機等現代採訪設備,搜集、記錄全靠耳聽、筆記,他養成了一個出門必帶筆本的習慣。白天道聽途說、刨根問底,晚上挑燈夜戰、整理成文,由於長期伏案整理原始資料,鐘伏龍的右眼視力已下降到0.2。如今,鐘伏龍已基本收齊了“衣食住行,婚喪喜慶”等各方面的畬族傳統文化習俗,並已整理成文字200余萬字。
搜集小有成效,鐘伏龍卻依舊沒有放鬆。“畬族隻有語言、沒有文字,要把畬族方言變成相對應的漢字,這是整理工作的一大難。再加上畬族習俗多而雜,且相互融入,整理起來同樣十分困難。”鐘伏龍說,他目前搜集到的民俗資料,還有1/3沒有整理成文字,他要趕在退休前把它們全部整理完成。
談及退休后的打算,鐘伏龍心心念念的還是畬族文化。“一是希望村裡的文化展示館建好,能更好地保存畬族文化資料,展示畬族群眾各類生產和生活用具、實物。二是選出一個熱愛畬族文化、精通畬族語言的年輕人接替我,讓畬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