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嫻
2014年07月02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剛做好了栽麻中學侗歌班的20把琵琶,貴陽花燈劇團又要訂做10把牛腿琴。”日前,在一間家庭作坊裡,家住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老城區的廖群金一邊調試琴弦,一邊笑著介紹。
因為熱愛,所以琢磨
廖群金出生在榕江縣城一個農民家庭,父親雙目失明,隻靠母親做點小買賣勉強維持生活。由於家庭貧困,讀完小學五年級,廖群金便輟學回家,幫母親干活,順便學些木工補貼家用。
小時候,鄰居家有位老人經常拉二胡,廖群金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甚至在教室裡用鋼絲綁在課桌上制成“樂器”來彈奏。
上世紀7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機會,榕江縣文化館組織人員下鄉巡回演出,發現廖群金歌喉不錯,還喜歡擺弄樂器,就帶上他跟著文藝隊走鄉串寨,四處演出。有時樂器壞了,做過木工的廖群金還兼職做“修理工”。
“那時候就是純粹喜歡唱歌,不計報酬,不計辛苦,有時候一出門就是一個月,一天要走30裡路。”憑借對音樂的狂熱喜愛以及修理樂器積累的經驗,廖群金開始嘗試自己制作樂器。
從最初自己演奏的大提琴,到后來的小提琴、牛腿琴、古箏等樂器,一路走來,廖群金沒有專門進學校學過一天樂器制作,全是憑著自己的喜愛一點一滴琢磨研究。
2002年,廖群金在一次演出中聽到古箏演奏,十分喜歡,演出結束后主動到后台去看,去摸,去了解。回到家中,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制作了一架古箏。凱裡的音樂老師不相信這是廖群金手工制作的,硬說是在商店買的。
“我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愛好就是唱歌和做琴,我隻想把這兩件事做到最好。”隨著制作樂器的技藝日趨精湛,廖群金打起了改良樂器的主意,他在牛腿琴原有兩弦的基礎上再增兩根低音弦,彌補了侗戲演唱中低音伴奏的空白。
因產品質量好,廖群金的樂器遠銷湖南、廣東等地。但無論訂單再多,廖群金都不敢放鬆對樂器質量的要求。“事關民族音樂,馬虎不得,不能因為你做的東西不好,讓人評價這種民族樂器不行。”廖群金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30年來,廖群金手工制作樂器3000余件。2011年,他被授予“貴州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3年,他設計制作的牛腿琴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
傳承技藝,耐住寂寞
2002年,廖群金的老婆到凱裡市做餐飲。那時候廖群金每天一大早得去把餐館需要的菜買好,洗干淨,然后回到屋裡繼續做琴。2008年一場大火將他的房子連同他制作樂器的所有材料、工具燒為灰燼。廖群金沒有氣餒,而是在原來的地基上用木板搭起一間小屋,找材料,買機器,一切從零開始。
“干了幾十年,放不下啊,再說這門手藝丟了多可惜。”過去的10年裡,廖群金收過5個徒弟,但沒有一個堅持到最后。“做樂器是一件枯燥的事,技藝的傳承需要耐得住寂寞。”廖群金常常一個人在作坊裡一干就是10小時。
一把琴從選料、拼接、放樣到最后完成,一般要經歷幾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求細心,耐心,需要反復調整、打磨。廖群金說:“這是個細致的活,現在的年輕人靜不下心來,沒幾個坐得住,往往願意去打工來得更快些。”
盡管徒弟很難找,但廖群金還是想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我今年62歲了,頂多能干到70歲。我打算在這幾年好好物色幾個徒弟,手把手教一教,把這門手藝傳下去,算是為傳承民族文化作點小貢獻。”
廖群金最大的心願是建一個自制樂器陳列室,讓參觀者能體驗這些民族樂器。然后,他打算少接些訂單,多花點時間研究和改良樂器,爭取有機會為演奏大師制作幾把傳世的好琴。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