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100個人的中國夢·傳遞基層正能量)

朱軍成:男兒執掌亂針繡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14年05月16日10: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江蘇揚州寶應縣華藝苑刺繡研究所,一名“繡娘”正在絲綢上飛針走線,那刺繡作品如同油畫一樣明快亮麗。走近細看,這“繡娘”卻是男兒郎。他叫朱軍成,是當地亂針繡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國家研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男繡娘”帶領20多名繡娘創業

朱軍成以前在南京藝術學院進修油畫專業,1989年他參觀常州工藝美術研究所時,裡面的亂針繡作品讓他深感震撼。當過教師、辦過工藝廠的他,決定學習亂針繡技藝。

當朱軍成來到研究所拜師時,幾位教師很吃驚:“你一個男人學刺繡做什麼?能繡得好嗎?”

初次接觸刺繡時,朱軍成完全不知道針怎麼拿、怎麼捏,更不知道兩隻手怎麼配合,緊張得滿頭大汗。“我請老師課后給我開小灶,沒想到半小時就‘出師’了,第一幅作品用了23天。”朱軍成說,刺繡是一門枯燥而繁瑣的工藝,雖然比不上女性繡娘的沉靜、細膩,但具備美術功底,對色彩更有感覺,也立志要以此為事業,因此學得很快。兩年的時間他便掌握了亂針繡的全部技法。

“男繡娘”在當地引起了一些村民的圍觀和好奇,也吸引了20多名本地的繡娘一起創業。

1991年朱軍成組建了揚州寶應魯垛工藝刺繡廠。1993年時朱軍成想將業務范圍擴大到蘇州,但和蘇州盛行的平針繡相比,亂針繡沒有那麼光滑平整的效果。

接受了業內人士的建議后,朱軍成對針法進行了改良,作畫時將平針繡絲光好、平整工整的特點與亂針繡傳統上富於變化及立體感的特點結合起來,使得作品更有質感、更傳神。同時,他新創斜紋針、柳葉針、楓葉針等十幾種針法,還把線進行劈分,最多時一根線分成了32支,每支相當於蠶絲的一半那麼細,讓刺繡的表現效果更加細膩、光滑、平整。

產業化能更好傳承藝術

1998年,朱軍成組建了揚州寶應華藝苑刺繡研究所,並先后在蘇州、揚州、南京、上海等地開起工作室和直營店,他的作品也走向60余個國家和地區。他共有6件作品獲得全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金獎﹔每年百萬元以上的作品就售出10至15件,價格最高的一幅達到400萬元。隨著收入的提高,研究所已從最初的十幾人達到了最高時期的400余人。

“僅在我的老家魯垛鎮,就有3000多名人員從事亂針繡相關行業,其中較有名氣的刺繡師有20多歲的‘繡哥’付健、60多歲的‘繡爺’莫學春,不止我一個男繡娘。”朱軍成說,在魯垛鎮的揚州亂針繡文化產業園內,已經吸納656名繡娘在集聚區工作,年營業收入2800萬元左右。

入行25年,朱軍成感受到了傳統工藝面臨的傳承困難、人才轉行及流失等挑戰。“讓藝術成為產業才能解決傳承問題,讓產業支撐藝術才能讓藝術走得更遠。”這是他的體會。對刺繡的發展來說,如何既簡單易於被接受、又能保持經典的傳統特色,是他正在思考的課題。

日前,朱軍成接受日本一文化組織邀請,在大阪舉辦個人作品展覽。“我的夢想就是把研究所開到國外去,讓國外的平民都能知道揚州亂針繡。目前,網絡教學交流平台即將開通,這是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之一。”朱軍成憧憬道。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