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100個人的中國夢·傳遞基層正能量)

段永杰:我的目光離不開農村

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一封介紹信﹔3500公裡、20余個村子、10萬字調研報告 

本報記者 李堅

2014年06月06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段永杰的調研報告。
  本報記者 李堅攝

“我剛從岔河鎮回來,周末調研了那裡留守兒童的情況。我們的團隊已經被學校研工部納入三下鄉重點支持隊伍,劃撥的8000元經費已經劃到助學基金的賬上。我們打算用這筆錢先做好扎實深入的前期調研。”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研究生段永杰到貴州畢節學院頂崗支教的第一個周末就投入到調研中。課余,他還要到畢節周邊收集資料,為幫扶第二批山區留守兒童做前期准備。

騎行跨越11個省開展農村調研

“這是我生活的常態,一直在行走調研中,主題都離不開農村。”他回憶起2013年的暑假:一輛單車、一頂帳篷、一封介紹信,兩個月的時間裡,騎行3500公裡,調研東中西部20余個農村。而在這次出行前,段永杰已經7次奔赴山區,用4年大學的課余時間走遍了陝西、甘肅、山西、雲南等地的貧困山區。在段永杰看來,“這次騎行調研跨越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和最亟須發展地區,有利於在比較中思考中國農村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為了圓滿完成這次騎行,段永杰事先做了詳細計劃。他在地圖上畫好了路線,從上海出發,由東向西最終在開學時回到西南大學。臨行前,段永杰把銀行卡存在別處,“這樣不留后路,還能徹底考驗自己的生存能力”。那個夏天,全國普遍高溫,40攝氏度以上的氣溫在段永杰的調研日記裡有18天。他白天調研晚上行路,即使如此,T恤也隨時能擰出水來。在採訪80多歲的全國勞模宋立英老人時,老人心疼地拉著段永杰進窯洞避暑,並端來親手熬的綠豆湯。

漫長的調研路上,累了,打開帳篷就地休息﹔餓了,到村民家蹭飯。段永杰說,一路走來,遇到的好心人給了他很多幫助。但也有害怕的時候,“從安徽蚌埠騎至鳳陽小崗村這段路,兩邊多為玉米地,我從傍晚6點騎到第二天上午7點﹔還有一天晚上被一條瘋狗追趕兩三裡路,現在想來還毛骨悚然。”騎行到陝西時,段永杰的小腿開始浮腫,頭也針扎似的疼,他打開隨身的醫藥包,簡單處理后繼續前行。

在苦樂交雜中,段永杰先后跨越滬、浙、蘇、皖、冀、豫、晉、陝、川、渝、黔等11個省市,收獲尋訪資料千余份。最終,段永杰帶著3萬字尋訪筆記、近2000張調查問卷和600多張照片回到學校,並整理出10萬字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經過分類整理后,農村文化傳播的部分作為他的碩士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社會養老問題等14個專題,則以建議報告的形式寄送給相關政府部門。山西昔陽縣大寨村黨支部書記賈春生給段永杰打來電話,說組織村委會成員討論了調研報告,一些情況已經在逐漸改善中,希望當代大學生多多關注大寨發展,多到大寨來看看。

在村民的拒絕中學會調研

在段永杰寫得密密麻麻的調研筆記本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問題、新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等頻頻出現。“8月12日,39度高溫,一路熱浪甚至讓人窒息,堅持著終於進入斗背村。該村位於山西省昔陽縣趙壁鄉,全村共有1030口人。村裡40歲以下的青壯勞力幾乎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大批學齡兒童留守村庄,缺乏父母關愛。在村口,碰到了帶女兒玩耍的年澤文。此前的幾年,他也是在外面打工。他說在外面打工時,最不放心的就是孩子。長期的分離,讓他與閨女之間出現了隔閡,也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礙。那段時間她很自閉,性格變化很大。這兩年回鄉創業,能與孩子經常溝通交流,現在開朗了很多。”

“這都是我調研時一點點記下來的。既有問題,也有思考、建議和對策等。”段永杰說,每到一個村,他都會在下午四五點比較涼快的時候到村民集中納涼的地方發放調查問卷。為了盡可能了解到更多、更真實的情況,段永杰拓寬了調研對象的范圍,既有留守家長、高中生、留守兒童,也有外來務工人員、村干部、熟悉情況的村民等。

剛開始沒有掌握好方法,段永杰吃了不少閉門羹,后來才慢慢學會用拉家常的方式和村民套近乎,“這招很管用,村民的話匣子打開了,就願意和你說。”在段永杰看來,每一份調查問卷,每一次訪談,都來之不易。“有些年紀較大的村民不會說普通話,需要小學生當翻譯,還有些留守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對問題的理解有難度,有時候完成一張調查問卷要花上兩三個小時。”段永杰說。

成立基金幫助留守兒童

在全部的調研中,最讓段永杰牽挂的是農村的孩子們。“有的山裡的孩子上學要走幾個小時山路,中午隨便帶點干糧,身體瘦弱得可憐﹔有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雖然物質上不差,但長期缺乏父母關愛,性格內向……”陡峭的山路,露出腳趾的布鞋,煙頭似的鉛筆頭,還有膽怯的眼神……這些常常在段永杰腦海中浮現。

去年11月,得知自己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后,段永杰便決定將這兩萬塊錢全部捐獻資助山區兒童。今年4月,在學校的幫助下,他發起成立了“永結童心·圓夢行動”關愛山區留守兒童公益助學基金。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冷水鎮中心學校是首批獲得捐贈的學校。在這所海拔超過1100米的山區學校,留守兒童佔學生總數的66%,其中部分學生來自單親家庭或是孤兒。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段永杰和團隊的7名成員主動請纓擔任心理輔導員。“我們已經整理出了學校104名失親兒童的資料檔案,准備在學校發起志願者活動,為他們搭建心理溝通熱線。”段永杰說。

在段永杰的影響下,有4名同學和朋友計劃前往山區支教,學校也組建了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研究生社會實踐團隊。“我們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感染更多的人,把這種關愛傳播開來。”段永杰說。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