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魂·中國星:“托舉三兄弟” 迎面走過來

記者 朱 虹 靳 博

2014年08月13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托舉三兄弟” 迎面走過來(中國魂·中國星)

開欄的話:

如果說一個好人身上的閃光點就如夜空中的星星,那麼,無數好人的精神就匯聚成了核心價值觀的璀璨星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抽象的理論總結,而是從一個個普通中國人身上擷取的精神薈萃。

50年前,雷鋒精神成為當時價值觀的凝練表達﹔半個多世紀以來,雷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如今,雷鋒雖已遠去,但涌現出一個個如“抱火哥”“托舉哥”“最美教師”“最美司機”的新時代最美人物、中國好人。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凝聚著社會進步的正能量,綻放著璀璨的道德光芒,挺起民族前行的脊梁,共同鑄就中國之魂。

本版今起推出“中國魂·中國星”欄目,呈現新時代雷鋒式人物的先進事跡,以綻放每顆道德辰星的光芒,譜寫時代旋律,唱響英雄贊歌。

事件回放

6月17日,天津市河北區律笛裡小區一名89歲老人不慎從四樓窗口墜落,來自河南南陽的三名農民工兄弟迅速攀爬至三樓,用雙手托舉的方式讓老人化險為夷,被天津市民親切地稱為“托舉三兄弟”。

一位老人跌出四樓的陽台,倒挂在外牆的空調機上,命懸一線﹔兩位農民工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站在三樓的窗台上,托舉救人,一人在樓下接應。一張記載著這三位來自河南南陽農民工在天津勇救89歲老人的抓拍照片,近兩月來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在無數人紛紛點贊的同時,三位農民工兄弟被親切地稱為“托舉三兄弟”。

“若不是三兄弟出手,后果不堪設想”

賈曉玉、劉新軍、楊明都是南陽人,在天津打工七八年,是十分要好的工友。今年開始,他們仨在河北區律笛裡小區干外牆粉刷。

6月17日正午,三人在小區門口剛吃過飯,突然聽到小區內傳出呼救聲。聞聲跑過去,竟然見小區8號樓4樓陽台外倒挂著一位老大娘!老人左腿褲腿兒被空調室外機挂住,左手死死拽住空調機罩,身體懸空,隨時有墜落的危險。

“救人!”劉新軍、賈曉玉二話沒說就飛奔過去,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靠著在工地上練就的攀爬技術,徒手沿樓外的窗戶護欄從一樓爬到三樓窗台。雙手無處借力,賈曉玉不得不砸碎了3樓的窗戶,兩人各用一隻腳踩住隻有10余厘米寬度的窗台,另一隻腳踩在三樓空調室外機上,雙手托舉住老人。楊明在爬到二樓窗台后發現,三樓的窗台不能同時容納三個人,便又折返,在樓下隨時接應。

三樓有多高?空調外機結實嗎?摔下來還有命嗎?老婆孩子怎麼辦……這些問號壓根就沒有出現在他們腦子裡。賈曉玉和劉新軍隻知道一直踮著腳、弓著身,一動不動地托舉著老人。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5分鐘后,消防官兵趕到,架起雲梯開始施救,三人配合消防隊員用繩子和救生吊帶將老人固定好后,將她從窗口安全送進4樓屋裡。萬幸的是,雖受驚嚇,老人身體除了幾處劃傷並無大礙。

老人的親人告訴記者,老人是在窗邊向外看時不慎跌落的,家人開始並未察覺,“要不是三個好兄弟出手相救,結果都不敢想象。”天津市河北消防支隊中山路中隊排長張超也說,如果沒有三人的托舉,后果不堪設想。

“救人是舉手之勞,沒啥可猶豫的”

“現在都夸我們是救人英雄,我覺得救人是舉手之勞,沒啥可猶豫的,當時也不允許你想那麼多。”談及驚心動魄的一幕,賈曉玉仍然顯得十分平靜。“我們干這活兒,圈裡都叫蜘蛛人,攀爬這種老樓沒啥難度。”劉新軍說得輕描淡寫。

其實,隻要看看當時抓拍的照片,就知道事情絕沒有三兄弟說的那樣輕鬆:個子不高的劉新軍努力踮起腳尖才夠得著老人,完成托舉動作非常勉強﹔而賈曉玉又太高了,必須蜷著身子。別扭的姿勢讓兩人的肌肉開始僵硬,體能消耗很大,處境也十分危險。“當時看著他們雙腿直搖晃,渾身發抖,沒少使力氣。”小區一位目擊者記憶猶新。“開始我倆都舉,后來累得不行就輪流使勁,一直等到消防隊員趕到。”賈曉玉笑著說,“老人被救之后,消防隊的梯子我都下著難。到地上,都快站不起來了。”

劉新軍今年35歲,原是河南南陽淅川縣大石橋鄉人,2011年移民搬遷到了臥龍區蒲山鎮。全家4口人,他和妻子都在天津打工,女兒11歲了,在移民新村的學校上六年級,兒子隻有8個多月﹔24歲的賈曉玉和25歲的楊明都是淅川縣寺灣鎮人。賈曉玉的父母、妻子也都在天津打工,女兒今年兩歲多,兒子隻有7個多月﹔楊明的妻子也在天津務工,父母在老家邊種地邊照顧4歲的孩子。“這次只是他們的本色演出!”提起3人的救人壯舉,從老鄉到天津的同事,都異口同聲夸他們純朴善良,是助人為樂的熱心腸。

“托舉三兄弟”的英雄壯舉很快傳回家鄉。“俺們一家人為他感到驕傲,他給兩個孩子樹立了榜樣。”賈曉玉的妻子羅鳳萍說,“曉玉會這樣做,我一點都不意外,他就是愛幫人解難。但說實話也挺后怕的。”

“好好干活兒,好好過日子”

穿著滿是斑駁油漆漬的工作服,說著一口濃郁的家鄉話,與人打招呼時還有些腼腆。如今,三兄弟還是那樣淳朴。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們“舉手之勞”的救人行為,居然讓自己成了各大媒體的“紅人”。原來,就在三人勇救老太時,現場的小區居民用手機拍攝下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並傳到網上。善舉傳大愛,大伙都夸“托舉三兄弟”的義舉熱心腸、有膽識。“我們沒做啥大不了的事,大家都來採訪,我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誰遇到那種情況都會上去的,我們只是碰巧趕上了,真沒啥……”

天津市河北區見義勇為協會已確認三人的見義勇為行為,並對三兄弟進行了表彰。同時,劉新軍等三人也接受天津市消防河北支隊的邀請,成了宣傳消防安全和遇險逃生知識的消防志願者。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青聯也決定授予三人“河南省見義勇為好青年”榮譽稱號。

救人后沒幾天,三人就像往常一樣回到了舊樓區提升改造項目的施工現場繼續上班,收獲榮譽的三兄弟還想著踏踏實實地工作和生活,把天津的舊樓區粉刷一新。“可以說,天津所有的舊樓翻新我們幾乎全都做過。現在走在外面,一看這樓當初是我刷的,特有成就感。”提起自己的工作,三兄弟來了精神。

在老家河南淅川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就在那裡。今年汛期后,清澈甘甜的水將流入天津。“到時就能在天津喝家鄉水啦。” 面對著記者,三兄弟露出了憨厚的笑。劉新軍想用獎金給在老家的大女兒買些文具﹔楊明想把錢攢下來,留著給兒子來天津上學用﹔賈曉玉還沒想好獎金怎麼花。三人還請自己的工友“撮”了幾頓,“好好干活兒,好好過日子,大伙都高興。”

欄目統籌:臧春蕾

制圖:李姿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