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 張全景
﹝編者按﹞8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聯合舉辦“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8•20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應邀出席會議的有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國史學會顧問張全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楊勝群,國防大學原副政委、國史學會顧問李殿仁,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國史學會副會長張啟華和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王利民,以及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后代李敏、周秉德、劉亭、劉建、任遠征、陳偉華等,鄧榕向會議表示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史學會常務副會長朱佳木主持會議。現將部分與會者發言刊出。
今天,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最好的紀念就是堅持由他親自主持制定的黨的基本路線,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實踐証明,黨的基本路線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但是,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錯綜復雜,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推行“和平演變”策略,扶植國內“精英”和民族分裂分子、邪教組織,鼓吹“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主立憲”等種種謬論,制造事端,破壞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干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堅定不移地同各種錯誤思潮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
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路線。鄧小平同志說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這條路線實際上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共產主義實現之前,都是應當始終遵循的。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的宏偉目標,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偉大的中國夢,實現這一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8.20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第一,正確處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關系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是互為條件,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一個中心”是強國富民的根本,是執政黨的中心任務﹔四項基本原則是基本路線的靈魂,立黨立國的基礎﹔改革開放是發展經濟的必由之路,強國富民的根本途徑。不能把三者對立起來,分割開來,或者顧此失彼。歷史已經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
第二,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切實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對惡意攻擊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歪曲黨史國史、造謠生事的言論,報刊圖書、講台論壇、會議會場、電影電視、廣播電台、舞台劇場都不能為之提供空間。中共十八大之后,黨中央連續發出兩個關於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通知,可見這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帝國主義曾經使用槍炮企圖把新生的中國扼殺在搖籃裡,但他們碰得頭破血流,隨即又使用“和平演變”策略,企圖“分化”、“西化”我們。他們把攻擊的矛頭指向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向黨史國史。他們對馬列著作歪曲篡改,斷章取義,欺騙不明真相的同志﹔他們顛倒歷史,胡編亂造,企圖把人們的思想搞亂。我們要真正做到居安思危,要繼承中華民族優良的文化傳統,並去粗取精,去偽求真,把繼承優秀民族歷史文化同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密切結合起來。
第三,改革開放、學習借鑒外國經驗要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結合起來
共產黨人是最善於學習的,不僅學習中國的歷史經驗,而且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絕不封閉保守,絕不閉關鎖國。但是在我們黨內也出現過脫離中國實際,盲目照搬別國經驗的錯誤。我們要實現強國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要靠我們的創造性、積極性去趕超,不能滿足於GDP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第四,堅持從嚴治黨,把我們的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我們黨已經有8668.6萬名黨員,430.4萬個基層組織,處於執政地位。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偉大的中國夢能否實現,就看共產黨如何領導。要把我們黨建設好,最重要的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教育黨員、教育干部,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強大的思想基礎、力量源泉。要切實解決好黨風問題,嚴格黨的紀律,嚴懲貪污腐敗分子﹔要把黨的作風建設好,密切聯系群眾,永不脫離群眾,當前要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搞深搞透,搞出實效﹔要把干部隊伍特別是高級干部隊伍建設好。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講了好干部的五個要求: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這是新時期干部德才兼備的標准,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還提出大力培養選拔使用敢於擔當的干部,這是針對我們面臨的任務、干部隊伍現狀提出來的。我們要用革命精神、共產主義精神培養教育黨員干部,把我們的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更好地帶領群眾前進,取得前無古人的偉大勝利。
相關專題 |
· 《當代中國史研究》 |